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個寶
(資料圖)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以上音頻技術來自:訊飛配音
投資小紅書-第136期
過面塵土、傷痕累累,但我們依然且必須相信時間的力量。“投資是一種放棄或犧牲了今天的消費來換取未來收益的行為。所以,對未來有沒有信心是投資的本質要求,你不能相信未來,就不能進行投資。”正如有著30年投資經驗的中國第一代機構投資者王國斌所說。曾講過一個故事:芒格的姑姑不顧她父親托馬斯·芒格法官的反對要嫁給一名音樂家,托馬斯·芒格法官就出錢讓這位音樂家去讀藥劑師學院,并資助他買下了一家位置上佳、因為大蕭條而倒閉的藥店,后來這家藥店財源廣進,讓芒格的姑姑過上了衣食無憂有保障的日子。王文認為,價值投資走到最后就只剩一件事,你有多少錢來證實,這就是叫做證悟,價值投資絕不是停留在嘴上說說,而是要真的做到,如果沒有做到過,關鍵時刻就會迷惑。
在2008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中,花旗集團股價曾從最高峰時的57美元跳水至1美元,美國第二大保險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股價大跌超過90%。時隔14年之后,硅谷銀行申請破產保護事件也在震撼著全球金融市場。
盡管本輪金融風波與2008年次貸危機的起因不盡相同,但采用激進的手段過度追求利潤同樣是危機背后的重要推手。且不論本輪危機何去何從,硅谷銀行和瑞信等公司的投資者遭到重大損失在所難逃。
正如《金融狂熱簡史》的作者加爾布雷斯所告誡過的:人們金融記憶的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20年,通常來說,20年足夠沖淡人們對某場災難的記憶,歷史的教訓會再次重演。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者理應經常回顧重大的金融災難,理性投資從尊重常識和自我審視開始。當人們忘記風險的時候,黑天鵝往往就在不遠處。
智者告誡:金融業不適合創新
自美聯儲2008年實行量化寬松政策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長期處于低利率環境下,2020年3月中旬美聯儲一度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0-0.25%。充裕的資本最有利于科技企業的發展,硅谷銀行則利用了這一浪潮,一邊給初創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一邊給風投基金提供資金,最終依靠初創企業IPO套現來實現良性循環,這一模式創新助推硅谷銀行從一家小的區域銀行成長至全美排名第16的銀行。
硅谷銀行雖然擁有一張巨大的科技企業關系網,但本質依然是一家通過高杠桿模式借短投長的銀行。在前期的低利率環境下,硅谷銀行在資產端用激進的杠桿布局了大量的國債和抵押支持債券,但隨著美聯儲加息的推進,這些債券出現巨額虧損,最終侵蝕到了公司資本金,而急需補充資本金的消息又加劇了儲戶的不信任危機;從負債端來看,由于硅谷銀行的儲戶是清一色的科技企業,科技企業的不景氣加劇了負債端資金的流失,在雙重壓力之下硅谷銀行遭遇了可怕的擠兌危機。
硅谷銀行在2020年到2021年兩年的時間中,漲幅超過2倍,而同期美國銀行、美國運通等傳統銀行股漲幅僅為50%。但過去的一年時間中,美聯儲加息了九次,聯邦基金利率提升為4.75%至 5%區間。在此背景下,調整遲緩或者心存僥幸的金融機構的高杠桿套利行為就曝出了大量虧損,這些虧損又幾乎將銀行的凈資產一把抹去,股價也就跟隨清零。
正如《金融狂熱簡史》里所說的:金融業務并不適合創新,金融世界一次又一次贊揚“車輪”的發明,而這種“車輪”常常是以往的“車輪”的一種輕微的且更不穩定的變體。所有的金融創新,都是以一種或另一種形式,涉及開發以或多或少的實物資產為擔保的債務。所有的危機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涉及債務,并且債務已經危險地超出可支付資產的規模。
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曾經看起來非常耀眼的次貸業務爆雷,葬送了華爾街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也引發了長達一年多時間的全球金融海嘯。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當時看來也是一種了不起的金融創新,次級抵押貸款是指向信用等級和還債能力較低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以房地產按揭貸款為主。次級貸款給其金融機構帶來了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利潤,但也埋下了爆雷的風險,雷曼兄弟成為次貸危機的犧牲者。
1990年德崇證券申請破產,這家公司是20世紀80年代垃圾債大流行的始作俑者,掌控德崇證券的邁克爾·米爾肯也遭遇了牢獄之災。垃圾債是指一些公司通過大量借債,利用杠桿進行企業收購,實現以小博大,獲得另一家大公司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德崇證券破產之前年收入曾高達40億美元,足以躋身于美國頂級投行之列。“華爾街最古老的規律將重現,金融天才只存在于市場崩盤之前。”加爾布雷斯說。
逃生秘訣:投資需要從歷史中學習
加爾布雷斯在《金融狂熱簡史》中說,一般情況下,20年過去,新的一代便閃亮登場,20年足夠沖淡人們對某場災難的記憶。
股神段永平也在提及硅谷銀行破產事件時說,這讓他想到很多年前投了很多錢在XX銀行的一個熟人,“people never learn”(人很難吸取教訓)。
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一書中也講到,在20世紀20年代股市繁榮之前,銀行和保險的股票幾乎都是被那些有著豐富財務經驗和成熟判斷力的人持有,由于這些金融機構公司公布的盈利與所投資證券價格波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只有這些人才能避免在投資該類股票時價值判斷出現失誤的危險。
《金融狂熱簡史》對17世紀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美國垃圾債券狂熱、1929年美股大崩盤等人類投資史上災難事件中的群體性心理都有詳細描述。橡樹資本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曾表示,這本書極其重要,因為它講述了關于周期、狂熱和人類心理的鐘擺式擺蕩。
《金融狂熱簡史》內引用的多個案例來自《大癲狂: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在1929年股市大崩潰前拋出股票的人伯納德·巴魯克就特地提到過這本書,他說,這些群眾性瘋狂行為在人類歷史上一再重現,發生頻率如此之繁,說明它反映了人類天性中一定具有某種根深蒂固的特質。“這些群體性瘋狂行為還有令人奇怪的一面,無論受過的教育多高,也無論職位多高,都不能讓人獲得不受這種‘病毒’傳染的免疫力。”
因此,巴魯克特別看重投資中的常識,那就是:當希望高漲之時,我總是再次告誡自己,二加二仍然等于四,誰也不曾發明過什么方法,可以做到沒有任何付出卻可以有所收獲,而當展望前景陷入悲觀之際,我又會提醒自己二加二依然等于四,誰也不能讓人類長期消沉下去。
本文轉自:券商中國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何予
校對:陶謙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