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中國稅務報》的供稿文章,文章刊登于2023年6月16日的報紙B4版“大企業&國際”專欄,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安永發布的《綠色稅收跟蹤報告》顯示,多數國家(地區)主要采取稅收舉措引導企業向綠而行。一方面,以稅收優惠鼓勵綠色活動和綠色發展;另一方面,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和技術,增加稅收?;诖?,安永專業人士建議“走出去”企業,關注投資所在地綠色稅收相關政策,并結合政策內容,合理安排投資計劃或經營活動。
碳博會期間,安永發布的《綠色稅收跟蹤報告》受到業內關注。
6月11日,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以下簡稱碳博會)開幕。本次大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節能低碳技術與產品,搭建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對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臺,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推廣應用和新興產業發展。碳博會期間,安永發布的《綠色稅收跟蹤報告》頗受業內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安永[1]大中華區能源資源行業稅務主管合伙人蘭東武表示:
目前,多數國家(地區)主要采取稅收舉措引導企業向綠而行。一方面,以稅收優惠鼓勵綠色活動和綠色發展;另一方面,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和技術增加稅收?;诖?,“走出去”企業有必要關注投資所在地綠色稅收相關政策,努力實現綠色運營。
據介紹,《綠色稅收跟蹤報告》涵蓋44個國家(地區)碳定價政策,約1950項可持續性激勵政策和約3000項環境相關稅收政策,這44個國家(地區)的GDP占全球GDP的90%左右。從國別(地區)角度看,歐盟、荷蘭、德國、丹麥、巴西和愛爾蘭的綠色稅收方案相對成熟豐富,涵蓋碳定價、可持續性政策激勵、環境相關稅收和環境相關稅收免稅等內容。
蘭東武結合《綠色稅收跟蹤報告》分析,推出可持續性稅收激勵舉措,是多數國家(地區)引導企業向綠而行的重要方式。用好這些可持續性稅收激勵舉措,能夠有效降低“走出去”企業綠色發展的負擔。
《綠色稅收跟蹤報告》顯示,有43個國家(地區)面向能源轉型出臺可持續性稅收激勵政策。比如,新加坡面向采用碳減排技術或解決方案,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的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稅收政策激勵,并且定期補充更新,以確保新加坡在氣候變化加快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西班牙為投資可再生能源、基于土地的交通工具或避免污染等特定合格領域的企業,提供國家稅收抵免政策。哥倫比亞針對能源效率投資、非常規能源投資等環境友好型投資出臺了稅收優惠政策。
引導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鼓勵綠色技術創新,是稅收激勵的又一主要方向。比如,法國為開展綠色經濟的企業提供免稅政策,并通過所得稅抵免、加速折舊等方式,調整企業排污行為。阿根廷制定了包含稅收在內的若干激勵方案,促進綠色技術發展,吸引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林業項目等領域的投資。英國、南非、斯洛伐克和荷蘭等國家(地區),則對使用綠色設備、研究碳捕獲技術、研發用于制造綠色產品的機械和技術等行為,制定了稅收抵免、稅前扣除等激勵政策。
通過增加稅收,限制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和技術,是各國綠色稅收方案的重要內容?!毒G色稅收跟蹤報告》提到,比利時就燃料消耗征收較高的燃料稅;意大利就一次性塑料制成品征稅;葡萄牙對來自工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航空航海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別征收不同程度的碳稅;羅馬尼亞對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便攜式電池和蓄電池征稅。
前不久,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法案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歐盟將實施碳關稅制度,對進口到歐盟的部分商品征收與其碳排放成本相當的關稅。安永[1]大中華區國際貿易主管合伙人唐兵告訴記者,歐盟實施碳關稅制度,就是通過增加稅收的方式,減少碳排放。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實施后,可能提高部分“走出去”企業的生產成本,尤其是化工、鋁、塑料等碳排放量較高且出口量較高的行業。
安永[1]間接稅服務合伙人梁斯爾認為:
對“走出去”企業而言,積極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帶來的變化,既是一次挑戰,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機遇。一方面,“走出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評估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對企業生產運營等各方面的影響和潛在風險,測算預期成本。以此為基礎,企業可著手對現有的生產運營流程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優化產品工藝流程和供應鏈結構、采用低碳環保技術等。另一方面,“走出去”企業可以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過渡期內,建立健全內部碳排放管理機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
梁斯爾說:
通過制定減排計劃、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走出去’企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質量,降低產品所含的碳排放量,進而實現綠色轉型。
安永[1]大中華區增值稅主管合伙人周澔宇認為:
盡管各國綠色稅收方案的具體內容和措施不盡相同,但其目的卻是一致的——引導企業向綠而行,促進當地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產業發展。
安永[1]間接稅服務合伙人岳蕾建議:
“走出去”企業有必要持續關注投資所在地綠色稅收政策,并結合政策內容,合理安排投資計劃或經營活動。具體來說,“走出去”企業應當了解并掌握主要經濟體、投資所在地等國家(地區)的綠色稅收政策,比如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澳大利亞的直接行動計劃等,以便企業在海外投資、生產經營過程中用好這些政策。
在此基礎上,“走出去”企業可以結合投資所在地的環保政策和綠色稅收政策,評估相關政策對自身生產經營的影響,并根據政策具體要求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推動企業綠色經營發展,也確保合規享受當地的綠色稅收減免政策。同時,綠色稅收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很重要,岳蕾建議“走出去”企業通過定期開展綠色稅收政策培訓,分享最新政策變化,更新財稅人員知識庫,進而更好地適用綠色稅收政策。
梁斯爾同時提醒,對于像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這樣影響面較大的綠色稅收政策,我國“走出去”企業在判斷政策影響時,有必要及時與相關國家(地區)的客戶溝通協商,了解其產品需求和具體標準,協調雙方需要為適應綠色稅收政策要求做出的調整,及時通過更新合同條款、調整產品供應或約定碳排放信息溝通機制等方式積極應對新影響、新變化。
注:[1].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
往期推薦:全球綠色可持續性發展,稅制先行
本文是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寫,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獲取具體意見。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