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IC)
劉勁/文企業的日常管理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規章制度,二是企業文化。兩者都是行為規則,重要的、確定的東西寫在規章制度里,細小的、不確定的東西一般都放到企業文化里。規章制度是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所以會附帶一套監督體系;違反規章制度會受到明文規定的懲戒。企業文化一般沒有固定的監督體系,是靠教育和表率的方式來鼓勵大家遵守;做違反企業文化的事情可能會引發同事、上級的不滿,但一般不會立即帶來公開、直接的懲罰。
(資料圖)
企業的領導者對企業規則的執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領導者本人沒有自制力,帶頭不執行規章制度,其下屬往往會效仿,于是企業就會大亂。看到這一點,由于領導者本人是制度的設立者,有時他會宣布規章制度只對自己以下的員工適用,而自己在制度的管理范圍之外。這種管理制度仍然具備行政上的有效性,但失去了道德說服力,因此管理效率會受到很大損傷。
和規章制度不同,企業文化一般不具體,往往只是方向性的的建議:比如,“客戶至上”,“質量第一”,“誠信、道德”等等。儒家思想里的“仁義禮智信”也都是文化上的表述,是孔、孟對所有人,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在文化上的要求。由于企業文化沒有固定的監督,沒有具體細節,屬于隱性規則,因此對它的執行大都靠自覺自愿。
企業的文化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的,一種是實際的。顯性文化是企業管理層通過商討制定出來的一套話術,會寫在公司的介紹材料上,甚至以標語的形式貼在企業各種顯眼的地方。實際文化是企業在工作和運營中真正執行的文化。實際文化大都由企業的領導者決定:領導者有怎樣的文化,企業就有怎樣的實際文化。與領導者文化有沖突的個人會離開,剩下的員工要么本身就具有和領導者相匹配的文化,要么就會在企業工作的過程中學習采納企業的實際文化。
這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企業領導者有同時影響顯性文化和實際文化的能力,但在很多情況下兩種文化會有很大的區別,甚至可能是南轅北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一種常見的原因是領導者把企業文化當成了宣傳工具,顯性文化是給外人看的,為了對外合作、做營銷,而對內的要求是實際文化;另一種常見的原因是領導者把企業文化當成理想、奮斗目標,而把自己的實際文化當成現實,現實和理想之間存在巨大距離。無論是哪種情況,如果領導者文化和企業的顯性文化有了區別,企業員工最終的選擇一定不是嘴上說的文化,而是真正執行的文化,即領導者的文化。
由于企業的實際文化由領導者決定,人有多少種,就有多少種企業文化。有的企業強調客戶價值,有的企業強調執行力度,有的企業重視產品質量……企業文化可以是絢麗多彩、五花八門,各有各的特點。但一個決定性的區別因素是看它是否符合“正義”。沒有企業在顯性文化中說自己是非正義的,但其實際文化卻可能常常做不到公平正義。
什么是正義?辭海中的解釋是要對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判斷,是要遵守社會的道德規范,是要維護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所以,對客戶偷梁換柱、短斤缺兩就不是正義,做到童叟無欺、誠信第一才是正義;對員工指鹿為馬、飛橫跋扈就不是正義,做到實事求是、獎懲有據才是正義;對股東瞞天過海,通過隱性的行政收入或者關聯交易對股東進行掏空,都不是正義,嚴格遵守契約精神才算正義。
當我們把非正義的事情都列出來,很快會發現很多企業的實際文化遠遠做不到正義。因此,企業文化就有正義文化和非正義文化之分。那么,文化是否正義對企業有哪些影響?中國古代的圣人把正義看得很重,說不能發“不義之財”,要“舍生取義”。但在現實中是否一定是邪不壓正,正義永勝?
從短期上看,正義并非一定能給企業帶來好處:對客戶偷梁換柱、短斤缺兩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如果客戶發現不了還有可能變成長期的盈利模式;對員工指鹿為馬、唯我獨尊可以讓領導者的權威得以鞏固,有時可以促進政策的執行力度;通過享受各種行政權力帶來的福利,以及關聯交易帶來的隱性收入可以看成是對激勵機制的補充。
只有把時間軸拉長,才能看出非正義行為的缺陷:缺斤少兩的企業,一旦被發現,會失去客戶的信任,結果就是要么會失去客戶,要么被客戶在將來的交易中加上各種苛刻的條款;對員工指鹿為馬、獨斷專行必然會迫使有能力有自尊的員工離開,剩下能力低下但知道溜須拍馬的替代者;違反誠信侵占股東利益的人,會失去股東的信任,毀掉自己的聲譽,因而擋住了將來融資的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正義文化之所以是好的文化,是因為長期下來,正義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協作,可以提高效率,更有持續性。而非正義文化的緣起是投機的動機,可能帶來短期的好處,但不能長久。在充分競爭的市場里,由于正義文化效率更高,更有競爭力,長期下來可以淘汰大多數非正義文化。但非正義文化也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不能存活:在壟斷的環境中,由于客戶、員工、股東沒有其他選擇,往往不得不忍受非正義文化帶來的傷害。從這個意義上講,市場可以鼓勵正義,壟斷會滋生非正義。
如前面所述,文化上的正義有多個側面,可以是對待客戶的正義,可以是對待員工的正義,也可以是對待股東的正義。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側面有高度的一致性,如果企業一個側面保持了正義,在其它方面也大概率會保持正義;同樣,如果企業在一個側面顯示了非正義的特點,在其它側面也往往會有類似的表現。為什么會有這樣高度的一致性?原因在于公平正義的各個側面由同樣一個底層邏輯驅動,即所謂的“黃金法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黃金法則做事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下都會用同樣的法則;不按黃金法則做事的人,也會在很多時候、很多場景下違反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支持的是一種平等、對等的關系,因此可以支持協作,而遠離斗爭。黃金法則如果被違背,人和人的關系就是不平等、不對等的,因此也是會引發敵意和斗爭。人們只有在和諧社會里才會遵守黃金法則,在戰場上遵守的是“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同樣,黃金法則盛行的地方會滋生和諧社會,叢林法則盛行的地方會制造斗爭的戰場。
所以說,公平正義是企業文化的根本,有了正義,文化就差不到哪里去;沒有正義,文化就是不誠實的、腐敗的、爾虞我詐的、充滿了陷阱機關的。這樣的企業就一定走不遠。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