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潛規則”讓人無奈 看看裝修路上的那些“坑”
2019-03-14 10:42:53來源: 新京報

裝修路上,你遇到過哪些“坑”?

大多數裝修過的人,都經歷過“小白”階段。裝修、買家具消費頻次低,很多人都是花掉真金白銀后才得出經驗教訓。家居消費的一些“潛規則”讓消費者倍感無奈,這也讓他們的裝修經歷充滿遺憾。在今年的3·15,新京報家居周刊展開一份有關家居裝修的調查問卷,了解在裝修時的各種困擾。

裝修依然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經歷。在調查中,有80%的人表示,在過去5年有裝修、買家具建材的經歷。但是在家居消費的過程中,只有9%的人沒有遭遇過不愉快的情況。產品使用性能不佳,與宣傳的功能、品質有差別,是被調查者普遍吐槽的問題。

裝修公司、家具建材品牌的過度或不實宣傳行為在行業中并非新鮮事兒。有14%的人遭遇過家具材料、工藝與實際有差別;21%的被調查者遭遇過實際功能與宣傳功能有差別;有16%被調查者表示,曾購買過的家具建材評價過高,實際體驗并不那么好。在優惠方面,有14%的被調查者表示,優惠力度沒有想象中的大,12%的被調查者表示“特價”商品難搶,根本買不到。

對于裝修消費中的“潛規則”,“增項”最受詬病。有29%的被調查者聽說過“增項”,實際裝修款高于合同價格。其次,有20%的被調查者聽說過付款方式沒有商量余地。此外,設計師“返點”、保修期“縮水”、消費者開發票需要支付“稅點”這些“潛規則”也有40%的調查者了解,看來,裝修行業在消費者心目中評價有待提高。

而對于商家的“失信”行為,各個選項之間沒有太大的比例差距。裝修公司跑路、網店刷“好評”、提前漲價、售后服務差、工期拖延等問題,都是消費者“不能忍”的問題。然而這些情況在行業內時時發生,更要求企業秉承誠信,提升服務水平。

如果遭遇了消費問題,超過30%的被調查者選擇和商家據理力爭,并尋求消費平臺的支持。但是,仍有10%的被調查者表示,維權費心費力,如果和商家商談沒結果,不會嘗試其他解決方式。更多、更方便的維權方式,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

新京報記者 馮靜

關鍵詞: 裝修 消費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