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玉苓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黨委委員、副主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副主任
(相關資料圖)
來源 | 《中國外匯》2023年第2期
要點:數字化轉型要緊緊圍繞外匯管理中心工作,為進一步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以及推動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科技賦能、數據賦能”是外匯科技工作的發展路徑和動力引擎,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以下簡稱“北京外匯管理部”)堅守“金融為民,外匯惠民”的初心,緊緊圍繞外匯管理中心工作,持續推進“數字外管”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提升外匯管理工作質效,推動外匯管理政務服務水平實現新提高。
“網上辦”切實提升外匯業務辦理便利度。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下,北京外匯管理部大力宣傳推廣政務服務網上辦理系統,積極推進行政許可“一網通辦”。目前,北京地區外匯行政許可業務已全部實現網上預審,超過八成業務能夠在網上直接辦理。從“線下跑”到“網上辦”,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更優質、便捷、高效的外匯服務,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幅提升。政務系統上線以來,轄內市場主體通過政務系統網上辦理行政許可業務11838筆。其中,名錄登記業務網上辦理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近七成企業正常名錄登記業務實現網上快速辦理。外匯業務“網上辦”在疫情防控中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零跑腿、不見面”業務辦理模式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風險的同時,確保外匯業務不間斷、服務不打折。疫情期間,通過線上通道成功為轄內新冠疫苗研發、防疫物資進出口企業快速辦理外匯業務,外匯政務服務跑出“加速度”,為首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措并舉促進惠民服務“零距離”。北京外匯管理部用足用好政務系統“好差評”功能,加強評價結果的分析應用,以市場主體訴求為導向著力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政務系統上線以來,業務辦理整體滿意率達99.92%,其中市場主體認可度最高的三個選項分別為“服務熱情效率高、一窗受理一次辦結、不用提交證明”,政務服務客戶體驗感不斷提升。針對北京地區業務咨詢量大、個性化需求多的特點,創新建立業務咨詢和網絡留言“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打造一站式咨詢服務,落實“T+1”快速分辦,切實提升業務咨詢的響應率、解決率和滿意率,打通便民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堅持適老化服務“特殊辦”,主動為老年人提供電話政策咨詢、材料預審等服務,切實提升老年人業務辦理體驗,使政務服務既講效率又有溫度。
“集約化、智慧化”提升外匯服務效能。依托政務服務網上辦理系統,轄內中關村中心支局探索建立綜合柜員制,實現業務辦理“前臺一口接入,后臺一體審核”,打破傳統分條線受理業務的模式,提升窗口業務受理效率。推進“智慧化”服務建設,優化辦事流程,促進更多事項由“網上可辦”向“網上好辦”轉變,打造政務服務新體驗,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北京外匯管理部以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依托,不斷健全完善政府部門、銀行和中小企業等多部門數據資源采集、管理、整合、使用和共享機制。通過平臺累計為6000余家企業提供融資和便利化服務,辦理業務6萬余筆,金額近1700億美元,以數字化轉型助力外資外貿和中小企業紓困發展。
科技賦能助力中小企業融資提速增效。首批參與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試點,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監管數據與行業數據的共享核驗。在不增加銀企監管成本的前提下,為銀行快速準確進行企業單證真實性審核、重復融資、超額融資核驗和信貸授信查證提供服務,增強銀企互信,提升銀行融資業務辦理意愿和效率,助推中小企業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切實發揮出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的推動作用。疫情期間,指導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通過對比分析出口小微客戶的業務大數據,主動聯系北京某服裝服飾公司,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累計為該企業辦理出口融資業務4筆,金額約31萬歐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稅務數據共享實現“企、銀、稅、匯”四方共贏。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銀行核驗應用場景依托區塊鏈技術,引入稅務部門稅務備案數據,銀行可以在線上對企業稅務備案信息進行核驗,企業免于往返于銀行、稅務局之間辦理相關業務。銀行核驗結果的效率和準確性顯著提升,業務辦理時限從按工作日、周計算縮短至按小時計算,高效解決異地稅務備案無法核驗、銀行融資業務風控難度大、業務自動化可擴展性不足、歷史稅務備案信息重復審核、稅務備案渠道單一等制約業務辦理的難點。同時,有力推動銀行金融服務數字化發展,為進一步開展銀企電子單證合作奠定基礎。
接口直聯批量核驗打通發票真實性審核關鍵環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場景在自貿區大興機場片區率先落地,并逐步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北京全境。試點銀行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以接口直聯的形式實現稅務發票數據批量核驗,大幅提升發票信息真實性審核效率。同時,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實現了發票核驗結果永久保存,有效解決銀行在資本項目收入支付業務中面臨的真實性審核難題,為銀行展業審查提供更加安全、可信的渠道,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外匯管理“放管服”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
“外匯衍生品銀企對接公共服務平臺”打通企業匯率避險服務“最后一公里”。北京外匯管理部指導北京地區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牽頭搭建“外匯衍生品銀企對接公共服務平臺”,以企業匯率避險需求為導向,搭載政策案例普及、需求對接和問卷調查等功能模塊,操作界面堅持“可視、實時、標準、貼身”的特點。通過技術手段明確“1+5+10”限時服務要求,企業線上填報需求后,系統1天內將自動推送意向合作銀行,銀行限定5個工作日內完成線下對接,需求確認后10個工作日內錄入系統,真正做到“標準服務、限時響應、精準對接”。平臺在“知識庫”模塊中動態更新匯率避險政策、產品、案例等內容和培訓視頻,不斷擴大匯率風險管理政策普及面,提高企業對風險中性理念的認知度,通過數字賦能提升外匯管理公共服務能力。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訪問量超過4.9萬人次,銀行累計走訪企業2200余家,750余家企業通過平臺累計簽約外匯衍生品業務66.5億美元,其中中小微企業占比93%,充分發揮了“需求牽引供給、供求精準對接”的作用。
推動銀行電子單證外匯服務全面升級。北京外匯管理部強化服務意識,深入銀行企業一線,實地體驗業務全流程,引導轄內銀行有序推進電子單證、數字化審單等單證審核業務,為轄內銀行資本項目業務合并單證、調整線上流程等提供政策、技術指導,確保銀行業務流程優化、操作合規、數據準確。疫情期間,指導上海銀行北京分行通過電子單證審核業務,成功為一家注冊地被封控的生物技術研發企業線上辦理經常項目貿易收支業務32筆,金額超過100萬美元,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截至2022年12月末,轄內銀行累計辦理經常項目服務貿易電子單證審核項下跨境收支業務5萬筆,金額超過130億美元;轄內9家銀行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線上辦理試點,線上辦理業務近12萬筆,金額超過120億美元。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北京外匯管理部將一如既往地統籌發展與安全,深化外匯科技和數據賦能,主動適應外匯管理轉型需要,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