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因資不抵債被美國金融監管部門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DFPI)關閉,并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為破產管理人。硅谷銀行為數千家初創企業和PE、VC基金提供融資、儲蓄業務,盡管保險公司已經介入,但據報道,硅谷銀行1610億美元存款中93%是沒有保險的。如今,這些客戶正在四處奔波,尋求將資金轉移到花旗、匯豐等規模更大的銀行。
硅谷銀行引發的恐慌正在整個美國銀行業蔓延。3月9日,硅谷銀行暴跌超過60%,3月10日盤前交易,硅谷銀行再次暴跌達到68%,隨后進入停牌狀態。硅谷銀行引發的擔憂,也導致KBW銀行指數本周累跌15.74%,創有記錄以來最大周跌幅。
作為全美第16大銀行,硅谷銀行為何會突然破產?硅谷銀行的破產對美國銀行業以及全球資產有何連鎖效應?美聯儲在硅谷銀行破產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硅谷銀行破產背后的“真兇”又是誰?
是誰在48小時里“推倒”了硅谷銀行?
硅谷銀行的折戟,一方面跟客戶結構和由之帶來的業務模式緊密相關,另一方面,美聯儲突然掉頭的貨幣政策也成為了直接推手。
硅谷銀行成立于1983年,立足硅谷,類似我國城商行的定位,不過硅谷一直就是美國科技公司的大本營,所以硅谷銀行的主要客戶也是這些初創期的科技公司們。除了給予資金融通支持,硅谷銀行還會舉辦各種線下的創業者交流活動,隨著硅谷科技熱潮的爆發,硅谷銀行也支持了大量初創企業,成就了一批造富神話,Facebook、twitter等明星企業都曾得到過硅谷銀行的幫助,包括很多美國之外的企業進行海外融資時,都會首選硅谷銀行開立資金賬戶,硅谷銀行也收獲了VC、PE機構的信任和支持。
從具體業務來看,硅谷銀行的存款主要來自靠風險投資推動成長起來的科技企業,這些企業高頻融資,融資之后會把錢存在硅谷銀行,但是因為沒有盈利,持續燒錢導致他們存的錢又會很快被劃走,然后再融資,所以硅谷銀行的錢是一個快進快出的過程。
但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美聯儲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并維持零利率,導致大量過剩流動性流入金融市場,再流入硅谷的科創公司,這些公司把錢源源不斷存進硅谷銀行的賬戶。但是因為流動性過剩以及低融資成本,硅谷銀行吸納的大量存款沒有合適的投資標的,不得不買了大量低收益率的美債和MBS,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的出現,即存款主要來自快進快出的短期科技企業資金,貸款則是中長期的債務貸款,存貸出現了長短期期限錯配。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硅谷銀行擁有1200億美元的投資證券,其中包括910億美元的MBS組合。
這種“有錢沒處花”的寬裕流動性,到2022年戛然而止,為抑制通貨膨脹高企,美聯儲開啟了激進加息。
2022年,隨著美聯儲大幅度加息,融資成本上升的攀升讓美國科技公司融資變得艱難,融不到新錢的硅谷銀行的科技企業客戶們,不得不大量提取在硅谷銀行的存款維持運營發展,導致硅谷銀行短期內存款開始出現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受到加息影響,美國中長期的國債價格大幅走低、住房貸款違約事件也增加,導致硅谷銀行資產端虧損持續加劇,為了支付客戶持續的提款需求,硅谷銀行不得不開始出售涉及價值210億美元的債券,負擔18億美元的實際虧損。但虧損的公開化,進一步導致存款企業擔心硅谷銀行出現流動性問題,市場開始出現擠兌。
屋漏偏逢連夜雨,上周幣圈銀行Silvergate倒閉,加一步加劇了市場對銀行流動性擔憂,并且Silvergate的一部分客戶和硅谷銀行也有重合,導致擠兌進一步加劇,資本市場股價的巨幅震蕩進一步放大了市場的擔心,最終都導致硅谷銀行在48小時內迅速倒閉。
硅谷銀行的導火索,將引爆哪些“雷區”
事實上,硅谷銀行倒閉,只是貨幣政策迅速轉向之下,市場長短期資產負債錯配隱患下的冰山一角。市場擔心,硅谷銀行的破產將帶來一系列連鎖影響。
首當其中受到影響的,是對科技企業的沖擊。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的首席執行官Garry Tan甚至將此事件稱為“初創企業的滅絕級別事件”,Garry Tan表示,硅谷銀行暴雷影響了1000家初創企業,其中三分之一將無法在未來30天內發放工資。有零售商已經在官網打出低價促銷活動,以快速獲得現金流來支持運營,該公司甚至將“BANKRUN”(銀行擠兌)作為打折優惠碼。
另外,整個銀行業也在被殃及。3月10日,KBW銀行指數跌3.91%,周跌15.74%,創有記錄以來最大周跌幅。投資者的恐慌也在延續,3月10日盤中,衡量美股投資者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一度攀升至29,為2022年10月25日以來最高水平。截止收盤,第一共和銀行跌逾14%,嘉信理財跌11.7%。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集團等美國四大銀行均跌超5%,市值蒸發520億美元。
雖然有分析認為,目前市場對硅谷銀行甚至銀行業的擔憂可能存在過度反應。不過,硅谷銀行此次破產,必將影響儲戶對銀行業的信心,銀行后續吸納存款的成本將上升,進而帶動整個實體融資成本的上升。
除了對硅谷科技企業和美國銀行業的影響之外,更需警惕的是,對于全球市場來說,類似硅谷銀行存在長短期資產與負債錯配的市場,將在本輪美聯儲持續加息,造成美元回流的過程中,產生資產震蕩,在一個“硅谷銀行”在哪里的擔憂,將進一步放大市場的風險敞口。
美聯儲“任性”的底氣還有多少?
硅谷銀行的破產,表面上看是美聯儲持續放水和突然加息導致的,但背后讓美聯儲敢于連年QE放水的根本原因,其實是美元的美元的貨幣霸權問題——美國可以通過通漲的方式讓全世界為他的經濟衰退買單。
美聯儲2020年超發貨幣形成的全球熱錢,以及2022年的持續大幅加息,不只是影響美國本土銀行,全球很多金融機構和資產市場都存在短端熱錢和長期資產錯配的問題。目前來看,美聯儲高利率仍將持續,超發的美元將從持續回流回美國,擾動這些國家的長期資產價格,另外,強勢美元也將加大這些國家的債務壓力,造成風險的持續積聚。
不過,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后,世界進入高度信用貨幣時代,我們能夠看到美元全球貨幣的屬性正在被削弱。IMF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資產中的占比呈波動下降的趨勢。
圖: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
對于美元全球影響力的走弱,筆者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第一,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減弱,并且2022年以來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呼聲就沒有停過,為了應對經濟波動,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愈發激進,這些都導致美元幣值大幅波動,難以適應世界貨幣穩定性的要求。
其二是支撐美元地位的“石油美元”正在被動搖。首先是傳統的石油大國跟美國綁定走弱,石油結算貨幣出現多樣化趨勢。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是“石油美元”體系的重要支撐,而在今年1月,沙特財政大臣穆罕默德·賈丹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沙特對采用美元之外的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結算持開放態度。此前,印度以阿聯酋迪拉姆、俄羅斯盧布等非美元貨幣購買大量俄羅斯石油、沙特和伊朗在中國的推動下恢復外交關系等,也意味著大國合縱連橫關系發生變化,石油的結算貨幣將更加靈活。
其三,區域自貿區的建設,也在弱化美元的霸權地位。在貿易高頻往來的地區,世界主要經濟體普遍增加了貨幣互換協議的規模。例如,俄羅斯、土耳其、印度、阿聯酋、卡塔爾等國相互間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中國也與阿根廷、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由此企業間可以直接采用本幣交易,不必再使用美元作為中介貨幣。與之相關的還有各國全球跨境支付結算系統的發展,如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俄羅斯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都可以繞開美國的SWIFT進行跨境支付結算。
此外,數字時代的交易模式和信用體系也在發生變化。分析認為,Web 3.0 的發展會對美元貨幣體系產生一定的沖擊,Web 3.0的交易模式在推進點對點的直接交易和支付模式的過程中,將呈現去中介化、加密、自治等特點,進一步降低人們的交易門檻,對美元的支付體系形成底層的挑戰。(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