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變化很大,環境比得上城里的公園。”好圣村村民日前對前來采訪的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如今,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好圣村也成為具備農業現代化特色的美麗鄉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貧困縣全部摘帽;生態文明制度基本建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表示,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為抓手,將走出一條海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的愿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振興鄉村
2017年,海南文昌市在好圣村啟動“特色共享農莊”試點建設,通過“互聯網+現代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提供產品認養、托管代種、自行耕種、房屋租賃等多種定制服務。
在海南,類似好圣村這樣的村子很多。海南加速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程扎實推進,熱帶特色現代農業逐漸做大做強,一批特色產業小鎮、美麗鄉村蓬勃興起,農民居住環境更好,收入更高。
目前海南省基本建成222個美麗鄉村,47個村莊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61個共享農莊試點建設加快推進。
海南大學教授王毅武表示,海南發展共享農莊,既給外地游客、候鳥老人、創業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安居樂業選擇,也為廣大村民開辟了新的致富路徑,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近年來,海南省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海南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陵水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畝產效益是傳統農業的近10倍。同時,海南省發展熱帶水果、種桑養蠶、南藥等高效產業替代調減的低效甘蔗等產業;農墾則通過新一輪改革實現了政企分開,農場轉企改制穩步推進,社會管理屬地化基本完成,農用地規范管理成效明顯。
今年2月發布的《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海南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農業供給質量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農村“五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態村創建實現全覆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對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強;全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據悉,海南將運用整村綜合開發、村莊農房改造升級開發、基地開發三種模式,打造休閑養生型、投資回報型、扶貧濟困型和文化創意型共享農莊,農民可通過租賃合作、股份合作、生產合作、勞務承包或務工參與共建共享實現增收。
2017年底,海南召開美麗鄉村發展大會,并成立中國美麗鄉村發展聯盟,以整合資源、帶動多方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據介紹,在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海南高速公路、環島高鐵、旅游公路等交通設施更加便利。
改善環境
鄉村振興與生態環保密不可分。海南省是全國唯一全省列為國際生態旅游區域的省份,優越的沿海自然環境、宜人的氣候,使得海南省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旅游觀光、避寒養老勝地。這對海南省的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生態環境綠化、環衛服務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南省戰略定位之一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經驗。
劉賜貴介紹,5年來,海南將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海岸帶整治,生態安全屏障得到全面恢復和鞏固,森林覆蓋率從建省之初的31.7%提高到2017年底的62.1%,大氣、水體及近海海域等持續保持全國一流。
多家上市公司在海南加速生態環保業務布局,也在為海南的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增磚添瓦。以海南瑞澤為例,公司表示,研究建筑廢棄物綠色高效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建設海南省第一條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生產線,為公司進入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環保領域邁出堅實一步。目前,項目的整套工藝和關鍵技術已基本研究完成,項目投產試運行。
2016年9月,魯能專門成立項目部進駐文昌寶翎河區域,疏通河道、恢復生態、復育紅樹林。
“剛進駐寶翎河片區時,項目團隊用了大半年時間,布置了1000多個觀測點。通過測量水位變化,找到最適宜紅樹林生長的水體環境。針對當地居民挖出的魚塘阻擋了水流交換的問題,在地下埋了三個盲管,把整個區域的水集中在一起,用分流閥控制魚塘水位。同時,將相鄰魚塘連接起來,進行水流疏通,極大減少了水體污染,改善了紅樹林的生存環境。”文昌魯能項目部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
在寶翎河景觀打造過程中,魯能集團始終要求施工人員不砍樹、不破壞植被。項目建設中局部有改變原始生態的地方,項目完成后立刻組織開展生態恢復工作。淇水灣如今已成為銅鼓嶺景區靚麗的海岸線。
精準扶貧
近年來,海南省加快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圍繞特色美麗鄉村不斷創新旅游產品業態,將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讓鄉村的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劉賜貴指出,對海南來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需要,也是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需要。“海南絕大部分地區是農村,農村振興了,海南就能實現均衡發展。”
據文昌魯能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公司進駐好圣村,項目一級開發及保潔、后勤等服務崗位優先向當地居民開放,解決了包括好圣村村民在內的近5000人的就業問題。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在建設好圣村的過程中,文昌魯能先后參與了道路鋪設、景觀綠化、標識系統建設。公司聯合當地政府進行資源嫁接,引進航天育種、農產品加工、特色餐飲、航天民宿、旅游體驗等多元產業,吸引當地小微企業進駐,打造創客空間,帶動當地居民創業致富,著力打造集航天文化、航天種養產業、航天科普、航天體驗為一體,以“航天元素”為特色的農莊。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積極探索回購、租賃、置換、退出等模式,圍繞民宿開發,有序盤活舊村委用房、舊廠房、舊校舍、農戶閑置房等閑置合法資產,從而保障鄉村民宿用房。
據海口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旅游扶貧通過‘民宿+扶貧’等新模式,讓貧困戶的閑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收入,提升貧困戶的就業創業技能,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院長、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常務理事吳肖淮認為:“民宿發展的關鍵點,在于是否真正以當地居民為主體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讓農民更多參與鄉村旅游服務,是助力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