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全球聚看點】高比例戰配成REITs雙刃劍 機構吃得歡散戶份額少
2023-03-13 21:48:07來源: 證券時報

圖蟲創意/供圖


(資料圖片)

證券時報記者 趙夢橋

REITs的高配售比例一直是發行過程中的慣例,戰略配售比例超過七成的產品比比皆是,而留給普通散戶的份額往往較少,以萬元認購最終獲配幾十元的現象時有發生。在REITs二級市場走勢強勁的背景下,散戶打新的熱情高燒不退卻最終收益寥寥。

有業內人士認為,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雖然有助于REITs發行,但是其占比過高同樣存在弊端,適度擴大散戶投資者的認購比例或是未來REITs發行的趨勢。

優質REITs僧多粥少

散戶打新難有高收益

3月5日,中航京能光伏REIT與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兩單REITs發布詢價公告,從公開信息了解到,兩單項目的戰略配售部分占比較高,其中中航京能光伏REIT占比達79%,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占比也達到75%。

說明書中提到,中航京能光伏REIT原始權益人與同一控制下關聯方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特別是對原始權益人公司治理及發展有較大貢獻的人員)通過鉑紳思文5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思文5號基金”)參與本次戰略配售。基金規模1.6億元,這一現象在已經上市的產品中尚屬首次。

REITs的高配售比例一直是發行過程中的慣例,除了上述兩只基金外,已發行的產品中平均戰略配售比例達到67%。其中中金安徽交控REIT最高,達到80%,其次是富國首創水務REIT等7只產品配售比例超過70%,最低的是國泰君安臨港創新產業園REIT與華安張江光大REIT兩只產品,均約為55%。

天相投顧解釋其中原因時認為,首先,戰略配售的機構往往屬于專業投資者,其對于項目風險與收益的研究相較于普通投資者往往更深入,因此在REITs詢價發行過程中有利于資產合理定價;另外,參與戰略配售的機構屬于長期資金,其積極參與也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有助于REITs的成功發行。

得益于底層資產優質成熟、現金流預期相對明確、強制分紅等特性,REITs產品在二級市場的表現非常亮眼,如華安張江光大REIT、紅土創新鹽田港REIT以及中金普洛斯REIT三只產品上市以來漲超30%,這在同期間內震蕩的大盤走勢下更為難得。因此REITs在發行的過程中總是備受散戶投資者熱捧,網下認購頻頻創出百倍紀錄,普通投資者以1萬元認購,往往只能獲配幾十元的額度,散戶“打新”的熱情高燒不退,但最終卻難有高收益。

天相投顧同時也認為,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雖然有助于REITs發行,但是其占比過高同樣存在弊端。首先,由于戰略配售投資者認購的份額在鎖定期內無法流通,這就容易造成二級市場流通的份額占比較小,流動性缺乏可能造成流通份額過高的價格波動,一些規模較小的REITs尤其如此;另外,散戶占比過低也使得普通投資者無法充分分享REITs資產所帶來的收益,造成散戶參與感較低,從長期來看不利于擴大REITs市場的規模。因此,適度擴大散戶投資者的認購比例或是未來REITs發行的趨勢。

解禁沖擊有限

機構長期持有意愿較強

在REITs基金被機構投資者高比例持有之時,市場也在擔心如果大規模解禁,是否會造成行情大幅度波動,導致散戶投資者不僅在打新期間分的蛋糕較小,而且在二級市場中難逃虧損。

據了解,公募REITs在發行時總份額分為三部分,分別面向戰略配售投資者、網下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發售。其中,原始權益人的限售期為60個月,原始權益人關聯方的限售期為36個月,其他戰略配售投資者的限售期為12個月。

去年6月,首批REITs基金迎來周年考,其他戰略配售投資者限售部分解禁,投資者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回顧當時的行情,可以發現,市場預期解禁影響短期價格,因此在5月底6月初,首批上市的9只REITs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回調,提前釋放了解禁壓力,解禁期表現相對平穩。

天相投顧表示,REITs和目前市場的權益、債券類產品收益相關性較低,仍屬于稀缺資源,對機構投資者來說具有良好的配置價值,未來機構的參與熱情預計只會更高。因此,在REITs資產規模相較于資本市場規模仍低的情況下,機構未來大規模減持的可能性較低。

華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以原始權益人為例,雖然有5年的限售期,但是作為基礎設施項目的原持有人,他們減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REITs項目的分紅率非常有吸引力。“現在銀行定存利率相對而言比較低,而REITs每年固定分紅可以超過4%,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優質的資產了,適合長期拿著。”他說。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房貸延期需要手續費嗎?房貸延期怎么辦理?
  • 網貸逾期了可以協商延期嗎?網貸延期最長多久?
  • 山東棗莊女子銀行存100萬5年后剩1塊錢 銀行存款丟失案例如何處理?
  • 吳亦凡關聯公司僅剩1家存續 明星塌房違約金能賠得起嗎?
  • 華爾街英語學費可以退嗎?培訓機構不退費去哪里投訴?
  • 全國首例證券集體訴訟案宣判 康美藥業訴訟多少人起訴?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