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悉,去年全球能源價格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持續波動,尤其是在俄“盧布支付令”縮減“北溪”管道輸氣量以及“北溪”管道被炸毀為節點前后。去年8月下旬歐洲天然氣一度突破300歐元每兆瓦時的天價,引發全球向歐洲賣氣的風潮。美媒提到澳大利亞“跨越半個地球”向歐洲海運液化天然氣,即使從大洋洲到歐洲僅是LNG海運成本就已經達到天然氣總價格的40%以上,但他們每艘船只仍有巨額利潤可以賺取,一直持續到11月天然氣回落。
消息提到,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和石油價格到年尾已經趨于穩定,但能源企業在此之前已經賺的盆滿缽滿。出售高價石油的雪佛龍、埃克森美孚等企業股價暴漲,《華爾街日報》稱美國盈利的能源企業“一年內還清了之前五年的虧損貸款”;另一方面即使當前能源價格已經走低的情況下,歐美聯合出臺了所謂的“限價令”之后,還嘗試以更低的價格來收購俄羅斯石油出口,這樣他們仍然能持續獲得利潤。除了美國之外印度、土耳其也利用能和俄羅斯能源貿易的機會,購買廉價的俄油用“石油精煉廠”來貼牌高價賣往歐洲。
29日,烏克蘭能源部長赫爾曼·加盧先科在接受歐洲“政客”(Politico)網站采訪時表示:“烏克蘭知道去年整年的時間里,全球各大企業因為‘我們的戰爭’獲得意外的收入,甚至很多人得到的可以稱為‘不可思議的利潤’,預計超過2000億美元。烏方則認為有權分得這些收益中的一部分,請用這些錢幫助我們來重建能源設施。”這里加盧先科所指的可能是烏克蘭國內受俄軍轟炸破壞的能源設備,預計重建這些設施就要耗資上百億美元。
有分析則認為,烏克蘭能源部長到底是“索要”還是“求助”都不重要,關鍵點在于他們恐怕很難拿到所需要的東西。能源企業在去年沒有對烏克蘭有任何幫助的立場,現在也很難因為烏部長的幾句話而送去大量資金;且烏克蘭之前向各國索要的“重建費用”仍然沒有著落,連政府為單位的捐助都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指望這些私營企業自發進行更不現實。另一方面在沖突尚未停止時烏克蘭的需求是一個“無底洞”,即使將2000億美元利潤全部上交都未必夠。
值得一提的還有,俄媒提到加盧先科要求提供的利潤中,還有大部分是俄羅斯企業獲得的,俄方在制裁后和歐洲進行能源貿易仍賺取數百億美金,一直到去年年底趨勢才縮減下來。對此有評論稱:“烏方的能源部長甚至不愿意給出一個理由,就要和能源企業分得一部分利潤。按照他的‘因為俄烏沖突所產生的利益都要分給烏克蘭’的邏輯的話,去年賺的最多的還是全球的軍火商人,如果能源企業交錢軍火、糧食、保險等各個行業都要和烏克蘭分享利潤,這太有想象力了。”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