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好消費復蘇主線”,這一主邏輯,正在被數據驗證和政策不斷強化。最新數據顯示,4月社零總額增長18.4%,創近2年單月新高,較3月加快7.8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
隨著消費復蘇按下“快進鍵”,食飲消費賽道重回風口,乳業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加速改進”預期增強,龍頭伊利股份超期預期年報發布后,各路資本紛紛對其開啟搶籌模式,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一、消費復蘇利于業績增長
5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促消費政策也在持續顯效,居民消費恢復態勢向好。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國內需求持續擴大,消費恢復較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比3月份加快7.8個百分點。
一方面,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旅游、觀影等接觸性服務消費快速增長,4月餐飲收入同比大增43.8%,顯示消費場景加速修復。
另一方面,網絡零售和實體店零售均在改善,市場物流進一步暢通,居民網上購物消費持續增長。1-4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4%,比1-3月加快3.1個百分點。同時,居民線下消費態勢也在加快改善。
在此背景下,之前“蜷縮”的乳業消費需求得到充分釋放,伊利的渠道及品牌優勢得以彰顯。伊利2022年業績逆勢超預期上漲,步入2023年,其一季報更是創出上市26年最強單季表現,引領乳業復蘇。隨著4月消費復蘇按下“快進鍵”,促消費政策還將不斷發力,預示伊利2023年中報業績將出現“加速改進”。
財務報表幾個月出一次,宏觀數據每個月都更新,作為“聰明的投資者”,不會讓自己“囚禁”在財報分析維度,而會用宏觀趨勢提前“瞭望”企業的大致走勢,畢竟財報真出來時,大家也都知道了,哪里還有所謂的“認知差優勢”。尤其對伊利業績而言,乳業消費在本質上屬于“健康食飲消費”范疇,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實現溫飽之后,健康是食飲消費的一種必然需求,這也暗示著隨著經濟發展伊利的業績將呈現“持續上漲趨勢”。其實伊利上市以來總營收連續30年穩健增長,已顯示出這種“長坡厚雪”式的發展特質。
二、凈利表現漸入提速期
2022年,伊利在穩住液態奶規模優勢的同時,也在發軔第二增長曲線,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實現收入262.6億元,同比增長62.01%。其中伊利抓住嬰配奶粉“注冊制”的風口紅利期,強化了核心產品金領冠的競爭優勢。按照尼爾森行研數據顯示,伊利嬰配奶粉零售份額為12.4%,躍居市場第二。同時,伊利也抓住人口老齡化趨勢,把握“銀發經濟”的藍海機遇,成人奶粉零售市占率高達25.3%,位居市場之首。奶酪業務零售市占率相比2021年提升了3.5個百分點。
2022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板塊毛利率高達41.06%,同比提升1.84個百分點,營收262.6億元,同比增長62.01%,占總營收21.32%,“營收規模+營收增速+營收占比”三項均創出歷史新高。伊利第二增長曲線呈現明顯“量價齊升”趨勢,促進2022年奶粉及奶制品板塊毛利達107.84億元,占總毛利27.25%,毛利總量及占比也都創出歷史新高。要知道該板塊,2021年毛利為63.58億元,1年內提升44.26億元,占伊利全年總計毛利提升總量58.74億元的75.35%。通過對利潤結構的細致分析,可發現“第二增長曲線”絕非浪得虛名,它接近伊利總利潤結構的三分之一,貢獻了伊利毛利增量的四分之三。
冷飲業務一直是伊利的“傳統優勢”,連續28年保持市場領先優勢。在伊利成功抓住冷飲市場“四季皆旺,沒有淡季”的全新消費機遇,推動冷飲業務進入更具潛力和成長空間的新賽道,這一業務正成長為公司全新的增長極。去年冷飲業務毛利達36.81億元,創出該品類歷史最高盈利表現。
梳理各品類營業數據可見,在液態奶領域,伊利重在拼規模,從而形成明顯的產業鏈協同優勢,進而攤低整體經營成本。與此同時,在“高毛利品類”重在“拼增量”,冷飲、奶粉及奶制品板塊都是毛利率接近40%的業務,在疫情影響下,伊利基于“產品力+創新力+品牌力+渠道力”等綜合優勢,實現了快速增長,提振了凈利表現。在三年疫情里,伊利不僅是營收凈利唯一保持持續增長的乳企,在結構優化、捕捉市場需求變化方面,也持續引領乳業板塊。
顯而易見,在國家擴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多地密集出臺鼓勵生育舉措、疫情陰霾消散、消費加速復蘇的當下,伊利可謂“如虎添翼”,已不知不覺的進入“凈利提速期”。
三、估值優勢明顯
過去面對疫情的挑戰,很多商家被迫“降價出貨”,伊利卻呈現逆勢走強趨勢,2022年毛利率32.26%,相比2021年提升1.64個百分點。隨著疫情影響消退,其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為33.77%,延續毛利提升趨勢。
在營銷費用率維度,2023年一季度,伊利營收費用率為17.07%,較2022年18.6%明顯下降,一季報營收費用率創出20年新低”。隨著費用率降低及毛利率提升,2023年一季度,伊利凈利率達10.85%,較2022年凈利率提升3.26個百分點,預示2023年伊利凈利表現將呈現走強趨勢。
對專業投資者而言,還會比較“毛銷差”趨勢,該指標往往比凈利率更真實的反饋企業的競爭優勢。2021年伊利毛銷差為13.16%,2022年為13.66%,即便面對疫情挑戰,伊利2022年的“真實利潤率”依然呈現逐漸改善趨勢,2023年一季度末,伊利毛銷差更是跳升至16.7%。要知道蒙牛2022年末毛銷差僅為11.26%,可見伊利競爭優勢明顯。
再看凈資產收益率表現,截至2022年末,伊利已連續14年加權ROE保持19%以上,在A股5000多家企業中只有5家符合該標準,在港股2000多家企業中也僅有3家符合標準,伊利是名副其實“千里挑一”的企業,要知道“長期ROE優勢”不僅是北向資金GARP選股策略的核心,也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視為“最為重要的”財務維度。就ROE而言,伊利擁有可比肩騰訊、茅臺的經營基因。
在伊利公布“超預期”財報后,作為聰明資金代表的北向資金,不管A股大盤漲跌,持續增持伊利倉配,其最新持有伊利可自由流通股本比例達18.16%,創近1個半月持股比例新高,足以說明“聰明資金”已經“先知先覺”開始行動。在主力內資方面,從伊利公布財報業績以來,已凈流入伊利近3.8億元。
所以,在此前持續強勢的TMT及中特估主題整體歇火后,存量資金博弈下,伊利已成為“內外資暗中布局”的一個焦點。
從估值維度看,伊利股息率已接近3.5%,遠高于2.73%的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甚至高于不少銀行固收理財產品。從“類債收益”維度看,伊利也存在較厚的“安全墊”。從代表“股性收益”的市盈率維度看,以近5年周期看伊利市盈率分為點低至2.14%,以上市26年的全周期來看,伊利市盈率分位點也僅為11.89%,估值優勢顯而易見。
根據伊利對2023年設定的經營目標,今年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1355億元,利潤總額125億元,增速分別為10.1%、17.6%。各大投研機構認為,伊利2023年歸母凈利將近110億元,每股盈利近1.73元,歸母凈利增速將是2021年的兩倍。長期而言,隨著規模優勢鞏固及品類結構優化的提速,伊利高層認為到2025年將實現9-10%的凈利率表現。Wind系統認為,到2025年伊利總營收將達1622.92億元,歸母凈利149.17億元,每股收益2.33元。如果保持當下業績增長趨勢,3年后伊利每股收益近乎比現在提升1元,難怪各路資本紛紛對其開啟搶籌模式。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