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全球快播:存儲芯片引領板塊上漲
2023-05-22 09:59:00來源: 有連云

5月19日,A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滬指跌0.42%,收報3283.54點;深證成指漲0.12%,收報11091.36點;創業板指漲0.03%,收報2278.59點。盤面上看,芯片板塊強勢拉升,釀酒、醫藥、食品飲料、家電、食品飲料等板塊走強,光刻膠、消費電子、智能機器概念等活躍;傳媒、地產、金融、建筑、石油等板塊走弱,CPO概念回落走低。


【資料圖】

北向資金方面,日內分歧較大,全天凈賣出22.2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2.4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0.17億元;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近17億元。

來源:Wind

海外方面,受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有望解決的利好影響,美股大漲,資金再度轉向流動性好、長久期的科技超大盤股;納指ETF(513100)漲2.27%,標普500ETF(159612)漲1.56%。

消息面上,美國眾議長麥卡錫表示,預計有關部門下周將審議債務上限協議。他指出,現在“談判情況好了很多”,“已經可以看到如何達成協議”。麥卡錫介紹,談判每天進行2—3次,已經有了相關結構,雙方的五名談判代表仍在探討削減開支的規模,以及債務上限上調的規模或暫停債務上限的時間。隔夜美股大漲。

回顧一下,此前美國政府債務規模已于1月19日觸及法定上限,美國有關部門資金最早將于6月1日耗盡,屆時美國國債將面臨違約風險。若債務上限風險爆發、美債違約,市場將會受到劇烈沖擊,導致借貸成本上升和數十萬就業崗位流失,IMF稱這將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市場認為本次兩黨的爭論可能比2011年更溫和,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較小,債務上限危機解除后若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上升、美有關部門開啟寬松周期,美股有望回暖。

后市來看,海外各類資產的主要的定價因素依然是美有關部門的貨幣政策,此前市場普遍預期4月的25BP是美有關部門本輪最后一次加息,但經濟數據來看,強勁的就業數據可能導致CPI數據粘性且長期CPI數據預期上升,市場現在對于5月加息的預期有所上升。經濟衰退擔憂加上其他不確定的情況下,海外市場可能波動較大;另一方面“衰退預期+避險需求”可能對黃金構成一定利好,可以關注黃金基金ETF(518800)。

芯片ETF(512760)5月19日早盤漲勢洶洶,盤中漲幅一度觸及2.69%,下午保持振蕩勢態,全天收漲2.11%。

來源:Wind

消息面來看,近日,SK海力士已啟動籌資計劃,規模高達5000億韓元,其中3000億韓元預計將向韓亞銀行貸款,并通過其他金融機構借款2000億韓元。SK海力士高層表示,籌資意在為市場好轉做好準備,預估最快第三季就能迎來行業反彈。

此外,長江存儲近期陸續對客戶釋出NAND芯片調價訊息,漲幅最高約5%。受消息提振,芯片板塊近日人氣升溫,概念股紛紛走強。

基本面上,在經歷了下行周期的調整后,存儲芯片或將迎來底部反轉。價格端,5月12日根據DRAMeXchange數據,最常見的DRAM產品之DDR4 16Gb 2600的現貨價格周二上漲0.78%至3.24美元,是自去年3月7日以來的首次價格上漲,在三星電子公司減產后,DRAM內存芯片價格有望止跌企穩。

而根據行業龍頭美光科技一季報,單季庫存周轉天數已從去年四季度的211天降至166天。盡管當前需求尚未明顯復蘇,但上游供給端的主動去庫已經有所成效,模組廠商庫存逐漸見底。需求上,中國經濟的復蘇使得消費電子等手機端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邊際復蘇。短期的價格周期有望隨著經濟的復蘇在下半年步入向上通道。

存儲芯片自2022年Q4至2023年Q1價格持續下探之后,當前階段或已接近行業底部。存儲芯片行業周期相較于其他半導體產業鏈環節,具備較強的大宗商品屬性,國際龍頭會在下游新興需求誕生時,提升自身產能。而當擴產落地時,行業進入供過于求周期,各廠商則會通過降價進行庫存去化。供給與需求的錯配使得存儲行業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回顧歷史上存儲芯片的周期走勢,結合2022年Q4行業龍頭營收數據,營收增速為-44%。存儲芯片當前處于筑底階段,下半年有望迎來存儲芯片行業周期的反彈機遇。

隨著下游GPT-4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興需求爆發,對于算力以及存儲的爆發性需求由產業鏈下游傳導到上游,促進上游芯片廠商提升自身產量。疊加近兩個季度量價持續下探的周期性磨底,芯片板塊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來反彈。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通過芯片ETF(512760)一鍵布局芯片板塊龍頭,不過也要警惕國際局勢以及CPI數據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逢低、分批建倉布局。

消電ETF(561310)開盤便迅速拉升,盤中漲幅一度達2.26%,最終全天收漲1.80%。

來源:Wind

消費電子板塊主要銷量數據方面:根據 IDC,2023 年一季度全球 PC出貨量5,690萬臺,同比下降 29.1%,PC 在失去防控驅動需求的紅利后,出貨量已持續 5個季度同比下滑,且2023年一季度的出貨量低于2019年同期。宏觀經濟惡化、需求低迷、庫存高企共同導致了PC出貨量同比跌幅擴大。雖然當前消費電子在出貨量數據方面仍然處于庫存去化周期,但是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不斷明晰,消費電子板塊的庫存調整接近尾聲。

回顧歷史每輪的消費電子行情,消費電子景氣周期主要是由技術進步所引發的新需求所驅動。東海證券表示,隨著各類大模型的陸續發布,AI的應用場景從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IoT設備領域的趨勢明確。消費電子產品的用戶體驗有望在AI的賦能下被重新定義,手機和IoT設備有望在未來成為萬物互聯和AI+應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將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價值量、促進各類AI軟件生態的創新、并加速下游消費電子產業的更新換代及復蘇節奏。

隨著后續我國經濟復蘇的步伐逐步明晰,AI賦能智能終端的確定性愈發提升,下游終端需求有望加速復蘇,消費電子板塊有望迎來布局轉機,可關注消電ETF(561310)。

本條資訊來源界面有連云,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AI技術戰略提供為有連云。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