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屆富國論壇在上海盛大啟幕,令人矚目的是一場以“新格局、新思路與資本市場新契機”為主題的圓桌對話。
【資料圖】
由富國首席經濟學家袁宜擔任主持人,與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民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一起,六大首席論道資本市場新機遇,分別就中國經濟復蘇的趨勢、亮點和風險點,機構與個人的資產如何配置,以及中特估、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度探討。
經濟增長亮點有兩方面
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多數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提升,服務業和消費恢復較快,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4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5%,比上月加快4.3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比上月加快7.8百分點。
張瑜認為,4月經濟數據的擾動可以歸結為財政節奏性發力。“總的來看,經濟整體上弱復蘇的動能是有的。”
郭磊認為,經濟有內生復蘇的動能。“今年復蘇存在‘升落對稱’的現象,1、2月份高于預期,3、4月份低于預期,‘升落對稱’完成后5月內生有環比企穩的可能,但還需要政策發力是肯定的,主要問題是當前經濟增長的中樞不夠,總需求不足,經濟是在潛在增長率以下的。”
“中國人民非常勤勞,生產恢復的比需求快,酒店、機票、車票都難買了,但需求相對恢復較慢,呈現短期的供需失衡。”王涵認為,未來亮點可能是消費場景修復帶來的需求改善以及重塑現代化體系的結構性政策。“風險點在于電子類產品價格下跌,這使得產業鏈可能面臨優勝劣汰,行業從藍海走向紅海,就業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不過,郭磊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的亮點有兩方面,“第一是通縮周期PPI的觸底。從歷史面來看,幾乎每一輪市場都低估PPI觸底的自然力量,比如2016年市場低估了PPI觸底后名義GDP回升的彈性,股債兩端都低估了。PPI觸底后,中下游行業的量價可能會有一定改善。第二是政策可能在結構上會出現一些調整。近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強調:我們傳統行業不能當做低端行業簡單退出,三次產業要融合發展。這個定調非常關鍵,但目前沒有對應政策落地,很有可能會成為后續可以關注的一亮點。”
海外經濟風險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國內經濟復蘇在即,但海外風險有哪些會影響到國內,特別是影響到國內資產配置的呢?
“第一,相對美國,歐洲脆弱性會更高。歐洲通脹率比較高,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他的實體存在惡性循環的特征,壓通脹任務更艱巨。美股加息停止后,歐洲也很難停下來,加到一定程度,脆弱性會不會突然上升,這是今年下半年海外面臨的不確定性之一。第二是美國的金融市場。在利率較高的狀況下,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比如儲蓄從小銀行流出對原本的金融市場秩序帶來了一定擾動,美聯儲雖然有短期的一些方式進行平息,但今年下半年隨時可能會有風險事件出現。”郭磊表示,如果海外金融市場出現波動,可能短期內會引發全球的聯動效應。
在王涵看來,風險主要在美國和中小經濟體。“美國方面,08年金融危機主要在于居民端的杠桿率過高,當時的低利率環境和財政加杠桿能比較有效的應對。當前美聯儲被迫加息,財政又面臨債務上限,低利率環境和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已經消失了,這使得本輪金融壓力缺乏適合的工具,美元美債可能都面臨挑戰。中小經濟體曾受益于全球化,但目前更強調自主可控,中小經濟體能否憑借‘一技之長’繼續平穩,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張瑜認為,海外經濟風險有兩個在邏輯上互相遞進的推演。第一是美國加息結束之后帶來的經濟收縮。當下美國經濟在加息之下韌性仍存,被收弱的幅度有限,美國企業部門、居民部門好像對高利率脫敏了,主要是因為居民花的都是現金,而不是金融資源。居民營收端存在韌性,所以能夠承受負債端的壓力,接下來美聯儲加息效果的快速顯現需要美國的超額儲蓄靠近臨界點,一旦現金沒有,金融環境收緊帶來的經濟收縮才會加速,加息效果在加息結束之后才最明顯。“第二是美國外交方面,外交是內政的衍生,美國內部面臨巨大的壓力,疊加明年大選,需要釋放壓力,尤其是民意的壓力。”
對此,袁宜認為,穩住總需求是中國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因為今年整個經濟的中樞比較低,市場打破了傳統底線的推理,市場一直通過政策動作來猜測政策底線在哪里。什么時候政策出現明確要穩住總需求的信號的時候,就是我們需要更加樂觀的時候。
A股市場當前又有些悲觀了
2023年以來利率逐漸下行,反映出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偏低的特征。當前股債性價比,又回到了-1.5倍標準差附近,已經接近于2022年10月底極度悲觀的位置。
目前來看,A股增量資金仍缺乏,市場流動性處于緊平衡狀態。在存量博弈思維下,A股的風格輪動或仍延續。
“歷史上熊市邏輯中容易去追高股息,但往往高股息在熊市邏輯下只是跌的比較少,今年高股息卻是上漲的。”所以,劉晨明認為股票市場不應該悲觀,在中期維度資產配置上更偏向于股票資產。
同樣樂觀的還有牟一凌,他認為,第一,市場過度悲觀了。“今年初市場預期中國復蘇,美國衰退;海外分子端衰退,分母端流動性寬松。“現在匯率、國債收益率、商品、剔除AI和中特估的A股已經回到了起點,市場當前又有些悲觀了。”
第二,牟一凌認為今年的復蘇結構有些不同。“從上市公司的盈利來看,經濟是弱復蘇,投資者喜歡看到復蘇的行業比如消費沒有強復蘇,但與上市公司相關度低的限額以下消費復蘇較強。另外,A股上市公司出口與英美歐更相關,而今年出口較強的是東盟等地區,因此對A股的盈利提振較弱。”
第三,牟一凌認為要多多關注紅利股。“長期穩定的盈利才是紅利,紅利不完全是高股息資產。恰好經濟底部測試出能穩定盈利的資產在變多,因此對紅利投資的關注度要提升。現在已經不應是對權益市場悲觀的時候了,要開始找底部確認的,結構有改善的行業。”
由此可見,策略分析師們還是對后市較為樂觀。雖然,A股市場在內外部不確定性進一步震蕩整理,波動進一步加大,但中期伴隨經濟修復企穩仍有向上空間。
劉晨明認為,未來1-2年主要看好基本面貝塔下,TMT與科創板的投資機會,“其他方向上,沒有大的基本面beta行情。消費、醫藥、新能源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機會。選個股主要看供給端的格局,重點關注滲透率較低的領域。如充電樁、儲能等。”
“適當承擔風險才能提高收益,把握住資源、紅利端的機會。”牟一凌如是說。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