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美國不惜傷害盟友,要榨干英國芯片業,蘇納克急需放棄幻想|全球速訊
2023-07-04 11:58:16來源: 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志

美國打“芯片戰”,其實是六親不認,連最親密的盟友也要傷害。這一次的受害者,就包括一直死心塌地跟隨白宮的英國。

英國多家微芯片公司,最近紛紛赴美開展業務,IQE等芯片公司正在尋求美國的補貼,并且計劃在美設立工廠,甚至要把總部遷至美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實就在今年5月份,英國剛剛發布了“國家半導體戰略”。這項戰略的內容是,由英國政府提供資金補貼,促進本土芯片研發技術以及芯片企業的發展。但現在看來,英國芯片業面臨被美國掏空的危險,蘇納克雄心勃勃的計劃破產。

英國首相蘇納克(資料圖)

具體來看,英國的半導體戰略,這段時間并沒有取得理想效果,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在資金方面上講,英國政府承諾在未來兩年投資2億英鎊,而且在未來十年要擴大到10億英鎊,但跟美國和歐盟提出的動輒百億規模的資金補貼相比,英國的戰略相形見絀。

何況,資金投入隨著時間線的延長才能擴大,這就讓英國的半導體公司長時間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很難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最后也不能達到跟美國等同水平的競爭力。

在政策層面上講,該戰略早在2020年的時候就被提出了,但一直“難產”,直到今年年初,英國科技行業最有話語權的30位企業家上交聯名信,共同敦促英國政府公布半導體戰略后,該戰略才姍姍來遲,這反映了英國政府處理芯片領域問題的效率低下。

在英國政府的拖延下,英國的芯片企業對政府的信心也逐步減弱。戰略制定都如此“有心無力”,未來在政策的實施上,還怎么能指望英國政府呢?

其次,英國的芯片戰略已經落后于歐美,美國在去年就出臺了《芯片和科學法案》,專門為芯片制造和研究提供520億的補貼,再加上24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對英國芯片商形成了巨大誘惑。

與此同時,歐盟也推出了價值高達430億歐元的《芯片法案》,這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而英國的半導體計劃無論是從資金力度還是戰略前瞻性上,都遜色不少。

半導體已經成為多國博弈的“戰場”

而且,英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半導體綜合產業鏈,從而重構全球供應鏈,這對全球半導體的產業生態造成了破壞,英國也就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競爭力減弱的局面。

在這個情況下,不少英國企業不是赴美上市,就是遷至美國,不然的話就無法保障生存與發展。

最后,英國沒有給“國家半導體戰略”提供肥沃的土壤,后續發展動力不足。一方面,英國的市場規模有限,這意味著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半導體制造商并不能擴大生產規模,營收有不升反降的風險。另一方面,英國既沒有美歐的“財大氣粗”,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吸引海外人才等配套政策,這也會讓該戰略大打折扣。

美國總統拜登尤其看重“芯片戰”

可以看出來,美國發動的“芯片戰”,的確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把歐盟和英國這兩個好盟友的芯片行業搞得天翻地覆,歐盟不得不緊追美國補貼的步伐,英國芯片業則可能被掏空。

畢竟,如果英國芯片企業搬到美國,那么,與之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和供應商,也會相應改變,英國產業鏈將變得紊亂。

再者,英國芯片戰略著重芯片的設計研發,而不是芯片制造,但這“重一頭、輕一頭”的做法很有可能讓英國“兩頭皆失”,一來,因為補貼競賽的影響,發展芯片技術的門檻不斷提高,英國在芯片技術上與歐美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二來,英國的芯片制造業紛紛前往美國,不光要接受美國高昂的生產成本,而且英國國內相關產業“空心化”,將導致一大批人面臨失業風險。

總的來說,英國現在的境地非常危險且尷尬。一個辦法是出臺政策,干預半導體公司的選擇,但這種保護主義的做法會傷害和美國的關系。

另一個辦法是“大出血”,加大補貼力度,但這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英國財政很可能無法支撐。

在半導體戰略不起效的情況下,英國未來很有可能會向美國發起談判,或者是向外尋求合作。無論如何,英國是時候重新審視美國這個“盟友”了。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15-20萬主流SUV一“戰”到底,TIGGO瑞虎9單挑星越L、途觀L、CR-V
  • 選擇御欣福零漆木門,體驗健康與品質的完美融合
  • 得當設計作品“蘇州八坼學鎮會客廳”榮獲加拿大AZ Awards 2023公眾選擇獎!
  • 涂料儒商郭祥恩和富思特的第二增長曲線
  •  支持中國原創近視防控科技,實現高質量技術自立自強!
  • 【深圳九米傳媒】京東牽手谷歌,幫助中國工廠對接全球訂單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