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燁 2023年以來,國際油價進入下降通道,WTI原油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在震蕩回落。
在此背景下,5月31日,中國海油(600938.SH)2022年度股東大會在香港中環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管理層在會議現場重申了公司堅持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目標,夯實儲量基礎,加快產能建設,做大產量規模的戰略決心。
(相關資料圖)
這場中國海油回“A”上市一年后召開的股東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500名股東的參加,不斷涌入的參會股東似乎已超出公司原本的預期,會議現場不斷在增添新的座椅,有A股投資者甚至提前一天從北京趕到香港只為準時參加當天的會議。
談及當前宏觀環境對市場的影響時,中國海油首席執行官周心懷表示,市場預期及宏觀經濟的趨弱對油價有著較大的“心理影響”,但并沒有物理影響,其指出,當前全球原油的市場需求,應該已經恢復到了2019年以前的水平,甚至還要略高。
“我們的策略是做好自己,控制成本。使我們的成本在行業內處于具有競爭力的第一象限。”在周心懷發言后,公司首席財務官謝尉志進一步補充說。
而在新能源方面,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在回復經濟觀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整個深遠海的風電資源潛力巨大,結合中國海油自身特點,公司把深遠海的風電發展作為未來一個主攻的方向。
增儲上產
2022年,中國海油回歸內地資本市場,“三桶油”齊聚A股,成為吸引投資者關注的絕對焦點,而得益于去年國際油氣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中國海油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業績答卷。
根據中國海油2022年年報披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222億元,同比增長71.6%,實現歸母凈利潤達1417億元,同比增長101.5%,全年實現油氣凈產量6.24億桶油當量,共獲18個新發現,并成功評價28個含油氣構造,儲量替代率達182% ,儲量壽命穩定在10年以上。
在項目建設方面,2022年中國海油有9個新項目順利投產,40余個在建項目,截至2022年底,海外油氣資產占中國海油油氣總資產約47.2%,海外凈證實儲量和海外凈產量占比則分別為42.3%和約30.6%。
中國海油管理層在2022年業務回顧中指出:“得益于高油價環境、持續增儲上產帶來的產量增長以及堅定不移推行提質增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油氣銷售收入達人民幣3530億元,凈利潤大幅增長101.5% ,達人民幣141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公司加強成本控制,繼續鞏固成本競爭優勢,桶油主要成本為30.39美元。同時,我們加大增儲上產、技術研發和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全年資本支出達人民幣1025億元,超額完成年初計劃。”
不過,在當前油價持續震蕩下行的背景下,中國海油盈利能力也受到了小幅沖擊,若油價在未來繼續保持回落態勢,如何保障公司經營業績穩定,成為參會股東多次提及的問題方向。
4月27日,中國海油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7.11 億元,同比增長7.50%;平均實現油價為74.17美元/桶,同比下降23.9%;實現歸母凈利潤321.13 億元,同比略降6.38%。
從公司管理層現場交流情況來看,增儲上產、降本增效是當前中國海油對沖市場波動,保障營收及盈利穩定的主要策略。
根據其一季報披露,中國海油期內實現總凈產量1.64億桶油當量,同比上升8.6%,其中,中國凈產量1.15億桶油當量,同比上升5.5%,海外凈產量4860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16.6%;同時,中國海油期內桶油主要成本由2022年底的30.39美元降至28.22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油價下行對公司盈利的沖擊。
“中國海油一大優勢是中國內地原油進口。我們占70%以上。因此,市場預期和宏觀經濟的波動對油價有比較大的心理影響,但沒有物理影響,最新的預測顯示,原油的需求應該已經恢復到了2019年以前的水平,甚至還要略高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宏觀環境)并沒有影響物理上的石油需求。”面對股東關于油價下行、宏觀環境趨弱是否會對公司經營帶來沖擊的疑問時,周心懷回答說。
謝尉志也強調:“宏觀環境偏弱會影響石油需求,但我們不可忽視的是歐佩克+,這個組織對石油供給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油價未來的走勢,應該是在需求受經濟復蘇的影響,和供給受歐佩克+限產影響的情況下,共同發生作用,因此,油價未來的走勢是不確定的。”
他指出,中國海油在2020年布倫特油價平均為40美元的低水平時期,依舊取得了149.5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公司在2020年的低油價市場中,依然給股東帶來了回報。
針對有股東問及:“為何公司今年來實現油價與布倫特原油價格出現了價差擴大的情況?”
謝尉志回應稱,價差的擴大主要源于公司產量結構的變化,2022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國海油在圭亞那和巴西的原油產量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幅就達16.6%,已成為產量增長的“主力軍”。
“這兩個地方(圭亞那、巴西)的油價相對于布倫特來說,價差較大。因此,這兩個地方的產量增加,會拉低我們整體的平均油價。”謝尉志說。
此外,他還表示,中國海油在北美加拿大地區的油砂產量也有較大提升,而油砂的銷售價格相較于布倫特標桿油價,是一個比較大的貼水價格,這些產量結構的變化綜合起來,使得公司油價與布倫特油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價差。
在增儲上產規劃方面,謝尉志表示,公司每年都本著增速上漲的目標,加大油氣資源勘探力度,每年保持1000億左右的資本開支,其中20%被用于資源勘探。
“勘探不必然會推高成本,主要取決于勘探發現的成果,如果我們找到的都是像圭亞那樣的大型儲量資源。不僅不會提高成本,反而會降低成本。”謝尉志如是回復股東關于加大大中型油氣田勘探是否會導致成本上升的問題。
根據中國海油2022年年報披露,公司在圭亞那Stabroek區塊已累計獲得超過30個發現,總可采資源量約110億桶油當量。
“2023年,我們將繼續以發現大中型油氣田為目標,加大風險勘探和甩開勘探,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夯實儲量基礎。在中國,我們將秉持油氣并舉、穩油增氣的策略,深化渤海,加快南海,持續加強風險勘探,尋找儲量接替區;發展非常規,積極攻關深層煤層氣。在海外,我們將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圍繞熱點油氣盆地,踐行價值勘探。”公司管理層在2022年業務回顧中指出。
從年報披露來看,中國海油2023年凈產量目標為650百萬-660百萬桶油當量,預計全年將有9個新項目投產,主要包括中國的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陸豐12-3油田開發以及海外的巴西Mero2和圭亞那Payara項目等。
融合發展
在當前全球掀起新能源建設的浪潮下,如何推動節能降碳,推動綠色油氣發展,也成了傳統能源企業繞不開的話題。
記者了解到,在2022年,中國海油積極拓展新能源領域的業務,推動標桿性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完成國內首座離岸距離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雙百”漂浮式風電平臺完成浮體總裝,啟動首個直接為油田生產設施、高滲透率直接供電的分散式風電項目-蓬萊分散式風電項目,首個大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海南CZ7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獲得核準,首個陸上集中式光伏項目-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補”項目也順利開工。
“我們國家的風電行業,這幾年發展速度是最快的。當然,這個陸上風電的發展速度更快,因為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它比海上風電要好,我們國家目前海上風電還主要集中在近海,我們在新能源方面主要發揮海油的優勢,因為整個深遠海的風電資源潛力巨大,結合我們自身特點,將深遠海的風電發展作為未來一個主攻的方向。”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回復經濟觀察網記者提問時指出。
汪東進表示,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海油也必須要適應綠色低碳能源的轉型發展,公司著力推動海洋油氣綠色開發模式,在去年,國內最大規模的海上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項目-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項目順利投用。相比海上平臺自發電,節能減排效果十分顯著。同時,公司持續加大綠電消納力度,拓寬綠電外部引入途徑和內部消納渠道,通過綠電使用減少碳排放。
據其介紹,在2022年,中國海油穩步開展CCS/CCUS集群建設工作,所謂CCS/CCUS是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利用或封存。去年,中國海油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裝置在恩平15-1生產平臺完成安裝,首個海上千萬噸級CCS/CCUS集群示范項目也已啟動實質性研究工作。
“我們將繼續穩步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并加快油氣產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汪東進表示。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