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伏產業鏈因供需失衡又重回“擁硅為王”的階段,上游硅料一度火箭式地竄升到30萬元/噸的天價。價格暴漲給市場帶來了不安和焦慮的同時,終端需求也呈現疲軟狀態。
而作為市值唯一曾破5000億元的光伏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自去年6月底開始股價一路下跌。
【資料圖】
4月27日晚,隆基曬出了2022全年和2023一季度的成績單。除了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外,素有“光伏茅”之稱的光伏巨頭,盈利能力和出貨增速受到了市場質疑。截至發稿,隆基市值已降至2644億元,市值蒸發了2000多億元。
那么,一貫在技術和產品上保持創新,并具備行業領先性的隆基,為什么過去一年在業績上表現黯淡?今年一季度市場需求被激活,利潤率為何被同行反超?2023年怎樣破局,預期如何,都是隆基需要直面回答的問題。
穩健策略嚴重失誤
按照過往裝機慣例,一季度本是光伏行業的傳統裝機淡季,組件廠商業績上卻集體迎來了不多見的“小陽春”。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國內光伏新增裝機33.66GW,同比大增155%,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15.53GW,分布式光伏發電18.13GW,分別占比46%和54%。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虎嗅,國內組件市場在今年2月末由于硅料價格下行,市場再度被激活,招投標項目的密集度明顯增加,行業正在從去年上游產能不足和下游需求旺盛的錯配關系中,得到了自我疏解。
硅料新增產能的大規模釋放,是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回歸理性的關鍵因素。盡管今年1月和2月,硅料價格還出現了短暫的波動,一度從18萬元/噸反彈至24萬元/噸以上,但隨著3月新產能的釋放,硅料價格在3月中旬出現回落,之后也將步入較長的下行周期,進一步刺激電站市場的需求放量。
根據財報,隆基一季度貢獻的營收達283.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2.35%;凈利潤達到了36.37億元,同比提高36.55%,組件一體化毛利率在19%左右。
但即便是在行業“小陽春”下,隆基在凈利潤方面的增速表現不及同期公布季報的其他光伏組件廠商。例如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688599.SH),凈利潤分別為25.8億元、16.58億元和17.6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44%、313%和225%。
隆基董事長鐘寶申在業績會上表示,一季度,在行業產業鏈價格變動背景下,隆基因為自身有很大規模的硅片數量,采取了穩健的應對策略。但他坦言,“回頭看,穩健的策略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使隆基1月和2月的外銷硅片幾乎沒有盈利。”
而在去年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隆基各個環節的利潤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下滑。官方給出的原因是,公司不想為了降本去犧牲組件產品的轉化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在2022年選擇承擔部分成本壓力來保證產品質量。
毛利率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家公司的賺錢能力,根據年報,隆基總體毛利率下降至15.38%,同比減少4.84%。其中,硅片及硅棒的成本同比增長了1.55倍至314.69億元,毛利率同比下滑9.93%至17.62%。最為主要的組件及電池環節,毛利率也同比減少了3.41%達13.65%。
所幸,隆基用產品保住了規模優勢,以46.08GW的組件出貨量蟬聯三次全球第一,營業收入1289.98億元,同比增長了60.03%。
第三方光伏資訊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顯示,光伏組件價格目前已降至1.67元/瓦到1.7元/瓦的區間,較2022年11月的價格高點下降了約15%。供應放量之下,硅料目前每噸價格約17.4萬元到18.3萬元,較2022年末高點下降約40%。
不過,市場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將會彌補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對組件廠商的利潤帶來的傷害。
前述行業人士告訴虎嗅,隨著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行刺激需求增長,2023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的市場想象空間將更為廣闊。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預計達到280GW到330GW,同比增長兩到四成。中國仍是全球最大光伏市場,預計新增裝機達95GW到120GW,同比最高增四成。
鐘寶申在業績會上表示,全球組件需求預計在2025年必會達到500GW以上。以目前在全球積累的戰略客戶和渠道客戶資源來看,他認為能夠支撐隆基在今年拿下85GW的組件訂單。如果再加上單晶硅片130GW的出貨量目標,隆基全年營收要超過1600億元。
靠單一技術和市場贏不了
作為行業龍頭,必須要保證技術壁壘足夠高,才能抵御同行的競爭。
自2012年上市至今,隆基累計研發投入超200億元。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71.41 億元,為組件廠商最高,占營收比重的5.54%。
在電池組件的技術成果轉化方面,其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 26.81%,HPBC新型電池技術導入大規模商業化量產,量產轉換效率超過 25%。而基于 HPBC 的Hi-MO 6組件產品轉換效率最高可達 23.2%。
HPBC(復合鈍化背接觸電池)是隆基在2022年11月發布的新型光伏電池技術。其最大的特點是電池正面無柵線,因此轉換效率要比PERC和TOPCon更具優勢。隆基公布的疊加氫鈍化技術的PRO版電池,效率超過25.3%,標準版量產效率也突破了25%。
但HPBC作為隆基已經喊了三年的創新技術路線,在前期工程化方面遇到了困難。
原定于去年9月在隆基西咸樂葉工廠正式投產的HPBC項目,由于從電池到組件都是全新的技術路線和工藝,導致產出不達預期在進度上出現了延遲。鐘寶申表示,自己2月份去了一趟歐洲調研發現,市場對這款產品非常期待,希望能讓產品盡快交付。
鐘寶申補充,經過了一季度的大量調整,該產線在3月末“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從4月份起恢復正常,組件封裝目前已處于正常滿產狀態。圍繞這一核心技術,隆基后續將進一步衍生出面向不同場景的產品。鐘寶申預計,HPBC產品今年在組件總銷量中能夠占到15%到20%。
此外,隆基的鈣鈦礦/晶體硅兩端疊層太陽電池,曾在2022年創下了中國太陽能電池的記錄。對于疊層技術的最新進展,鐘寶申表示,目前在該技術路線上達到的效率紀錄已經超過去年29.55%的效率,但疊層要走向量產仍需克服不少技術難點,一是鈣鈦礦的穩定性問題,二是鈣鈦礦本身的生產技術完整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曾因無法實現26%到27%的最高轉換效率,被隆基總裁李振國否定的N型TOPCon,卻又變成隆基口中很早布局、如今大幅領先于行業的技術之一。2021年發布了基于N型TOPCon技術的Hi-MON組件。而今年,隆基要在電池環節擴產方面擁護這一技術路線。
按照鐘寶申的說法:“市場上有很多TOPCON產能,但是真的能把組件功率做到575W以上的很少,多數是565左右,”而隆基兩三年前就對TOPCON擁有了完整技術儲備,并計劃在8月份開始產線調試,最終于鄂爾多斯完成電池擴產。
或許,隆基借此向行業傳達,“一種光伏板打天下”的時代已成為過去。針對不同細分市場需求,打造不同技術路線的產品,隆基以此構建的競爭優勢,要比大多數光伏企業戰略押注某一種技術路線勝率更大。
當然,眼下光伏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企業想要穩操勝券不能只“卷”技術和產品,還要把產業鏈生產和運營作為一種能力,向全球輸出。截至目前,隆基在馬來西亞和越南擁有2個生產基地,布局東南亞硅片產能4.1GW、電池片產能7.5GW、組件產能11GW。
在業績會上,鐘寶申表示國際貿易對光伏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全球光伏的主要市場是中國、美國、印度和歐盟。“全球的分散制造目前已經形成,未來也是趨勢。”因此針對海外市場,隆基未來必將加大對全球先進產能的投資布局。
今年3月,隆基首次在美國和當地企業合資成立了一家5GW的組件廠,預計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投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巍此前告訴虎嗅,到發達國家設廠,有利于促進中國光伏企業的由大到強。而中國的光伏企業要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必須要在美國市場有所作為。
對于盈利性,鐘寶申透露,美國市場每瓦的盈利“差不多是其他市場的10倍”,現階段只要能順利進入美國市場,盈利能力一定會客戶讓非常滿意。而擺在隆基眼前的是,如何解決美國市場潛在的貿易風險和現實問題。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