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雷軍造車箭在弦上
2023-08-26 16:02:55來源: 華爾街見聞

十天前,雷軍長達三小時的“成長”年度演講中,只字未提他的造車夢,讓人更加好奇,豪擲百億的小米汽車,究竟怎么樣了。

十天后,小米造車有了實質性進展的消息,造車資質獲批,工廠大規模招人,雷軍也現身新疆,疑似小米汽車測試的路透照流出。


(相關資料圖)

對這一切,小米方面均未置評,態度曖昧,又堅定。

8月23日,小米已于本月獲得發改委批復,取得生產電動汽車的資質。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可謂是難上加難,能不能拿到資質,決定著堅持自己建廠造車的小米,能否“持證上崗”。

不過,獲得發改委批準并不代表對于小米已經拿到了完整的造車資質。

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量產需要獲得“雙資質”,分別是發改委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及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車準入規定》,業內人士形容,前者是“準生證”,后者是“身份證”,相對而言,后者更易獲取。

只有“雙資質”通過后,相關汽車公司才可以上市銷售該品牌汽車。

小米方面也沒有回應工信部是否獲批事宜。

而另一條招聘信息,更加透露了小米造車實質性的突破:小米汽車工廠近日已開啟工人招聘,開放了涂裝操作工、電池車間操作工等多個崗位。

這意味著,小米正在為進入汽車生產階段做準備,同時側面印證了其獲得造車資質的可靠性。

與一直以來招聘工程師以上級別崗位的態度一樣,小米汽車此次招聘工廠普工,也給出了同行中較有競爭力的工資水平。

看來,為了實現造車夢,雷軍儲備優秀造車人才的決心還是不小的。

同樣是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與老大哥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相比,雷軍選擇的是一條更難的道路。

兩年前,在手機和消費電子業務上取得輝煌成績的“雷布斯”,官宣要百億美元造車時,市場上質疑的聲音不少。

小米造車也被雷軍賦予了非常大的期待。

雷軍認為,手機行業已進入成熟存量競爭階段,而智能汽車正站在風口上。

作為一個跨界者,小米造車的野心很大。雷軍的規劃是,小米汽車要躋身全球前五大品牌,年交付量超過 1000 萬輛,正式量產的時間則是2024年上半年。

雷軍表示,當電動汽車行業走向成熟時,全球前5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進入前五名。競爭將是殘酷的。”

與高調宣布進軍造車不同,雷軍對小米造車的進展一直秘而不宣,少有細節披露。

今年3月,雷軍曾模糊表示,小米汽車進展超預期,已經完成了冬季測試,再次重申可以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到5月財報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則稱,小米造車已進入研發加速階段,今年夏、冬季將分別進行測試,會按照原計劃上市。

如今看起來,小米正在夏季測試進程中,雖在加速前進,但對比競爭對手來看,小米在時間進度上,已經沒有優勢了。

與小米汽車同期成立的百度汽車項目集度汽車,在與吉利進行股權騰挪后,改名極越,獲得造車資質,首款車型極越01即將上市銷售;華為與賽力斯合作,問界首款車型去年入市后第一年銷量達到了7.5萬臺。

小米的另一殺手锏智能駕駛,今年從整個行業來看,也進入了加速落地期。

隨著L3 級別高階輔助駕駛的相關政策推出在即,智能駕駛已經成為各個廠家“廝殺”的關鍵一局。5月底,馬斯克來華后,特斯拉正在飛速組建一個20人左右的本地運營團隊并派了工程師,以推動其智駕系統FSD在中國市場落地。

新勢力的小鵬和華為賦能的阿維塔、問界,已經推出自己的智駕系統并上車,蔚來、智己、理想也在后面狂追,百城無圖、通勤NOA等功能紛紛上路。

總體而言,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超出了大部分車企的預期。

目前,特斯拉、比亞迪兩巨頭格局初立,埃安、理想等車企則加速追趕,而吉利、長安、BBA、大眾等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攻勢也在強化。

這個社會已經見過太多野心十足的企業家,最后能成功且能持續的,往往寥寥無幾。

作為一個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和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外界對雷軍和小米造車也抱有期待,許多“米粉”希望能開上高性價比的小米汽車。

顯然,在宣布造車后,“有一半時間花在汽車業務上”的雷軍,需要用實際成果來證明其造車的能力。

2024年很快就要來到,要在殘酷內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立足已經越來越難,留給雷軍和小米的時間不多了。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機構調研記錄】百嘉基金調研拓斯達、祥鑫科技
  • 營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關于營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簡述)
  • 旗下多只產品累計虧損近四成,百億私募相聚資本做錯了什么?
  • 怎么注銷公司流程要多少錢(怎么注銷一個公司 要具體每個流程的操作)
  • 美研究者稱首次完全破譯人類Y染色體 或有助男性不育癥的相關研究
  • 萍鄉市東欣包裝有限公司(關于萍鄉市東欣包裝有限公司簡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