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6月28日消息,特斯拉(TSLA.US)股價漲3.8%,報250.21美元,市值一夜大漲近300億美元(約2200億人民幣)。
消息面上,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表示,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充電技術正迅速成為美國行業標準,將加速審查特斯拉的北美充電標準(NACS)是否有可能成為美國充電行業標準。
同日,沃爾沃汽車表示,根據與特斯拉的協議,從2025年開始,沃爾沃汽車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配備特斯拉北美充電標準的充電口。這是繼福特、通用和Rivian后,又一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將采用特斯拉的充電標準。現代汽車、Stellantis、梅賽德斯-奔馳等巨頭也表示將考慮采用特斯拉充電標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特斯拉在充電技術上的優勢,正幫助其電動汽車業務橫掃北美。而美國的造車新勢力在本土發展不利的情況下,正計劃到中國市場淘金。
特斯拉NACS標準影響力大增
或將統一北美充電標準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四種充電標準,分別是日本CHAdeMo標準、中國GB/T標準、歐美CCS標準,以及特斯拉的NACS標準。在北美市場,大多數車企和充電服務商采用的是CCS標準。不同的充電協議標準被認為是普及電動汽車的障礙之一。
為此,特斯拉下了一盤大棋。
2022年底,特斯拉宣布,宣布開放NACS標準,公開其充電連接器設計專利,并邀請其他車企在量產車中采用NACS充電接口。隨后,特斯拉宣布開放超充網絡。特斯拉擁有美國最大的快充網絡,包括約1600座超充站、超1.7萬臺超充樁,接入特斯拉的超充網絡能節省自建充電網絡的大筆資金。
5月25日,福特宣布與特斯拉達成協議,從2024年春天開始,福特汽車將可通過適配器,使用特斯拉的北美充電網絡,涉及逾1.2萬臺超充樁。從2025年開始,福特將為未來的電動汽車配備特斯拉的充電端口,不再需要適配器。
6月23日,河南鄭州,特斯拉超級充電站(TESLA超充站)的充電樁。圖據視覺中國
6月8日,通用汽車宣布與特斯拉達成同樣的協議。這將為通用汽車節省4億美元的充電設施建設費用。
福特和通用發表聲明后,已有約20家充電公司表態支持特斯拉的充電標準。其他車企也開始考慮加入這個聯盟,將特斯拉NACS標準確立為電動汽車在北美的首選充電方式。
目前,特斯拉、通用汽車和福特合計占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約70%,這三家聯手,特斯拉NACS標準影響力大增。
6月20日,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宣布,從2024年開始將用適配器使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從2025年起將使特斯拉式充電口成為其車輛的標準配置,同時將采用特斯拉的充電標準。
同一天,現代汽車首席執行官張在勛表示,公司將考慮使其車輛更容易與在北美推行的充電標準兼容。據悉,現代將考慮加入轉向特斯拉標準的汽車制造商聯盟,但將取決于這是否符合公司客戶的最佳利益。
特斯拉在其他地區攻城略地
向更多汽車品牌開放充電網絡
不僅是在北美,特斯拉還在其他地區復制同樣的發展路線。
2021年11月,特斯拉在法國、挪威、荷蘭等歐洲國家開放充電樁,逐步擴大到英國、西班牙等國家。今年4月,特斯拉宣布在中國試點開放充電網絡,首批試點開放10座超級充電站,面向37款非特斯拉車型,涵蓋比亞迪、“蔚小理”等品牌旗下多款熱門車型。后續也將在更大范圍內覆蓋特斯拉充電網絡,不斷擴大對不同品牌和車型的服務范圍。
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18個國家和地區向其他汽車品牌開放充電網絡。
瑞典汽車制造商沃爾沃是歐洲第一家宣布支持特斯拉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汽車制造商。根據協議,沃爾沃的電動汽車接入將特斯拉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超級充電網絡。從2025年開始,沃爾沃汽車將在該地區配備NACS充電端口。
Stellantis集團表示正在評估是否采用特斯拉的充電標準。梅賽德斯-奔馳也在考慮采用特斯拉的充電標準。
開放超充網絡是特斯拉宏偉藍圖的關鍵一環。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全球范圍內建設充電站,將不僅僅為特斯拉充電,而是向更多的汽車品牌開放。
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擁有超過5000座超級充電站,合計逾4.5萬臺超充樁。有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上的先發優勢,正在幫助他們在電動車競賽中大獲全勝。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8日,美國新澤西州,一處空的特斯拉充電站。圖據視覺中國
業內估計,到2030年,非特斯拉車主將為特斯拉提供約30億美元的額外充電營收,到2032年預計將達到54億美元。若按照特斯拉當前流通股超30億股計算,特斯拉充電業務的估值將超過1000億美元。
美國造車新勢力到中國淘金
還考慮進行本土化整車生產
特斯拉在北美的電動汽車市場可謂一騎絕塵。
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的美國電動車市場,特斯拉的銷量超過了排在其后的18個汽車集團的總銷量,包括 34個汽車品牌。其中在純電車型市場,特斯拉以62.72%的份額遙遙領先。
面對特斯拉帶來的巨大壓力,美國造車新勢力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
近日,美國菲斯科(Fisker)汽車公司宣布:計劃于2023年在中國開設首個交付中心,并于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其電動SUV Fisker Ocean。這款車目前在海外售價為3.75萬-6.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萬-50萬元)。
美國造車新勢力企業Lucid也計劃進軍中國汽車市場,不僅會引入進口車銷售,還考慮在中國進行本土化整車生產。首款車型Lucid Air定位中大型轎跑,售價7.74萬-24.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萬元-160萬元)。
6月7日,已加入Lucid的前集度汽車副總裁朱江在社交媒體透露,Lucid開始為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去年底,有媒體發現,Lucid已經開始在中國發起招聘,涉及數字信息化、硬件工程、法律、物流管理、供應鏈、零售等多個領域在內的14個崗位。招聘信息顯示,Lucid的落腳點將與特斯拉一樣是在上海。
不過由于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業內人士并不看好美國造車新勢力在中國的市場前景。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肖子琦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