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世界今日訊!董事長剛放狠話!350億龍頭業績就大反轉
2023-04-04 06:46:48來源: 金融界

曾經的“十年十倍”股、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半個月前卻交出了一份增長型衰退的2022年年報,連公司董事長梁允超也罕見放狠話——“結果不可接受”。年報次日,公司股價大跌9%。

但沒想到的是,反轉來得快而突然。4月3日晚,湯臣倍健在一百多家食品飲料股中率先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盈利8.95億至10.27億元,同比大增35%-55%。預告一出,不少股民大呼超預期,有的后悔“前幾天剛割肉”。

在年報致股東信中,梁允超就表示看好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2023年開啟新周期,并闡述了湯臣倍健的戰略和打法,目前看來這一判斷似乎得到初步印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通常是公司業績的高點,全年業績能否保持高增,營銷費用和費用率畸高的情況能否緩解無疑至關重要,另外食品安全也構成一大風險挑戰。


(資料圖片)

董事長話音剛落

一季度業績就大超預期

根據湯臣倍健這份預告,公司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錄得8.95億-10.28億元,去年同期為6.63億元,同比增長35%-55%??鄢墙洺P該p益的凈利潤則落在8.55億-9.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47%。

對于業績變動原因,公司稱2023年是后疫情時代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簡稱“VDS”)新周期的第一年,公司堅定實施科學營養戰略,繼續推動公司向強科技企業轉型。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多品牌大單品全品類全渠道單聚焦的戰略方向,進一步深化管理和提升經營質量。受益于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帶來的增強免疫力等品類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公司境內和境外業務收入均實現快速增長。

此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1792.85萬元,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3000萬元至4000萬元區間,也該凈利潤帶來一定的正向貢獻。

而就在半個月前,公司剛發布了一份大幅低于預期的2022年年報,其中四季度更是虧損近億,因此該2023年一季報發布之后,股民大呼意外。在東財股吧,有網友表示“這預期超得不是一點點,大出所料”“明天開盤漲5個點以上”,還有的稱前幾天剛割肉,“這得洗出去多少散戶啊,包括機構”。

3月17日晚,湯臣倍健2022年年報出爐,實現營業收入78.61億元,同比增長5.79%,實現歸母凈利潤13.86億元,同比下降20.99%。公司同時給出每10股派現1.8元的分紅方案,比此前兩年“每10股派7元”的方案大降75%。

年報發出的同時,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梁允超發出一封致股東信,信中其坦言:“與年初預算存在明顯偏差”“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制定的2022年主要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而實際增速差了14個百分點。

果然開啟新周期?

營銷費用、食品安全或成勝負手

在前述致股東信中,梁允超就開宗明義指出“膳食營養補充劑(VDS)新周期開啟”。

他認為,后疫情時代全民健康意識迸發,VDS行業也必然會迎來新一輪更確定的長期增長機會,而2023年是后疫情時代VDS行業新周期的第一年。公司將堅定實施科學營養戰略,繼續推動公司向強科技企業轉型,為消費者、行業和價值鏈所有參與方創造增量利益,支持公司長期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這一判斷似乎得到初步驗證。

不過,一季度不必然代表全年,從過往財報來看,一季度通常是銷售旺季,也往往是公司業績高點,后續三個季度能否保持高增顯然還有待觀察。實際上,湯臣倍健給自己定的2023年營收目標也只是“較上年同期保持雙位數增長”。

而在2022年年報出爐后,多數券商研究員均下調了公司的盈利預測。中金公司下調公司2023年盈利預測5.6%至18.1億元。華創證券下調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預測為1.02/1.21/1.43元(原預測2023-2024 年為1.51/1.88元),也就說2023年下調幅度33%,2024年下調幅度36%。

下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費用率尤其銷售費用率高企。中國基金報記者統計,從2010年公司上市以來,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營業收入)一直處于提升趨勢中,但多數年份在20%-30%區間,最低的2013年為21.39%,但2021年該數據來到33.35%,2022年進一步突破到40.3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司的銷售規模在擴大,費用率的提升意味著銷售費用絕對值快速擴大和邊際驅動力的快速下降。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78億元,銷售費用達到31.7億元,研發費用則僅有1.59億元。也就是說,公司每賣100元產品,40元是銷售費用,而研發費用只有2元,這與公司“以極致的科學精神,深入營養健康的科學研究,打造極致的科學營養產品力”的形象顯然極不相符。

除了銷售費用率的控制,膳食營養補充劑產品眾多,涉及原輔料更多,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也是一大風險挑戰。公司在2022年年報中亦提及,“如公司在產品原料采購、生產與銷售環節出現質量管理問題,或因其他原因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將影響公司的信譽和產品銷售”。

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