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天天播資訊】談醫論藥觀財報 | 左手創新,右手出海,解密復星醫藥穩健增長兩大法寶
2023-03-30 14:00:59來源: 金融界

近日,復星醫藥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復星醫藥2022年營業總收入達439.52億元,同比增長12.66%,已連續十五年實現營收增長,截至2022年的營收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8.85%。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38.73億元,同比增長18.1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2.18億元,同比增長7.1%。

圖1:復星醫藥2018-2022業績示意圖

資料來源:巨靈財經;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圖


(資料圖)

上圖列出了復星醫藥近五年的業績表現,給人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穩健”。過去三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醫藥行業也不能幸免,包括臨床試驗、學術交流、物流運輸等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但是,復星醫藥作為國內創新藥賽道頭部企業,卻在復雜多變的市場背景下依然實現了業績的穩步提升。這背后的奧秘是什么?公司未來增長有何看點?連續十五年營收增長的穩定表現將如何續寫?這些問題都能從復星醫藥2022年年度報告中找到答案。

創新產品進入收獲期,產品矩陣豐富研發模式可持續

對于創新藥企業而言,產品的成功商業化落地是企業研發、銷售、管理等綜合能力最為直觀的體現,而復星醫藥業績的增長同樣離不開旗下多款創新產品的成功上市。據復星醫藥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有6個自研創新藥適應癥、4個許可引進創新藥適應癥獲批上市。其中包括了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上市品種斯魯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斯狀)、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利康)、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貝泰)。

表1:復星醫藥2022年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創新藥(適應癥)

資料來源:復星醫藥2022年年報;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整理制圖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藥業務中收入占比超30%,主要得益于新上市產品漢斯狀?、捷倍安?的收入貢獻以及次新品漢曲優?、蘇可欣?增長貢獻,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主要是2019年后上市的產品,當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預示著復星醫藥在創新轉型上走出了堅實的一步,也證明了創新藥臨床開發、商業化領域的實力。

在關注增長的同時,關于增長可持續性的思考或許更有價值,而這就需要從公司的產品矩陣以及產品梯隊入手分析。資料顯示,復星醫藥聚焦腫瘤(實體瘤、血液瘤)、免疫、中樞神經、慢病(肝病/代謝/腎病)等核心治療領域,并依此構建起了豐富的產品矩陣。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按照適應癥計算,復星醫藥共計擁有自研小分子創新藥17項,自研生物創新藥27項,自研生物類似藥14 項,涵蓋肺癌、胃癌、乳腺癌、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等眾多大病種。

其中,已有7個創新藥適應癥于我國境內申報上市(NDA);22個創新藥適應癥于中國境內獲批開展臨床試驗(IND)。豐富的產品矩陣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協同效應,更好地造福患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擴大業務范圍,實現風險均攤的同時觸達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產品梯隊的角度來看,復星醫藥創新藥管線已形成良好的遞進效果,即已上市品種持續放量為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量,NDA品種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處于臨床及臨床前研究階段的管線穩步有序推進。由此可見,復星醫藥已跳出創新藥企燒錢研發、盈利遙遙無期的行業囹圄,形成了可持續且極具商業價值的研發模式,這也側面體現出復星醫藥在研發以及商業化多方面的出眾實力。

創新驅動發展,研發投入穩步提升

對于生物醫藥行業,尤其是專注于創新驅動的企業而言,研發能力以及在研管線質量是其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來源,更是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維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不可或缺,而復星醫藥在這一方面同樣表現突出,研發投入始終保持在行業前列,研發團隊規模穩步擴充,研發人員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

據巨靈財經數據顯示,復星醫藥2022年研發支出合計58.8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8.22%,近五年研發支出均穩步提升。其中,包括創新藥業務在內的制藥業務研發投入50.97億元,同比增長13.62%,制藥業務研發投入占制藥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了16.54%。同時研發人員數量達到3600人,其中超過1900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穩定提升的研發投入與創新人才能力構建,為復星醫藥鞏固、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注入充沛動力。

圖2:復星醫藥2020-2022研發投入示意圖

資料來源:巨靈財經;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圖

憑借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以及研發團隊的持續擴容,復星醫藥在研發領域取得了諸多成功。除了獲批的自主研發品種外,復星醫藥還與真實生物聯合開發了阿茲夫定片并于2022年7月獲國家藥監局應急附條件批準用于治療普通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與柯菲平聯合開發并由復星醫藥獨家商業化的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鹽酸凱普拉生片、合營公司復星凱特成功上市國內第一款CAR-T藥物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市場空白。

事實上,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等方式也是復星醫藥在創新藥研發領域探索出的獨有模式。成功實現了管線沉積和能力沉積,加快產品研發和轉化落地。復星醫藥強大的創新、孵化、整合以及對外合作能力證明這樣的模式無疑是正確且高效的。

國際化進程加速,全球運營能力持續提升

從市場和商業化角度來看,海外市場醫療支出水平顯著高于國內,海外市場已成為創新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以美國為例,美國醫療支出四倍于中國,人均醫療支出十五倍于中國,高定價和高滲透率能夠將創新藥價值數倍放大,市場空間極具吸引力。而復星醫藥行業領先的國際化能力,正是其在市場方面值得關注的一大亮點。

依托多年的產業經驗積淀、高強度創新研發投入和全球渠道網絡建設,復星醫藥已具備行業領先的全球雙向許可能力,助力實現自研產品和合作創新產品的價值最大化。報告期內,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先后與 Getz Pharma 、Eurofarma、Abbott、Organon等全球領先企業達成多款產品許可協議,借助國際領先的合作伙伴覆蓋增量市場。

從營收的地域分布來看,2022年復星醫藥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9.3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31.71%。超過三成的海外營收比重足以證明復星醫藥的國際化戰略已取得重大成效,已經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圖3:復星醫藥2022年各地區營業收入占比示意圖

資料來源:復星醫藥2022年年報;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圖

從國際化布局來看,2022年12月,復星醫藥獲復宏漢霖授予在美國對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抗PD-1單抗H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包括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在內的適應癥進行獨家商業化的權益。

2022年10月,復星醫藥成員企業Tridem Pharma法國新總部及歐洲物流中心奠基,打造歐洲領先的智能化藥品分銷平臺。2022年11月,復星醫藥科特迪瓦園區項目奠基,未來將實現非洲本地化藥品制造及供應。

圖4:復星醫藥科特迪瓦園區項目示意圖

資料來源:復星醫藥公眾號

此外,復星醫藥子公司Gland Pharma擬出資收購Cenexi,戰略布局歐洲CDMO(研發外包)業務。旗下醫美器械公司Sisram積極布局全球直銷渠道,新增英國及迪拜直銷區域,2022年實現收入354.5百萬美元,其中直銷業務收入提升至66%。

從海外臨床試驗角度看,截至年報發布,復星醫藥以漢斯狀為核心的 11 項聯合療法正在全 球開展臨床試驗,廣泛覆蓋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癥。因此,無論從營收占比、業務布局、海外臨床還是對外合作情況來看,復星醫藥均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公司國際化進程正高速向前。

結語

2023 年,中國醫藥醫療行業仍將處于重要的發展轉型階段,嚴峻挑戰與創新及國際化的機遇并存。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復星醫藥無疑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連續十五年業績穩健增長的背后是公司緊跟時代步伐、敢為人先、砥礪前行的艱辛。復星醫藥在新一輪戰略里提出的目標是,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跨國公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創新驅動的以制藥為核心業務的醫藥企業。對于中國醫藥企業來說,未來如何成長為與國際巨頭比肩的跨國藥企?創新成效和業績持續增長的奇跡將如何續寫?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