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當前快訊:汪小菲代工廠要IPO了
2023-03-04 15:39:43來源: 投資界

四川又要跑出一個IPO了。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本周,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寬食品)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在深交所主板IPO的上市進程。一旦阿寬食品上市成功,將成為A股“方便面第一股”。


(相關資料圖)

這一次,阿寬食品更新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數據,而最大變化之一,是招股書中首次出現汪小菲旗下品牌“麻六記”的名字。阿寬食品的代工業務第二大客戶就是麻六記,其他客戶還包括了李子柒

成立于2016年,阿寬食品總部坐落于四川成都,旗下擁有“阿寬”和“白家陳記”兩大品牌,主打四川特色的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阿寬食品光“紅油面皮”一年就能賣出5億元。此前,阿寬食品迅速完成了多輪融資,身后聚集著同創偉業、高瓴、前海母基金、眾源資本、麥星投資等投資機構。

至此,我們看到一個川味IPO大軍集結賣火鍋調料的天味食品,賣調味品的千禾味業,賣郫縣豆瓣醬的丹丹豆瓣、賣藤椒油的幺麻子.....陣容龐大。

辭掉公務員崗位重慶人賣方便粉絲,要IPO了

阿寬食品背后站著一位60后重慶人陳朝暉。

圖源:阿寬食品官網

出生于1969年,青年陳朝暉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專業畢業后,曾在共青團成都市委少年部工作過兩年,因不習慣按部就班的機關生活,后來從團市委辭去公務員職務,加盟到四川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從事營銷。1994年,陳朝暉再次決定辭職正式下海創業,借錢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開始陸續代理一些小食品的銷售。

來到千禧之年,方便面、粉絲等速食產品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陳朝暉也瞄到了商機。坊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2000年的一天,陳朝暉去成都機場接朋友,時至后半夜,二人只好在路邊的一家“雙流白家肥腸粉”的小攤上對付下,沒想到平平無奇的粉絲讓朋友贊不絕口,“要是肥腸粉像方便面那樣做成方便粉絲,那肯定會賺大錢?!?/p>

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讓陳朝暉大受啟發。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后,他于2001年成立了四川白家食品公司,正式做起了方便粉絲的生意,也就是“阿寬食品”的前身。彼時,陳朝暉已過而立之年。

剛起步時,白家食品主要以酸辣粉、肥腸粉等產品為主,該口味契合了川渝一帶消費者的嗜辣需求,又與常規的方便面食品有了差異化,加上創始人陳朝暉廣告策劃出身,又深諳快消品行業的營銷之道,很快白家酸辣粉的銷量便水漲船高,第一年銷售額便輕松超過4000萬元,短短兩三年銷售規模就破了億。

只是,酸辣粉只屬于方便速食品的一個細小品類,以“粉絲”作為主食的人群相對較少,白家食品沒幾年就遭遇了發展瓶頸,后來再碰上與白象集團的商標之爭,陳朝暉和公司徘徊沉寂了五六年。“白家食品曾快速做到酸辣粉全國第一但是全年銷售額也就幾個億,已經到了酸辣粉品類的天花板了,所以企業長時間徘徊不前,難以突破。”陳朝暉在一次訪談中回憶。

2015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熱潮,陳朝暉開始率隊戰略轉型,將公司從傳統企業轉向互聯網公司,產品結構層面也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兩年后,公司又提出“新型方便食品概念”,旗下產品也擴充了主打地方特色、非油炸方便面的紅油面皮、甜水面、自熱燒烤、自熱火鍋、螺螄粉等新型方便食品。

據陳朝暉介紹,他們的粉絲已經不是原來的那種干粉,而都是濕的米線做成的,將新鮮的米線用在了方便食品里,包括旗下甜水面,面體都是濕面,開水泡兩分鐘就可以吃,完全可以做到還原餐館的風味。

一系列迭代和改革,使得白家食品再次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白家食品每年以40%以上的增長,2020年15月的銷售更是較上一年同期增長了120%,利潤也呈現翻番增長。2021年,白家食品”正式更名為大家所熟悉的“阿寬食品

二十余年走來,阿寬食品終于在風云變幻的消費江湖占得了一席之位。根據Euromonitor/光大證券研究所數據,2018 年至2021 年,阿寬食品的銷售額復合增長率在行業前十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的方便面銷售額已位居內資品牌前三。

實際上早在2017年,阿寬食品便啟動了IPO戰略,并把2018年定為三年上市期的第一年。如今兜兜轉轉,阿寬食品再次來到IPO的大門前。如若成功,54歲陳朝暉有望獲得人生里的第一個IPO。

年入10個億,為汪小菲代工

同創偉業、高瓴投了

不起眼的方便粉絲如何撐起一個IPO?

首先面向C端消費者,阿寬食品主要產品為新型方便食品,均由非油炸工藝生產制造而成,主要包括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品類,其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為“紅油面皮”系列產品精選小麥磨制顆粒面粉作為原料,采用高溫熟化等工藝制成,搭配公司的特色調味料包,能夠使產品較好地還原地域特色風味,具備非油炸免煮、寬面有嚼勁等特點。

圖源:阿寬食品官網

伴隨方便食品消費群體的口味和審美的迭代,消費群體更加樂于嘗新、興趣多變,傳統品牌和產品對其吸引力已經有所減弱,而此時阿寬食品不斷升級“紅油面皮”系列產品形態、包裝及營銷方式,成功將其打造為熱銷產品,開創了一個新的方便面品類。

加上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囤貨需求與日俱增,阿寬“紅油面皮”走紅。招股書中提到,2021年“紅油面皮”系列產品年銷售額約5億元,累計銷售超過1億份。

具體到經營上,阿寬食品采用直銷與經銷結合、全渠道觸達的銷售模式。截至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擁有超1000家線下經銷商,每家經銷商能夠覆蓋數個乃至數十個銷售終端。同時,阿寬食品的商超客戶涵蓋沃爾瑪、物美、永輝超市、大潤發、紅旗連鎖等大中型超市,形成了以西南地區為中心,輻射國內大中型城市的銷售網絡,并已出口至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線上,公司也已與京東、天貓、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個電商平臺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實現了對大多數網購消費者群體的覆蓋。

除了自有產品的直接售賣,阿寬食品還有一門生意為人熟知代工。招股書披露,多年來,阿寬食品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名創優品、來伊份、良品鋪子、肯德基、網易嚴選、薄荷健康、楊國福、麻六記等知名消費品牌提供貼牌代工服務,堪稱“網紅背后的網紅”。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汪小菲出任董事的麻六記直接躍升為阿寬食品定制銷售業務的第二大客戶。彼時,汪小菲因與明星大S的家庭糾紛而被議論得沸沸揚揚,直接促就了前者主創的“麻六記”酸辣粉的銷量飆升,麻六記在半年里一口氣訂購了1592.87萬元阿寬食品的貼牌酸辣粉產品。在此之前的20192021年,麻六記一直未曾出現在阿寬食品前五大客戶的名單中。

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阿寬食品的營收分別為6.31 億元、11.10億元和12.1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38.72%;凈利潤分別為2400萬元、7600萬元和5600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阿寬食品的營收同比增長3.39%至9.27億元,凈利潤則同比增長32.84%至4800萬元。

其中,阿寬食品在20192022上半年間的定制渠道收入分別為0.68億元、1.5億元、1.42億元、0.84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分別達到了11.18%、13.36%、11.56%和12.63%。不在2022上半年直銷訂單中,其定制銷售毛利率僅為17.32%,而同期自營品牌電商、經銷商銷售毛利率可達30.36%。

短短幾年間,阿寬食品也收獲了VC/PE的加持,背后站著包括同創偉業、高瓴、前海母基金、壹叁資本、眾源資本、麥星投資、兼固資本、茅臺建信基金、彬復資本等多家機構。其中IPO前,同創偉業為阿寬食品最大機構投資方,而高瓴創投亦持有超5%的股份。

這一次,招股書也披露了各個資方與阿寬食品的對賭情況,大家都在等待這個IPO的到來。

四川跑出一個IPO軍團承包你的餐桌

追溯四川的消費IPO,我們看到一支餐桌大軍。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四川天味食品成功上市,成為A股“火鍋調料第一股”。成立于2007年,天味食品主營川味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品牌為“大紅袍”火鍋底料、“好人家”川菜調料,以及“天車”三大品牌,國內生意蒸蒸日上,還遠銷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

2022年,天味食品賣出4萬多噸火鍋調料,凈賺3個億元,最新市值超200億元。其創始人鄧文、唐璐夫婦也活躍于創投圈,不僅投了數家創業公司,還做起了LP。

從四川跑出的調味品還有千禾味業。素有“小而美西部醬油小龍頭”之稱,千禾味業總部位于四川眉山,創始人伍超群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專業。1996年,伍超群拉著哥哥創業恒泰實業,主要做生產食品添加劑相關的生意。

但伍超群并不甘心只做巨頭們的原材料供應商,他開始思考如何將焦糖色向下游的醬油醋轉型,于是便有了千禾味業。2016年,千禾味業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最新市值超230億元。

此外,一個個鮮香麻辣的川味IPO正在趕來。

去年,四川省丹丹郫縣豆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丹丹豆瓣)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這是一家由78歲川籍創始人岳平白手起家打造的豆瓣醬企業,靠賣郫縣豆瓣醬、火鍋底料、泡菜等多功能復合調味料一年收入10億元。如若進展順利,丹丹豆瓣將成為“郫縣豆瓣醬第一股”。

在此之前,主打藤椒油的幺麻子也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正式邁出了IPO步伐。幺麻子背后的掌舵人是來自四川洪雅的一對60后夫妻。1992年,趙躍軍和妻子龔萬芬在老家路邊開起了小店,用祖傳藤椒油燜制技藝制作食物,結果藤椒油大受歡迎。

于是,夫妻二人索性做起了藤椒油生意??恳黄啃⌒〉奶俳酚?,這家四川公司一年進賬3個億,還獲得了網聚資本、中金資本、絕了基金、伍壹柒基金的戰略投資,

放眼整個消費IPO市場,這里正在逐漸回溫。開年,由來自江西的余惠勇夫婦創辦的百果園正式登陸港交所IPO,這是港股今年第一個消費IPO。同一天,有醫美界“愛馬仕”之稱的美麗田園也成功在港股IPO,兩支股都實現了開盤大漲,為整個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帶來了一縷振奮。

此后,包括珍酒李渡、瀾滄古茶,KK集團、嘀嗒出行、普樂師集團等不少知名消費品牌企業也加速了上市進程,紛紛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或更新再遞表,久違的熱鬧回來了。

回想2022年底,身邊不少投資人向我們傳達一個相似的觀點相比于過去一年的冷清,今年市場信心開始回歸,消費類企業上市也將迎來高峰,尤其是港股IPO。大家都在期待著這一幕發生。

關鍵詞: 白家食品 千禾味業 天味食品

專題新聞
  • 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三月份玉米價格上漲還是下滑?
  • 貨幣基金風險大嗎?國債與貨幣基金哪個收益高?
  • 一九五三年一分紙幣值多少錢?收藏錢幣有升值空間嗎?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