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焦點熱門:大廠經歷帶給我們什么
2023-02-24 13:58:38來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近兩年由于大廠裁員的不斷影響,一些在大廠工作出來的人并沒有那么搶手,甚至不降低薪資預期的話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那么,大廠還值不值得去呢?除了薪資高,大廠還有哪些額外的價值?本文作者從大廠的身份價值、經歷價值和成長環境價值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相關資料圖)

前一段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也去大廠了,去了宇宙條。但不知道為什么,去了之后特別不適應。所以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大廠經歷給我們這種偏專業型的人帶來的成長到底是什么?

近兩年受大廠裁員消息的不斷影響,我看到很多在大廠工作很久的人出來并沒有那么搶手,有些人如果不降低薪資預期甚至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那么大廠還值不值得去呢?還應不應該繼續在大廠卷下去呢?在大廠工作,除了薪資高一點之外,還有那些額外的價值呢?

本文我想試著把“大廠價值”拆分為大廠身份價值、大廠經歷價值、大廠成長環境價值三個方面,客觀地分析一下。

01 大廠的身份價值

我們經常看到帶著“阿里P8”、“字節工牌”等關鍵詞的花邊新聞,那天還在即刻看到阿里員工春節回家上墳被長輩要求戴上大廠工牌,可能感覺這是一個特別光耀門楣的事情。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社會身份,借由這個社會身份得到他人的認同。獲得社會身份的這個過程,也是從學校畢業之后,逐步完成自我定義的過程。

1)大廠標簽的求職價值

大廠標簽可能會一直伴隨你的職業生涯。大廠標簽不是個比喻,在企業數字化的推進中,企業的招聘系統、HR系統中都會打在你的個人資料上面,尤其是招聘系統中,人在數字化的過程中如果概括起來,也不過只是幾個標簽的組合而已。

比如我身上的大廠標簽是百度交互U7。如果要我做一個自我介紹,不管我想玩什么梗,最后都要乖乖地擺出這個標簽,這的確可以讓別人快速的了解你。

職業標簽、學歷標簽會與你的年齡、從業時間、薪資預期、目前的工作信息放在一起,一起出現在招聘方的候選人列表里,職業化的獵頭與HR只需要掃一眼(掃一眼具體是指小于1秒鐘的時間),就知道你與他們招聘的職位是不是基本匹配。

當然,大廠標簽也并不是職業發展的唯一解。大廠標簽在求職過程中確實存在較高的價值,但我們的選擇其實也有很多,除了“阿里巴巴設計專家”、“美團資深視覺設計師”這樣的大廠標簽,獨立開發者、連續創業者、XX設計競賽獲獎者、原創品牌主理人等等,這也都是非常酷的標簽。

2) 大廠圈子的潛在價值

我剛畢業時認識一個朋友,他在悉尼念完大學之后覺得還不夠,回國工作一小段時間后又在準備美國知名學府的面試,他當時說如果能去斯坦福這樣的學校,并不是為了去那里學什么樣的課程和專業,而是為了可以進到斯坦福大學的校友圈子。

寶潔是營銷界的“大廠”,被稱為新消費品牌的黃埔軍校、未來CEO的黃埔軍校。寶潔背景的創業者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圈子。在這個圈子里大家互相提供資源和信息。這會帶來一些無形的但又很實在的潛在價值。

起初我對圈子也沒什么直觀感受,但當我離開工作四年的百度之后,原來在百度認識的同事和朋友,又去到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方,他們仍然在很多事情上可以幫到我。如果你在一家公司跟很多同事共事超過2年,那么基本上大家之間的關系也就跟大學同學之間的關系差不多了。

在大廠工作可以認識很多人,跟一些優秀的人建立連接、相互影響,積累自己在自己領域范圍內的有價值的社會資源。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人脈積累”,只是我不太喜歡這個說法。

02 “大廠”的經歷價值,你在哪里,做了什么

OK,既然你在騰訊待了三年,那么你在哪個部門,具體做了什么呢?解決了什么問題,做出了什么成績,獲得了什么樣的晉升?

這些問題可能你的親戚朋友不會關心,但你如果要去人才市場上謀求另外一份新工作,那招聘方就會特別關心。沒有誰會只因為你在哪個大廠刷滿了3年的資歷,就張開臂膀擁抱你。因為誰都知道,無論在什么公司都有一些混日子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大廠經歷都是有價值的,大廠邊緣部門的搬磚工作可能就沒什么價值,可能還真不如在小公司。

有些大廠資歷可能并不“值錢”

我曾經面試過一位設計師,他在京東、百度累計工作經歷超過四年。但跟他聊過15分鐘之后卻感到非常失望。

究其原因,可能是雖然身在大廠,但他都在相對邊緣的部門做設計工作。他當時在百度做公司內部系統的相關設計工作,職級 U3(百度設計序列的最低級,一般是剛畢業的同學或者實習生,但他當時已經工作兩年了)。而在京東時,他所在業務就他一個設計師,做設計屬于孤軍奮戰。

所以四年過去,他并沒有因為在大廠工作過,就獲得太多額外的價值和技能。但黃金時光已經流逝,不再復返。

真正有價值的大廠經歷是可以為你創造自我價值的,我覺得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系統認知經歷

在大廠形成系統認知,認知大平臺、大公司的運轉邏輯。設計師可以在大廠了解大型成熟的設計團隊是如何工作的、在意的設計價值是什么,如何與其他部門的角色協作,設計系統是如何建立的,更專業的設計師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以及不同角色之間是怎樣體面的扯皮的,等等。

2) 項目經歷

可以寫進簡歷的項目經歷最好是成功的經歷,最好具備一定的知名度,最好用戶量級足夠高,最好經歷了一些挫折但你成功克服了它,最好執行節奏比較快,最好你在其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最好你在經歷之后總結了寶貴的經驗可以復用在之后你遇到的類似項目中。

所有這些,在大廠可以更有機會獲得。

3) 被錘打的經歷

大廠經歷帶給你體面的社會身份、容易自我滿足的高薪資、優越舒適的工作環境的同時,還帶給你了高強度的職場壓力。所以一般大家會默認在狼廠、阿里、美團、字節這樣的公司工作過的人,抗壓能力非常強。

這種抗壓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連續熬夜加班的能力、不斷修改設計方案依舊精神飽滿的能力、默默扛住委屈繼續正常工作的能力、跟不同角色的人長時間拉鋸扯皮的能力、面對身邊的卷王依舊迎難而上的能力、向不同風格的老板匯報工作的能力等等。

03 大廠的成長環境價值

關于設計師的成長環境,我在《給設計新人的3點建議》中有提到過。我覺得好的成長環境在信息、思維、項目(業務)三個方面都應該是好的,這三個方面分別對應一名設計師的視野、大腦和行動力。

設計師需要好的信息環境,得到多元的、有價值的信息輸入,刺激大腦的二次發育。

設計師需要好的思維環境,周圍同事思考問題的方式會對你直接產生影響,在與他人的思維交流中真正學會如何獨立思考。

設計師還需要好的業務環境,最好公司的業務狀況是穩定的,如果業務還沒做多久就黃掉了,那我們作為設計師也很難講可以從這樣的業務和項目中得到太多成長和價值。

大廠讓人“職業化”

大公司在信息環境、思維環境、業務環境三方面都更有可能比小公司好,從而為設計師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這個成長環境的基礎上,大廠因為設計團隊規模較大、運營時間較長,所以整體上較為成熟,會為每個人提供友好的個人發展路徑,以及好的設計導師和相關培訓。

同時大廠的企業文化建設也會比較成熟,成熟的企業文化對每個人的職場化提供幫助。同時大廠的企業文化也會塑造你的價值觀、職業觀。這也就是為什么即便到了一家新公司,百度系跟百度系的更容易聊到一塊,阿里系的跟阿里系的更容易達成共識。

大廠的環境會把形形色色的人培養的更加職業化,更高的情商、更加妥帖的溝通技巧、更像樣的匯報方式、更守時更有責任感的職業操守。

作者:柴林;公眾號:柴林的設計筆記

本文由@柴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關鍵詞: 企業文化 黃埔軍校 一個朋友

專題新聞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 三角發債是什么公司?發債中簽有風險嗎?
  • 銀行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來嗎?定期存款沒到期家人可以取嗎?
  • 最新油價上調時間是哪一天?油價調整機制規則是什么?
  • 工資稅率的標準是什么(2021最新工資稅率表)
  • 網貸延期還款可以延期幾次?網貸如何申請延期還款?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