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每日快播:跨境電商卷在海外:壓力很大,機會也很大
2023-03-29 15:57:29來源: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疫情、通脹、災害、戰爭,2022年一波波迎面而來的巨浪,把出海人打的頭暈眼花。”3月28日,敦煌網招商和品類運營副總裁沈曉燕這樣形容剛剛過去的2022年。敦煌網是跨境電商平臺之一,從事跨境電商已經19年。根據去年一份電商出海品牌影響力名單,敦煌網在海外認知度排名第四。


【資料圖】

剛剛過去的2022年,也是跨境電商從業者壓力變大的一年。拼多多這樣的大公司入局海外,TikTok加快電商業務,有跨境人調侃說,在國內沿海地區比如深圳、廣州出去喝個咖啡,10個人里面有8個都在談跨境電商。跨境從業者變多了,市場也更卷了。

不過,壓力雖大,機會也同樣大。2023年前3個月,敦煌網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40%。預計全年能增長80%。沈曉燕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目前全球電商市場仍在增長階段,其中,海外網紅經濟的崛起,有望給跨境電商帶來更低成本、更高利潤的紅利期。

搶占美國電商市場

中國電商公司此前出海,多在東南亞或非洲、中東地區,北美及歐洲市場一向被認為很難攻克。但從去年起,北美市場的中國玩家越來越多。

拼多多旗下Temu出海首站是美國,已經首戰告捷。此外,SHIEN多次登頂美國購物APP榜首,受到年輕人歡迎。

敦煌網把2023年出海的重點也放在美國市場。今年2月,敦煌網在洛杉磯西中心區邀請采購商、經銷商、渠道商,以及當地百萬粉絲網紅參加線下活動。未來3年,將在美國加州、紐約州、德州、佛羅里達州的核心潮流街區,開100個線下展廳。

敦煌網集團營銷服務部副總裁李衛告訴記者,美國市場是海外跨境最成熟的市場。成熟意味著電商基建成熟,用戶購買力強,當地人對于好的商品、溢價比較高、品質比較高的商品,訴求很大。并且,美國網紅經濟也剛起步,機會較大。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數據顯示,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印尼、法國等國家在電商銷量和買家數方面都排名全球前十。其中,美國是除中國以外電商規模最大的國家。

海外網紅經濟剛起步

福建時尚類商家陳先生,去年下半年在敦煌網做跨境。他的店鋪主營鞋、包、服飾,最大的訴求就是自己的海外店鋪能快速起量。通過對接12個海外網紅,他實現了這個訴求。網紅推送當天,他的店鋪流量增長了237%,當周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211%。

“圍繞網紅經濟發展社交電商,已經成為跨境商家必爭之地。”李衛告訴記者。

雖然國內網紅經濟已經趨于飽和,但海外當下仍然可以實現“小網紅大爆發”。李衛告訴記者,即使在歐美,網紅帶貨也是剛剛起步階段,這股風潮剛剛吹起,所以很多十幾萬甚至幾萬粉絲的網紅,都擁有強帶貨能力。

Adobe報告顯示,42%的海外網紅從業時間小于2年,他們對社交電商充滿了熱情和期待,但缺乏相應知識和工具,更急需一站式的跨境供應鏈服務。

李衛測試發現,當前一個新的出海商家,通過七八個經過挑選的數萬粉絲海外小網紅,可以帶來每月30萬美元左右的交易額。有的商家覺得網紅粉絲太少,不愿意寄送樣品,但真實的情況是,這些海外小網紅背后的帶貨能力遠超出想象。

敦煌網自身的業績數字也證實了這樣的趨勢:其2022年平臺網紅GMV實現近3倍增長,給平臺貢獻了9%的GMV占比。沈曉燕預計,2023年網紅GMV將貢獻平臺GMV的30%,這個數字在2025年會超過50%。

有機會出現海外新品牌

eMarketer在2022年1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電商市場增速7.1%,達5.4萬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全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7.6萬億美元,在全球零售市場滲透率也將從19.3%增長至23.3%。對于跨境出海電商從業者,這是他們看到的機會。

不過,采訪過程中,幾位做出海多年的人都感覺到,海外電商市場越來越卷了。

“壓力一直存在的。”沈曉燕告訴記者,經歷3年新冠疫情及通脹考驗后,出海行業已經有了優勝劣汰的過程。一些小型貿易商、夫妻店正在被優化。但與此同時,源頭工廠、有研發設計能力的頭部商家,以及國貨品牌有了更多機會。

海外網紅經濟的流量紅利,正在倒逼國內供給側進行升級。一般網紅帶貨、試樣,不會一次就下很多單,國內商家或工廠能不能根據海外網紅的需求,快速定制商品,用小批量、低價格、快速突破的方式生產商品,這種柔性供給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于國內具有生產能力的源頭工廠,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如同國內近幾年涌現出一批網紅國貨品牌一樣, 通過海外網紅帶貨,也有可能涌現出一批在海外走紅的品牌。“國內工廠很可能通過這種方式殺出來,擺脫只能拿到最低利潤的困境。”敦煌網集團副總裁、MyyShop COO劉思軍認為。

當然,在海外售賣這些新品牌時,還要注意不要專門強調自己是中國品牌,而要往全球品牌方向去打造。

對于想轉型的源頭工廠或中小商家,現在或許是最后的風口期了。李衛預判,再過三五年,國內已經形成品牌,并擁有強大供應鏈的大公司也會加碼跨境。屆時中小商家會面臨更卷的市場環境,出頭機會也就更少了。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LV推出充氣夾克多少錢?lv是什么檔次?
  • 三星手機業務換帥是哪一年?三星手機為什么撤出中國?
  • 股票配資是什么意思?個人做股票配資違法嗎?
  • 數據中心機房是干什么的?idc機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樂偉接班董明珠真的嗎?格力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嗎?
  • 小米技術委員會厲害嗎?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