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快看:鄧正紅能源軟實力:瑞穗銀行稱原油將主要是通貨緊縮 與更廣泛的通貨緊縮一致
2023-04-11 11:01:34來源: 鄧正紅軟實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鄧正紅軟實力表示,“歐佩克+”宣布進一步減產后,石油軟實力價值根基得到強化,但基本面仍在美聯儲加息擔憂中徘徊盤整。面對困擾全球央行行長的持續通脹,能源領域的價格壓力有所緩解。近幾個月來,為家庭和汽車提供動力的大宗商品都從高點回落。盡管上周歐佩克及其盟友出人意料地宣布減產令市場震驚,但更廣泛的前景基本保持不變。瑞穗銀行亞洲經濟和戰略主管Vishnu Varathan表示,即使到2024年初油價上漲到每桶100美元,原油將主要是通貨緊縮的,并且與更廣泛的通貨緊縮一致,因為去年價格甚至更高。在“歐佩克+”減產之前,由于銀行危機和緊縮的貨幣政策對期貨造成壓力,基準油價連續第五個月下跌,也是自2020年以來最大的第一季度跌幅。同時,天然氣基準價格也有所下降,而成品油和電力的價格也出現了類似的下跌。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Louis Kuijs表示,“今年能源價格上漲的問題應該不像去年那么嚴重,這抑制了對更廣泛通脹和購買力的額外壓力。”

美國天然氣期貨大漲,創下一個多月來最大漲幅,因交易商在2美元/百萬英熱的關鍵水平附近尋找機會,幫助支撐了價格。5月交付的天然氣合約價格一度攀升10.5%,為2月27日以來的最大盤中漲幅,之后漲幅有所回落。近月合約收漲8%,至2.172美元/ 百萬英熱。Again Capital創始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今日的上漲主要是由“逢低吸納”所推動的,而充足的供應繼續令價格承壓。取暖和發電燃料的價格今年已下跌逾一半,此前異常溫和的冬季氣溫抑制了需求,促使美國國內庫存相對于正常水平膨脹。不過,交易員通常將2美元的位置視為買入機會,因生產商暗示,他們將在當前價格下放緩產量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得克薩斯州自由港液化天然氣終端在長時間停機后再次接近滿負荷運行,出口流量正在上升。

亞洲開發銀行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的增長速度將加快,通脹將放緩。除中國外,亞行預測今年的通脹率為6.2%,2024年為4.5%,低于2022年的6.7%。發達經濟體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韓國和日本的通脹正在放緩,且歐洲的通貨膨脹也在緩解。麥肯錫駐新加坡的亞洲能源洞察團隊負責人Giovanni Bruni表示:“能源成本對整體通脹的貢獻通常在5%-15%之間。在俄烏沖突爆發后,物價上漲至新紀錄,許多國家的這一比例增加了一倍多。”但通脹方程式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國際基準價格與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之間并不存在一對一的關系。例如,在“歐佩克+”出人意料的減產之后,美國車用燃料價格落后于油價上漲,這是因為在夏季駕駛季節之前,需求的不確定性拖累了市場。美國總統拜登4月3日被問及“歐佩克+”的舉措時也表達了這一觀點,他說:“情況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這與去年10月相比發生了轉變,當時美國政府嚴厲批評沙特阿拉伯支持減產。

不過,瑞穗的Varathan則稱,盡管能源價格普遍較去年高點回落,但通脹的許多其他方面令價格漲勢"粘性"較大。例如,服務成本往往更加“根深蒂固和自我強化”,因為企業在心理上不愿下調價格,且勞動力成本也增加了價格壓力,其中食品和耐用品價格仍然是因素之一。還有所謂的二級風險,可能會推高價格。Varathan表示,“如果基準油價上漲,企業可能會提高價格,以考慮不確定性溢價。”對此,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James Bullard上周表示,如果油價上漲幅度超過預期,長期來看通脹將走向何方,目前尚無定論。歐佩克+的減產是否會產生持久影響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重啟經濟增長的成功或失敗,最終可能會超過“歐佩克+”減產,成為能源引發通脹的最大推手。麥肯錫的Bruni表示:“如果我們看看一些大宗商品,我們可能會經歷市場緊張和價格波動,因為中國重新開放意味著需求增加。”

【作者簡介】鄧正紅,中國軟實力之父,創立鄧正紅軟實力思想,建立企業軟實力理論和軟實力指數工具,開創能源軟實力和低碳軟實力,第一個對軟實力系統量化與價值評價,擁有基于企業、城市、國家之軟實力指數與軟實力價值評估計算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獨家發布企業(世界軟實力500強、中國上市公司軟實力100強)、城市(中國內地城市和地區軟實力排序、中國國家高新區軟實力排序)和國家(全球軟實力100強)三大軟實力排行榜,國家電網《企業軟實力叢書(核心價值、核心模式、核心實力)》總策劃及撰稿人。18個月前精準預言2020年3月國際油價暴跌,參與國家能源局頁巖油發展研究,為形成符合我國特色的頁巖油發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參考。出版《頁巖戰略:美聯儲在行動》《頁巖戰略Ⅱ:非常規變革》《頁巖戰略Ⅲ國家石油(突圍低油價困局、減產聯盟在行動、產油國地緣風險、原油史詩級崩盤)》《軟實力: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巧實力:競爭環境下的聰明策略》《再造美國:美國核心利益產業的秘密重塑與軟性擴張》《大國互聯:上市與較量》《低碳創新:綠色潮流下的獲利方法》《綠公司:低碳商機操作指南》等著作。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