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
盡管監管機構和企業高管本周一直在試圖平息歐美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的蔓延,但瑞信172億美元AT1債務被減計至零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已經開始慢慢浮現。
【資料圖】
法蘭克福時間3月24日(周五),德國最大銀行、全球主要金融機構之一的德意志銀行(下稱德銀)股價連續第三天下挫,截至發稿一度跌近15%,創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早期以來的新低。此前,由于市場對歐洲銀行穩定性的擔憂持續存在,針對該行違約風險的保險成本大幅上漲,引發了對歐洲更廣范圍內銀行業整體穩定性的擔憂。
IG首席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表示,“我們仍在緊張地等待另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到下,德銀顯然是每個人心中的下一張骨牌。”
德銀CDS暴漲31個基點 創記錄最大單日漲幅
周五德銀股價的大跌,也拖累其他擁有大量債務的歐洲銀行大跌。
德銀周五大跌 圖片來源:雅虎財經
截至發稿,德國商業銀行跌8.26%、法國興業銀行跌7.5%、法國巴黎銀行跌6.58%。斯托克600銀行指數周五下挫4.4%,不僅成為全歐洲表現最差的板塊,還抹平了今年年初以來的所有漲幅。
斯托克600銀行指數已抹平今年年初以來的所有漲幅(圖片來源:彭博社)
除德銀和歐洲其他銀行的下跌外,關于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瑞信和瑞銀集團集團的消息也打擊了市場信心。截至發稿,瑞信和瑞銀分別下挫7.37%和7.21%。
而在前一日,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德銀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從前一天的142個基點飆升至173個基點。據Refinitiv的數據,這是德銀CDS自2019年有記錄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當時德國監管機構修改了債務框架,引入了優先票據。
德銀CDS飆升至173個基點(圖片來源:彭博社)
與此同時,德銀的部分債券也遭到拋售——該行收益率為7.5%的AT1債券下跌1美分至74.716美分,收益率也隨之升至22.87%。據Tradeweb的數據,22.87%的收益率是該行AT1債券兩周前收益率的兩倍。
在CDS飆升和股價大跌之下,德銀在3月24日歐洲交易時段發布緊急公告稱,將提前贖回二級次級債券。德銀表示,“德銀今天宣布,本行決定在2023年5月24日以100%的本金以及截至(但不包括)贖回日的應計利息贖回其2028年到期的15億美元的二級債券。”
彭博社報道中稱,這樣的行為通常是為了讓投資者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有信心。然而,德銀股價的反應表明,市場并不買賬。
截至發稿,德銀和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均并未立即回復媒體的置評請求。
圖片來源:德銀官網
分析師曾就德銀CDS差價超過瑞銀發出過警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彭博宏觀策略師Simon White就發現,在歐洲銀行之中,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單日波動最大的就是德銀,差價擴大的幅度甚至超過了瑞銀。
圖片來源:彭博社
圖片來源:Zerohedge
過去一個月,德銀的CDS波動幅度幾乎和瑞銀相當。
此外,與已經被收購的瑞信類似,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德銀的收入都在下降,該銀行的治理也面臨問題,比如德國銀行監管機構BaFin就其指責該行對洗錢的管控不力。雖然在過去兩年,德銀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其股價表現還是落后于其他歐洲銀行股,市凈率也仍然很低。
Simon White指出,在始于去年夏季的歐洲銀行股反彈中,德銀的表現落后,而該行的市凈率仍處于低位。相比2008年,德銀的傳染風險小得多,可并非毫無風險。
Equiti Capital首席宏觀經濟學家Stuart Cole指出,“德銀成為焦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該行與瑞信過去的情況類似。德銀經歷了各種重組和領導層的更迭,試圖重新站穩腳跟,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努力似乎都沒有真正奏效。”
瑞信在上周末被迫接受瑞銀的收購后,瑞士政府將瑞信高達近172億美元的AT1債券減計至零,這也是歐洲規模達2750億美元AT1市場最大一次價值減記事件。瑞士政府的做法引發巨大爭議,因為這表明各大銀行發行的AT1資產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Cole認為,瑞士政府將瑞信172億美元AT1債券減計至零所帶來的影響,使人們對銀行資金的一個關鍵部分產生了疑問,這也使得德銀一直面臨的問題更加難以克服。
2007年以來,德銀股價一路下行(圖片來源:彭博社)
路透社報道還稱,包括上周的歐洲央行在內,本周美聯儲、瑞士央行和英國央行的加息,也加劇了市場對全球金融環境進一步收緊的擔憂,盡管美聯儲已經暗示即將暫停加息周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整個一周,歐洲監管機構和各大公司高管都在試圖讓交易員對銀行業的健康狀況放心。德銀董事會成員Fabrizio Campelli本周四還表示,上周末瑞銀對瑞信的收購并不能反映歐洲銀行業的整體情況。
然而,標普的信貸策略團隊表示,“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投資者信心依然脆弱,政策制定者可能無法遏制當前的動蕩,否則銀行業內外可能會產生更持久、更嚴重的影響。甚至本月銀行業的壓力變得更加明顯之前,我們就預計,由于利率大幅上升和經濟增長的放緩,包括一些國家的衰退預期,全球信貸狀況將在2023年繼續減弱。”
頂級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也表示,隨著各國央行繼續努力遏制通脹,緊張金融環境持續的時間越長,“壓力蔓延到銀行業以外,造成更大的金融和經濟損失”的風險就越大。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