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何志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出品|搜狐商學院
編輯|王曉旭
中國企業的利潤率為何低于美國企業?制造業升級哪個產業的潛力比較大?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優劣勢在哪里?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情況如何?未來是否有可能實現“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會后,商學下午茶對話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何志毅,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何志毅認為,我國產業鏈偏低端,頭部企業比較少。非頭部企業議價能力弱,是利潤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是提升利潤率并非所有產業都要升級。對于產業鏈外遷,何志毅表示,外遷并不可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國產業升級。當前,我國的新能源研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可以與美國并駕齊驅。對于馬斯克的“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何志毅認為,馬斯克要解決的是人類重大問題,在化石燃料燃盡之前,人類必須解決可再生能源問題。
以下為對話精編:
搜狐商學院:在您的演講中提到,美國的上市公司占全球總量的11%,利潤占全球總量的31%。中國的上市公司占全球總量的15%,利潤卻只占全球總量的17%。從產業結構的角度看,中國企業利潤率低的原因是什么?中國企業如何提升利潤率?
何志毅:我國產業鏈偏低端,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頭部企業比較少。非頭部企業的議價能力弱。即便是頭部企業,終端產品的頭部和某一類產品的頭部也有很大差別。總體來說,中國上市公司的規模、平均數、效應數據跟美國相比有很大差距。
提升利潤率,不是所有產業都要追求產業升級。分三種情況:
一、產業升級,突破高新技術產業。
二、技術含量不高的產業提升空間依然很大。我國大量的日常消費企業的綜合系數只有美國的一半左右,提升空間很大。對民營企業而言,要找好賽道。以消費產業為例,分為日常消費產業跟非日常消費產業。在日常消費產業里,又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飲料、酒、大米、肉類、乳品等食物。另一類是化妝品、洗發水、洗衣液等洗化用品。日常消費品產業技術含量不高,要比拼運營能力,要有敏銳的市場觸覺。
三、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高端轉型。用應用信息技術去改造所有產業,每個產業都有新空間。例如機械工業,加入AI進去,就不再傳統。
搜狐商學院:今年以來,印度、越南等國家對全球產業鏈承接規模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產業鏈外遷問題成為關注的熱點。如何看待產業鏈外遷?中國如何應對產業鏈外遷?
何志毅:產業鏈外移的趨勢是正常現象,并沒有那么嚴重,也沒那么可怕。土地成本提高,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鏈自然會外移。但事實上,中國本身就有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在中國體系之內,可以承接產業鏈的移動。以富士康為例,設廠從深圳到鄭州,再到重慶,以后可以再轉移到甘肅。
大家看到的產業鏈外遷,大都是美國企業受到美國政府的壓力,從政治層面考慮的外遷。從經濟層面看,產業鏈在中國內部移動,對外企來說成本更低。中國的上下游產業鏈相對齊全。以富士康為例,在深圳就可以解決上下游產業鏈問題,如果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地,采購原材料、零部件也會不方便。
中國的優勢在于市場經濟開始的時間早,跟西方磨合的時間長。早年跨國公司跟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合作較多,后來跟大陸的合作也越來越多。所以,在中國,既有廉價勞動力,又有中高層管理干部。如果轉移到其他地區,可能沒有中高層人員,母公司派人管理成本也會比較高。
低成本的企業毛利空間比較小,勞動力成本占比較高。但是技術含量高的企業,毛利高,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占比較低。因此,由于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提升而轉移的企業,本身處于產業鏈低端。這也會倒逼我國產業鏈升級。
搜狐商學院:從您分享的圖表來看,有11大類產業。在中國,未來哪個產業的發展潛力比較大?
何志毅:從典型的11大類來看,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的潛力比較大。因為跟全球比,這些產業占比比較低。
我國的新藥研發勢頭比較足,也遇到了美國在生物科技方面打壓我們的情況。在信息技術方面,美國很清楚我國的薄弱點在哪里,應該如何打壓。現在美國的制裁清單中加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制裁措施。但是總體上來看,中國企業發展的勢頭是打壓不住的。
搜狐商學院:戰略性新興產業,恰恰是發達國家的優勢產業,比如半導體、高端醫療設備、機器人等。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如何?中國如何把握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
何志毅: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部分是ICT,包括信息通訊、醫療、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海洋設備等。都是我國既需要又相對比較落后的產業。
要從研發入手攻破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中美博弈是長期的,因此,一定要避免被“卡脖子”。我國必須做全產業鏈,做好安全可靠的戰略準備。可以不追求一步到位的水準,先有能有的東西,之后再一步一步升級。
在研發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不能止步。清華大學曾經有一個團隊做集成電路中的納米材料,當時跟美國、日本只有兩三年的技術差距,后來停止了,又繼續一段時間,又停止,斷斷續續,導致現在再重頭做起,技術差距有20年左右。
做戰略新興產業的核心關鍵技術一定要有決心,中國一定要有大型科研團隊和能夠承擔戰略使命的企業一起,孜孜不倦做下去。一方面要抗衡,不是所有產業都要和美國一較高下,可以錯位競爭。但是與國防和民生相關的產業必須擁有完整產業鏈。即便暫時落后,也要不停做下去。
搜狐商學院:馬斯克推出特斯拉宏圖計劃第三篇章,指出“地球走向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前途一片光明。年初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可持續能源未來的三大支柱是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儲能。我國“可再生能源”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
何志毅:總體來看,新能源的發展趨勢不可抗拒,中國跟美國可以并駕齊驅。我國的新能源發電和新能源電池都走在世界前沿。在我的“全球產業領軍企業”研究中,GICS分類標準下的四級產業“新能源發電業者”綜合排名前四的都是中國企業。原因有兩個:
一、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的危機感很強,對新能源企業的補貼力度大。美國的危機感不強,他們經常購買其他國家的能源資源,但是不開采本國能源資源,因此美國的能源儲備相對充足。
二、企業家的市場敏感度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中國汽車市場大,汽車保有量和銷售量常年排名全球第一。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崛起,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全球領先。一些傳統車企也都在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
搜狐商學院:未來全球會實現“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嗎?有哪些新的技術趨勢?
何志毅:馬斯克構思的是如何解決人類重大問題。人類擁有100年的石油資源,即便又有新的能源例如頁巖氣,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化石燃料燃盡之前,人類必須解決實現完全可再生能源的問題。
從技術潮流方面看,風能、太陽能的存儲問題,氫能利用,研究核聚變能量應用問題是新趨勢。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