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通訊!瑞銀朱正芹:投行業女性正不斷增加;看好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
2023-03-08 14:59:26來源: 搜狐智庫

本期嘉賓 |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 朱正芹

編輯 | 鄭青春

主編 | 王德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非常成功的女銀行家,不止在瑞銀,全行業女性高層也越來越多了。高層級別的女性比例在不斷地增加。”在2023年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搜狐智庫《投資中國》對話了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

朱正芹畢業后作為管培生就加入了瑞銀投行部,期間完成了從畢業生到已婚人士,以及到媽媽的升級,2020年1月起,朱正芹開始擔任全球投資銀行部的中國區主管,負責中國市場相關的投行業務。

投行業以工作強度大為特征,作為一名女性如何平衡事業和生活?朱正芹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她認為,事業和生活沒有絕對的平衡。要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提高效率,做好優先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其次需要做一些減法,有所取舍,把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朱正芹表示,投行工作性質決定從業者必須有非常過硬的技術實力,能夠把項目執行到位,同時還需要良好的各中介方協調,是一個需要進行大量協調、問題解決型的工作,這跟女性的很多特性非常吻合。瑞銀證券投行部的高管中,女性占比近一半。

對于今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朱正芹表示,“我們對2023年的中國資本市場非常看好。因為2022年無論從國內經濟的基本面,還是整個國際環境,都對股票市場有非常大的承壓。隨著去年11月份地產‘16條’及后續疫情的放開,中國公司在海外市場估值的修復還是挺明顯的。”

朱正芹認為,2023年隨著資本市場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資本市場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對于一級市場,朱正芹看好硬科技、新能源、醫療、和地產公司,總結為兩類企業:第一是有穩定增長前景的,比如消費。第二,有全球競爭優勢的,不管產業鏈怎么轉移或者是所謂的地緣沖突,有全球競爭優勢的依然可以經營地很好。“像新能源、新能源電池、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包括高端制造、光伏太陽能領域,我們都比較看好。” 朱正芹說。

以下為對話精編:

搜狐智庫:從女性的角度,能否分享一下您在瑞銀的工作和職業生涯。

朱正芹我從2004年清華大學畢業以后,作為管培生就加入了瑞銀投行部,2020年1月1號開始擔任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主要負責中國市場相關的投行業務,包括境內外的股權、債權,并購等等。

期間完成了從畢業生到已婚人士,以及到媽媽的升級,算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工作和生活兼顧。整個職業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對于辦公的地點有訴求的時候,還是對于所在組別,也就是選擇做行業專家還是做地區業務的拓寬,公司都給了很大的彈性。

搜狐智庫:投行業也是一個“重男輕女”的行業,以工作強度大為特征。這個現象在這幾年有改變嗎?

朱正芹投行的工作強度確實非常大,強度不止體現在工作時長,還體現在對工作質量的要求以及完成任務的時效性要求,體力壓力和精神壓力都比較大。但關于“重男輕女”的情況,實踐中我并沒有感覺到。早些年,可能由于女性往往選擇投入更多家庭時間,逐漸離開投行崗位,所以在高級別層級中女性占比確實偏低。

但過去這幾年女性高管比例明顯上升,不止是在瑞銀投行如此,全行業都呈現這種情況。在瑞銀,我們也注重團隊的多樣性,一直致力于不斷提高女性比例,瑞銀中國投行業務中高層中,女性占比已經接近一半。

搜狐智庫:瑞銀為女性發展提供的最有利的機會是什么?

朱正芹我認為核心是企業文化,整個瑞銀對于女性及其他少數群體非常重視,一直推崇包容性的文化。在瑞銀有很多工作很久的員工,當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沖突或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希望工作性質能夠發生變化的時候,內部都很重視,提供各種可能的內部轉崗、輪崗的機會,團隊成員也都愿意幫助有需要的女性同事。我們平等和多元的企業文化能夠支持努力的員工實現自己的的職業發展目標。

早些年間,在亞洲其實投行媽媽不多,現在這個比例越來越高,在瑞銀更是如此。這也能夠看出公司無論是在彈性工作,產假制度,包括辦公設施的提供等等方面,都會比較多考慮女性員工的一些特殊需求。

在日常工作中,所有團隊領導也都會特別重視女性同事以及少數群體的特殊訴求,不止是說,是真的去做,這一點還是非常好的。

搜狐智庫:您認為作為一名事業女性,如何平衡事業和生活?

朱正芹:平衡事業和生活一直都很難。首先什么叫成功,隨著時間的變化和觀念的變化,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定義。我自己能夠堅持下來,主要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選擇。

我一開始入行在國家組,因為各個行業的客戶都會做,所以出差會比較頻繁。到了中期結婚生子階段,我轉去了金融機構行業組,主要服務銀行和保險客戶。這些客戶相對比較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時每一個客戶的單個項目都非常復雜,所以一般也只能扎根一到兩個同城市大型項目,這就意味著工作/出差的地點相對更固定一點,更有利于協調工作和家庭的時間分配。等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我又回到地區組,開始覆蓋所有行業,又回到了全國各地出差見客戶的狀態,但基本也能兼顧。

女性確實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按照自己工作生活的重點的不同,做相應的調整。同時也需要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支持。我覺得工作和生活都一樣,也是一個組合,需要家人一起在不同時期,結合各自的工作強度特點互相配合。我很幸運,一路上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很少有人真的能夠做到完美的工作生活兼顧,每個人都是24小時,都是要吃飯睡覺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做好最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一定減掉。

搜狐智庫:如何看待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朱正芹:我們對2023年的中國資本市場非常看好。因為2022年無論從國內經濟的基本面,還是整個國際環境,都對股票市場有非常大的承壓,從去年11月份地產“16條”以及后續疫情的放開,中國公司在海外市場估值的修復還是挺明顯的。

最近的中國公司估值水平相對來說比較平穩,前期關于疫情放開的預期已經基本反映在股價上了,大家現在從消費的強烈反彈開始轉移到關注生產端恢復情況,所以上周制造業指數不錯,就帶來了股市的上漲。

我們整體對2023年非常有信心,當然這中間估值水平還是會有波動。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在四五月份企業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公布后,市場會明確地感知到企業業績的同比和環比改善,伴隨兩會后相應的宏觀利好政策推出,企業能夠呈現出比較穩定的盈利能力修復,這會帶來市場更穩更持久得修復。

現在的外部環境比較復雜,沒有“黑天鵝”事件發生的話,我們對2023年的中國資本市場非常樂觀。

好的板塊的龍頭企業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值得期待。隨著資本市場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發揮資本市場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常值得期待。但是中間不會是一路高歌,一定會有一些震蕩、調整,這都非常常見,但總體方向非常看好。

搜狐智庫:從一級市場來看,你比較看好哪些賽道?

朱正芹首先大家對硬科技賽道比較看好,還有中國具有產業鏈優勢的賽道,像新能源、新能源電池、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包括高端制造、光伏太陽能領域等,我們都比較看好。

像硬核科技方面,盡管中美有所謂的科技領域的競爭,投資者對于中國高技術含量、高端制造、國產替代的概念還很喜歡。醫療領域里的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尤其是有自主研發,有技術含量、能實現國產替代的醫療器械公司,投資者也非常期待。

對于房地產行業相關的資本市場,今年政策一定是繼續向好的,地產公司在資本市場也會再去做融資,我們也比較關注龍頭的地產公司。

所以總結來說,看好的板塊還是比較清楚的,第一就是有增長前景的,比如消費。第二,有全球的競爭優勢的,不管產業鏈怎么轉移或者是所謂的地緣沖突,有全球優勢的企業的長期表現依然值得期待。

搜狐智庫:今年會把并購作為重點嗎?

朱正芹:并購在去年和今年都是我們的重點產品,一旦經濟發展到一定體量的時候,并購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無論是產業優化、提高核心競爭力,還是核心競爭力的輸出,去做一些外延式的收購和延伸,都是非常自然的規律。并購是我們的重點方向,尤其在跨境并購方面,無論是海外資產處置還是海外收購,外資帶進來或者是外資境內的企業尋求更多的伙伴,我們都會重點去關注。

搜狐智庫:今年會有更多新的巨無霸公司出來嗎?

朱正芹通過并購或者合并方式產生巨無霸公司,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除非整合明顯有利于提升整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或能夠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很多企業還在陸續恢復自身盈利能力的過程中,大舉的并購不見得會很快發生。并且有些行業高度整合也有違公平公正競爭環境的打造。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境內經濟的發展態勢,很多企業都在思考新常態下的戰略該怎么調整,是該瘦身聚焦主業還是該去擴張。

搜狐智庫:現在跨境并購的有利機會嗎?

朱正芹中國公司的跨境并購過去10年里還是經歷了明顯的變化的。早些年有不少現金流充裕的公司進行多元化海外布局,跨境收購中有相當比例是財務性收購,與自身主業相關度低。最近幾年的跨境收購越來越聚焦為戰略性主業相關的跨境收購。隨著最近兩年各個國家對于自身產業鏈保護的加強,跨境的收購變得相對困難。

現在更多的國際化拓展形式,不再是去購買一個境外公司和業務,很多時候是中國公司在海外建廠做當地布局,或者成立合資公司,去做區域化的產業鏈和生產布局,打消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

除此之外,很多的中國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仍然希望能夠收購歐洲、日本、韓國等地方擬出售的具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將這些技術應用到中國市場,提升生產率。

我覺得仍然會有跨境并購的機會,但不會是非常激進的方式,不會回到2016年、2017年比較狂熱的時候的水平。

搜狐智庫:您如何看待中國企業扎堆發行境外全球存托憑證(GDR)?

朱正芹GDR產品有它自己的優勢,第一,可以讓企業去海外融資,審核效率也高,也沒有產生新的股份類別,成功的發行還能夠幫助發行人實現國際戰略布局,比如企業本來打算去歐洲發展,通過發行GDR,歐洲投資人開始了解這家企業,這些優勢都很明顯;其次,兩邊監管也支持GDR產品。GDR是一個互聯互通的產品,在估值上也比較有優勢。GRD是很多A股上市企業很重要的一個融資工具。

當然,GDR發行的質量和效果已經引起市場和監管的關注。已經發行的中國GDR中,發行質量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相信,雙方監管會持續優化GDR發行規則,確保GDR產品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360和百度大戰起因是什么?為什么百度口碑不太好?
  • 360股東還有哪些?360是不是被國家收編了?
  • 美聯儲議息會議是什么?美聯儲加息是什么意思的息?
  • 網上報稅怎么申報?稅務0申報如何網上申報?
  • 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三月份玉米價格上漲還是下滑?
  • 貨幣基金風險大嗎?國債與貨幣基金哪個收益高?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