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江西多地主官如何做實“綠”色文章
2023-08-28 00:41:18來源: 百度新聞

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江西多地組織相關活動或召開相關會議,旨在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付麗玲、中國江西新聞網全媒體記者杜宇蔚/文


(相關資料圖)

東江源頭,安遠三百山林海涌動。邱業成 攝

多地主官在全國生態日部署生態環保工作

生態興則文明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

當天,首個全國生態日江西主場活動在資溪縣召開。資溪縣委書記吳淑琴在發表致辭時說,資溪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兩山”轉化、“雙碳”試點、生態康養等工作,加快創建全國“兩山”轉化示范區,切實以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為“美麗江西”增色添彩。

在同一天,浮梁縣委書記程新宇專題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表示,要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加快“兩山”實踐創新區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為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浮梁力量。

與上述兩地主官不同的是,為向粵港澳大灣區展現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共鑄贛深兩地的友誼情長,8月15日,安遠縣委書記楊有谷帶隊走進深圳,舉行2023江西安遠(深圳)“東江源頭·翡翠安遠”旅游宣傳推介會。

楊有谷在推介會上說,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安遠縣是東江源頭。這次帶隊到深圳來,是要把安遠人民愛源護源的故事告訴大家,讓更多人來了解東江源、愛護東江源、共享東江源的美好生態產品。

在全國生態日當天,靖安縣舉行2023年全國生態日暨娃娃魚研究所開館活動,靖安縣委副書記、縣長黃為民在發表致辭時,特意叮囑各鄉鎮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加速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靖安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雙一流”靖安增添靚麗色彩。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從江西多地主官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可見,當下江西各地要走的正是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要求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深刻意涵?人與自然又該如何和諧共生?

作為國家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浮梁縣是一個典型案例。在程新宇看來,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打造河湖長制、林長制升級版,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升級,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綜合治理、自然修復,努力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靖安是中國“娃娃魚之鄉”,當地長期堅持娃娃魚科研保護工作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8月15日,靖安娃娃魚研究所正式開館,對保護研究和繁養娃娃魚、維護生態平衡具有深遠意義,而這也是全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黃為民認為,靖安娃娃魚研究所正式開館是靖安堅持揚優成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成果,是營造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氛圍的務實之舉。

不可否認,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類環保問題。那么,該如何整改,從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4月15日召開的浮梁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程新宇對環保問題提出了具體整改要求。他說,要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抓好環保問題整改,加大對縣內餐館、酒店、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的排查,抓好歷史遺留問題的整改,絕不允許出現捕獵、出售野生動物的行為,并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職責,全力抓好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嚴格對標對表找差距,真正做到徹底整改。

5月23日,黃為民在主持召開靖安縣生態環境重點工作推進會時,也針對環境整改問題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看法。他說,要加強環保主要指標數據的跟蹤監測,不定期開展實地檢測,問題一經發現,及時介入處置,杜絕問題衍生擴大。

環境保護不是某一個單位的工作、某一個人的事情,黃為民表示,全縣上下要強化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主動發現各自工作領域暴露的矛盾和問題,緊密溝通協作,形成共抓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和生動局面。

強調著力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資溪森林覆蓋率達87.7%,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達3萬個,是名副其實“中國天然氧吧”,享有“純凈資溪”的美譽。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江西主場活動上,吳淑琴稱,近年來,資溪積極爭當撫州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排頭兵,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著力厚植綠色生態“底蘊”,著力拓寬“兩山”轉化“路徑”,著力激發生態創新“活力”。

具體來看,資溪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產業,這是該縣創新實踐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擦亮綠色共富“金名片”,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生態養生之都和康養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戰略舉措。

此前,吳淑琴在6月8日召開的資溪縣生態康養產業發展務虛會上,特意對資溪生態康養產業做出了部署。她表示,要充分認識發展生態康養產業的重大意義,發展生態康養產業是資溪加快發展、后發趕超的時代機遇。資溪發展生態康養產業有條件、有基礎、有政策、有前景,是資溪旅游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和化“危”為機的現實選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人居生活環境的質量。我們必須認識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對抗關系,二者可以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加快構建更高質量的新發展格局。

安遠縣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省級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縣、江西生態文明十佳示范縣,多年來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流域治理、礦山生態修復、低質低效林改造等生態保護工程。

為切實立足生態稟賦,釋放生態紅利,楊有谷叮囑各鄉(鎮)、各部門,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增強創新意識,大力激活生態資源,推進生態價值轉化,加速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立足于優良的生態環境,安遠縣努力打通“兩山”轉換通道,三百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贛州市首個山岳型5A景區、江西離大灣區最近的5A景區,以三百山為核心的文旅康養產業集群加速壯大。近三年,安遠縣接待游客近1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120億元。

資溪縣與安遠縣的發展歷程,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其中的經驗和啟示值得各地深入總結、探討。

留言互動

讀者對江西各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什么建議,歡迎掃描版面上方二維碼留言發表看法。

請您點題

信息日報傾力打造推出的《讀懂黨報》《政事一周》《強縣觀察》《新任主官履新記》欄目已受讀者廣泛關注和好評。本文素材為大江大數據研究中心搜索梳理提供,未經報道對象審閱,如有遺漏,相關素材可發至郵箱:8 8 6 4 6 5 5 4@qq.com,或致電13970088875。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韓媒:首爾警方與一名揮舞武器男子對峙兩個半小時后將其逮捕
  • 細數9家銀行的年報,幫你避開深陷房地產泥潭的股份制銀行
  • 電腦個性鼠標指針(個性鼠標指針)
  • 今日為什么qq密碼老是泄露(為什么我QQ密碼總是泄露.)
  • 黑幫教父來了!雙面教父正式上架
  • 學生客流漸入高峰 江城交通窗口出招迎接開學季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