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金融的,現在都比較迷茫。”提到近日硅谷銀行、百年瑞信接連爆雷事件,一位中國香港的投行人士發出嘆息。
眼下,這場歐美銀行破產風暴還在持續發酵,金融市場險象環生之下,資金去哪里避險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最近,隨著一則“大量富豪把錢從美國、瑞士轉回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內容的圖片大量傳播,中國香港也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相關資料圖)
真相到底如何?風口財經聯系到中國香港一家投行從業者張揚,對方表示“最近確實有資金進來,但沒有圖片內容描述的這么夸張。”
他舉了個例子,如果2021年涌入中國香港的資金量是正常水平,那么去年下半年是2021年的10倍,今年是三到四倍。“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香港在大力打造家族辦公室樞紐,家族投資控權工具可享受稅務寬減,所以很多新加坡的錢也流入了中國香港。”
01
資金涌入中國香港去年下半年是頂峰
“我自己的客戶已經把資產都轉過來了,但是不是最近,集中時間點在去年下半年。”張揚表示。
瑞信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銀行集團,屬于第一層級的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
如此體量的銀行隕落,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瑞信給了市場充分的反應時間。
過去兩年,瑞信接連爆出決策失誤、數據泄露等負面新聞。2021年11月,瑞信將主經紀商業務客戶轉給法國巴黎銀行,張揚認為,那時候的瑞信應該就察覺到自己“不太行了”,緊接著,瑞信開啟了一波又一波的裁員。
“如果一家私行或者投行金融板塊都開始裁員了,那它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從既往經驗來看,銀行裁員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可能受市場波動影響,“但瑞信的問題是,它裁員的時候市場表現不算很差。”張揚表示。言下之意,瑞信那時已經陷入困境。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瑞信瀕臨破產的消息就開始在坊間流傳。資本市場反應也非常迅速,陸續有客戶找到張揚轉移資產,“10月以后,開戶的人非常多,連我都去私行幫忙開戶。”
數據同樣佐證了這一現象。去年以來,瑞信客戶資金持續出逃,僅四季度客戶流出額已超過1100億瑞士法郎。
出逃的不止客戶,瑞信的人才也在加速流失,動蕩之下,幾位亞太區股票業務高管接連宣布離職。“他手頭上的客戶肯定會搬到其他銀行那邊。”張揚解釋,“搬”的意思不是那邊銷戶,而是先在其他銀行開個戶,把存款轉過來。
目前主流的境外私人銀行通常要求客戶資金在300萬美金以上,“低于300萬美元瑞信會自己給銷戶的。”
02
160億瑞郎債券一夜清零,持有人為什么不轉移資產?
目前來看,能轉移資產的客戶都已經轉移了,除了一個群體——160億瑞郎的AT1(額外一級資本債)債券持有人。
AT1也被稱為應急可轉債(CoCo債券),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被引入,是將銀行風險從納稅人轉移到債券持有人身上的一種方式。
“AT1債券平時風險不算大,而且利率比普通的債券高很多,不少投資管理機構和銀行都會去投資。”張揚表示。
為了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瑞士政府積極撮合瑞士銀行收購瑞士信貸。但這場收購的前提是,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的AT1債券一筆勾銷。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揚看來,合并對雙方來說都是個艱難的決定,“報價才30億瑞郎是因為兩邊客戶有重疊,瑞信售賣的價值提不上去,因為瑞銀的股東會反對。”
至于AT1債券持有人為何不及時轉移資產,張揚則表示,一是理論上,債權人的權益是排在股權人的前面,大家都沒想到這一次反過來了。
“二是機構可能拿CoCo債券去借錢,然后做投資了,一時半會退不出來。”
他猜測,這里面可能大部分是國家主權基金,類似淡馬錫、挪威央行等,“一般的機構或者家辦不太可能有這么大資金量,像我認識的家辦最多也就買幾千萬美元債券,上億的資金量除非是有政府背景或者大機構。”
目前,誰是這場危機的最大苦主還不得而知。
03
為什么富豪都愿意把錢放歐美銀行?
瑞士銀行能夠吸納全球富豪的財富,并不是因為投資回報率多高,而是因為它在投資人心里絕對安全。
早在歐洲1713年,瑞士就通過立法,頒布了一套嚴格的保密協議。一個細節是,此前在瑞士銀行開戶,客戶甚至不需要提供身份證明。
另外,瑞士擁有永久中立國的地位,不過這份中立國的份量如今也已經大打折扣。俄烏戰爭之后,瑞士銀行曾將俄羅斯富豪的資產全部凍結。
至于硅谷銀行,雖然資金體量比不上瑞信,但也有不少大型國際資本在此開戶。
張揚表示,這是因為國際銀行開戶比較難,因此“如果機構要開一個投資賬戶,它可能去做KYC(Know Your Customer,對賬戶持有人的條件審查和備案)比較容易的銀行,硅谷銀行就相對容易一些。”
華泰證券的一份報告也顯示,硅谷銀行業務廣泛,覆蓋了PE/VC以及被投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里的各種金融需求,幾乎一半的PE/VC基金和初創公司都跟硅谷銀行有業務來往。
值得一提的是,在硅谷銀行爆雷之后,張揚曾接到不少來電咨詢,“各大基金或多或少都有在硅谷銀行開過營運賬戶,大家都很恐慌,但是當時問也沒用,因為誰也不知道美國政府會不會保它。”
好在,上周末美國官方終于表態將保護硅谷銀行所有未投保的存款,“大家也算是松一口氣,但風波遠沒有結束,”張揚表示,“問題在于用誰的錢保?美國政府可能全掏底嗎?所以你看,這一周很多的銀行股暴跌。”
如今,不管是硅谷銀行還是瑞信,似乎都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暫時得以喘息,但張揚仍持悲觀態度,“現在就像臺風的風眼,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更大的風浪可能還在后面。”
---------------------
●據風口財經記者 謝文倩,采訪對象張揚為化名
●責任編輯:軒轅
●校對:姚佳 審核:小新
◆半島熱線:0532-96663(線索采用后,有獎勵哦)
◆聯系我們:neirong58(微信)
視頻號推薦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