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富士康董事長:中國不可替代,不會有下一個“世界工廠”了
2023-07-02 18:01:03來源: 利刃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兩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大力推進“對華脫鉤”,完成了一系列供應鏈、產業鏈轉移,似乎在向全世界釋放一個信號:失去了中國市場,依然可以再造一個“世界工廠”。西方國家這種帶有政治私利的言論和做法,卻并沒有得到普遍共識。在近日舉辦的2023年新領軍者年會“亞洲制造業的復蘇”論壇期間,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就強調了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隨著區域制造的興起,他認為不會再有下一個“世界工廠”。

劉揚偉所說的區域制造,也是近年來很多國家政府關注的重點。經歷了長時期的經濟下行以及疫情的沖擊,為了維護社會繁榮,提升人民福祉,在進入后疫情時代,各國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有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和雄厚的基礎建設,因此具備建構區域制造體系的潛力。

從發展前景來說,劉揚偉認為亞洲地區將是區域制造興起后受益最大的地區。從富士康近年來的一系列戰略部署也可以看到,以“建設-運營-本土化”為核心的BOL經營模式正在泰國、印度、印尼等亞洲國家推廣,富士康也與這些國家政府保持著緊密合作。或許在外界看來,“制造業從中國轉移”正在成為現實,然而劉揚偉卻指出,這在經濟學角度屬于自然規律。因為勞動密集型工作一直是從高GDP國家轉向低GDP國家。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轉型升級持續加速,高價值產業成為中國政府與產業界關注的重點。考慮到人力成本等因素,包括富士康在內的一些企業自然會將一些勞動密集型、低價值產業向具有低廉人力成本的區域轉移,印度及東南亞地區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在轉移低端制造業的同時,富士康依然將中國市場作為產業布局的重點,尤其是在高價值產業領域,目前富士康已經瞄準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富士康造車也進入了具體落實階段。不久前,富士康斥資10億元在鄭州成立了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其核心業務就包括了新能源汽車業務。在此次采訪中,劉揚偉也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產業布局的重點。與此同時,富士康還確立了“3+3”戰略規劃,其中三個未來產業是電動車、數字健康和機器人,三大核心支撐技術是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未來通信。

眾所周知,富士康被譽為“代工廠之王”,代工業務也一直是該集團的核心業務。對于富士康發力造車市場,劉揚偉坦言未來其造車業務將依然以代工為主。與此同時,他也進一步指出,汽車產業與區域制造高度匹配,因此不會在一個地區做完后再運往世界各地。

從根本來說,在制造業領域,中國和亞洲各國之所以在全球擁有競爭力,關鍵還是在于產業效率高。特別是中國,除了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之外,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制造業根基被不斷筑牢,中國也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在由大到強的發展新階段,數字化升級轉型成為核心趨勢。目前,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滲透持續深入,已經擁有了領先全球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也足以繼續成為區域制造的領跑者。因此,全球制造業的發展依然離不開中國。劉揚偉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從長遠發展來看,國際社會更應當合作共榮,而不是選擇孤立和對抗。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華彬紅牛被裁定“極大浪費司法資源”
  • 跟瑞幸“沉浸式”尋豆:WBC冠軍親自把關,“瑰夏自由”穩了?
  • 「這是我愛的夏天」活動啟動|和高圓圓一起,開啟夏日新體驗
  • 核心配置內卷時代!相比星瑞,為何艾瑞澤8更能滿足用戶價值訴求
  • 咕嚕小租攜手央企合作共贏
  • 關注職工醫保改革,前海人壽提醒了解職工權益保護相關知識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