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美國《紐約時報》3月22日文章,原題:應對銀行擠兌危機的7點想法一是加大短期國債發行量。硅谷銀行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大量購買了長期國債,隨著利率不斷提升,原先購買的長期國債貶值,為應對擠兌提款,銀行不得不低價賣出長期國債,從而造成巨額虧損。就此而言,銀行為避免擠兌危機、降低風險,更適合購買短期國債。
二是修改銀行隱藏未到期證券虧損情況的現行會計規則。在硅谷銀行爆發危機前,如果光看銀行季報基本難以發現該行存在的危機,因為銀行一直按到期收益來展示未到期證券的價值,但實際上未到期的長期債券價值已經嚴重下滑。
三是為所有銀行存款提供存款保險。在此情況下,由于儲戶知道即便自己存款的銀行會倒閉,也會有政府兜底,也就不會急著去提款,這就大幅降低了銀行的擠兌風險。不過,政府對所有銀行存款一律兜底的做法,會導致本來是某些銀行自己經營不善造成的問題讓全體納稅人共同承擔損失,這在本質上是不公平的。
四是確保統一的監管。硅谷銀行的主要監管部門是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局,該局顯然沒有很好地履行監管職責。目前該局已宣布開展“全面自查”。美聯儲當然也負責監管,此前也多次警告硅谷銀行風控工作做得不好,但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避免政出多頭、推進統一監管勢在必行。
五是增加銀行股東出資金額。從銀行經營實踐看,銀行運營資金主要來自儲戶存款。銀行放貸如果盈利,儲戶只拿到微薄的存款利息,股東卻通過分紅賺到大頭;反之,儲戶可能存款血本無歸,但股東卻很可能沒什么損失。這是一種不公平的商業模式,應該改變。
第六和第七兩點則更為激進:第六點是強制要求銀行僅持有現金和短期國債這種可立即變現的資金,第七點則是禁止銀行采取任何杠桿操作。這兩招如果真的實施,那可說是從根本上動搖了銀行的運營模式。(作者是皮特·考伊,甄翔譯)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