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夕
處境岌岌可危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一次重大自救行為戛然而止。
(相關資料圖)
9月8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發布公告宣布,終止一項在今年1月11日公布的重大反向收購。這一收購即為,以20.2億美元(約146億人民幣)向威馬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威馬汽車)收購威馬汽車子公司。
原本這筆重大收購完成后,威馬汽車也將借此完成借殼上市,這一收購重要性對于威馬來說不言而喻。
而如今隨著收購終止,威馬汽車上市希望將會更加渺茫。這家造車新勢力能否走出泥潭將會面臨重大不確定性。
借殼上市告吹
APOLLO出行在8日的公告中提到,考慮到全球市況動蕩及地緣政治沖突、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確定及疫情后短期經濟復蘇等其他商業因素,交易買方、賣方及公司已相互同意訂立終止契據以終止收購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
公告提及的收購事項即為今年1月11日公布的反向收購案。其中涉及發行代價股份非常重大收購事項及關連交易,同時根據特別授權配售股份。
APOLLO出行在今年1月11日曾披露,將以20.2億美元向威馬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威馬汽車)收購威馬汽車子公司,通過以每股0.55港元配發288億股的方式進行結算。完成此次收購后,威馬汽車將持有APOLLO出行311億股股份,占比達到68.26%。
彼時,APOLLO出行市值僅為23億港元,而增發股份接近上市公司股份2倍。這筆反向收購也被視為威馬汽車借殼上市的重要一步。此前,威馬汽車便持有APOLLO出行23.67%股份,增發收購后威馬將持有上市公司約七成股份。
另一方面,自威馬汽車在2022年6月1日最后一次向港交所遞表后,再無任何回音。而在IPO無果的狀態下,轉道借殼是威馬上市唯一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發股份收購同時,APOLLO出行還披露,還將向不少于六位獨立承配人配售71.23億股股份,每股配售價不低于0.55港元,該項配售所得款項總額將約為39.18億港元,籌資凈額估計約為35.26億港元。
而所得款項的70%將用于進一步發展威馬的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高性能頂級超跑及智能電動乘用車等業務,20%用于穩固電池和芯片等供應鏈體系。
實際上,從威馬汽車此前遞表的招股書來看,在2019年-2021年三年,其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人民幣44.45億元、50.84億元以及82.05億元,三年間共計虧損人民幣174億元。而且在2021年,威馬汽車實際已經資不抵債,其凈資產為人民幣-205億元。可見其對資金的渴求程度。
據不完全統計,威馬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融資最多的車企之一。公開信息顯示,自成立以來,威馬汽車累計完成12輪融資,已公布額度的融資規模累計達到350億元,投資方包括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集團、騰訊投資、百度、紅杉中國、紅塔集團等。
創始人成“老賴”
在今年1月,APOLLO出行公告還披露了三筆融資,包括港澳地區某知名商業銀行的2.5億港元、正威國際的5億元人民幣以及雅居樂集團旗下巨國投資兩筆合計15億港元的貸款。其中,與巨國投資的融資為于2022年5月19日簽署的分別7億港元和8億港元的不可撤回協議,該融資可于2023年年底前提取。
從正威國際、雅居樂自身狀況來看,資金鏈均較為緊張,因此上述融資是否真正到位目前仍需打上問號。
威馬目前處境已經岌岌可危。從去年10月起,不斷有威馬汽車門店關閉、溫州工廠停產的消息傳來。去年11月,威馬汽車在一封名為《和衷共濟,共渡難關》的內部溝通信中稱:“為應對資金壓力,威馬汽車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包括高管和員工降薪遲發等。”
到了2023年,威馬汽車每況愈下。先是全員停薪留職、工廠停擺、門店關閉、總部大樓拖欠租金和物業費、售后停滯、最后甚至連購車小程序都無法訪問。
此外,威馬汽車及關聯公司多次被股權凍結、被列為被執行人。3月,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企業為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約40.4億人民幣。
5月15日,由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25%的成都威鴻置業有限公司新增股權凍結信息。綜合看來,威馬汽車被凍結的股權已經超過百億元。
更令人關注的是,在今年6月29日,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還對威馬創始人SHEN HUI(沈暉)發布限制消費令。據公開信息顯示,申請人為彭某某,涉及仲裁案件,立案時間為2023年4月7日。因執行標的14065元全部未履行,法院認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將公司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老賴)。
法院限制消費令指出,因威馬汽車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該院對威馬汽車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威馬汽車及公司法定代表人SHEN HUI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多個新勢力面臨“下桌”
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進入淘汰賽已成業內共識,多位業內人士今年以來均對未來作出類似研判。
其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直言,新能源汽車變革是一場技術革命,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活下來,如果只是簡單拼裝,活下來的概率很小。在他看來,行業機遇窗口期只有3至5年。
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認為,未來或許只有5家新能源車企存活下來。而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也表示“未來中國汽車的主要玩家小于等于5家,超過10家的可能性不大。”
就在業界對于未來做出預測的同時,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更加激烈的內卷中,一部分新能源車企正陸續退出舞臺。
其中成立于2017年的拜騰汽車已經接近于“下桌”,該公司已經走向破產。在今年6月,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經被申請破產,該案件已經被法院審理。
目前,《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公開招募重整意向投資人的公告》已正式上線阿里資產,成為了阿里資產的拍賣“產品”。此外,包括天際汽車、愛馳汽車也在今年相繼遭遇停薪、停工事件,與威馬汽車同病相憐。
編輯:喬伊
審核:木魚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