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環球今熱點:黃金國際結算的探討與展望
2023-02-15 10:42:46來源: Chinamoney

內容提要


(相關資料圖)

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金融制裁的濫用正在迫使越來越多國家關注國際結算安全問題。黃金具有國際貨幣屬性,黃金國際結算可以有效防范金融制裁風險,保證結算公平,有望為國際社會提供一條穩健、可靠、可控的國際結算新渠道。我國可以加強自身黃金市場建設,豐富以黃金計價的金融產品,推動各國結算系統互聯互通,在黃金國際結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西方對俄國際結算實施了嚴厲制裁,對俄國際貿易和投融資造成嚴重打擊。西方的對外制裁引發全球很多國家擔憂,國際結算安全得到更多關注,國際結算正在持續去美元化。黃金具有國際貨幣屬性且不受任何國家控制,可以有效防范金融制裁,當前,黃金國際結算潛力有待重新認識。

一、黃金國際結算是防范制裁的有效手段

西方制裁俄國際結算主要針對結算系統和結算貨幣兩個方面,即將俄主要銀行排除出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系統,限制俄銀行等機構使用美元、歐元等貨幣開展國際結算。防范制裁需要從結算系統和結算貨幣兩處著眼。

(一)制裁結算貨幣比制裁結算系統更難突破

目前,一些國家在突破西方結算系統方面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在加強自建結算系統,尋求彼此系統互聯互通,作為SWIFT系統中斷情況下的備份。與替代SWIFT系統相比,替代美元和歐元的難度更大。非美歐國家在沒有被制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雙邊本幣結算替代美元、歐元結算,一旦遭受美歐制裁,繼續利用雙邊本幣結算難度非常大。其原因在于,美元和歐元在國際結算和國際儲備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他貨幣目前還處于非常弱勢地位,抗打擊能力非常弱。一國被美歐制裁,外匯儲備被凍結,該國本幣必定大幅貶值,國際社會對該國貨幣將失去信心,國際貿易商將拒絕接受該國貨幣,該國只能使用非美歐貨幣、非本幣的第三國貨幣開展國際結算,雙邊本幣結算成為被迫使用對手方貨幣結算。被制裁國外匯儲備中不可能大量持有多種非美歐貨幣,該國央行無法進行匯率干預,該國進出口商將獨自承擔非美歐第三國貨幣匯率波動風險。

(二)美國具有美元結算的絕對掌控權

理論上,在非西方結算系統上使用美元結算,可以避開美國監控,從而繞開美國制裁,但是,實際操作上卻很難實現。當今世界,主權貨幣已經普及了電子化,實物主權貨幣交易也就是現金交易占比很小,資產已經無法通過實物來展示,更多體現為債務人的一筆記賬,信任使得企業選擇在商業銀行記賬,商業銀行選擇中央銀行記賬。假設一家中國商業銀行,給中國進口商發放一筆美元貸款,用于支付中東出口商的貨款,同時為中東出口商委托的中東商業銀行記錄一筆存款,完成美元國際結算。但是,中東商業銀行對這筆中國商業銀行的美元存款的信任度,必定小于對一筆美國商業銀行美元存款的信任度,很可能要求將這筆存款轉存到美國商業銀行,由此美元國際結算又回到了美國本土。正是由于信任,主權貨幣發行國在該貨幣的交易和結算方面擁有絕對優勢,全球絕大多數美元結算在美國本土進行,絕大多數歐元結算在歐洲進行。

(三)黃金國際結算可以不受任何國家掌控

黃金不是主權貨幣,黃金資產可以通過實物黃金來展示,不必一定成為記賬資產,這與主權貨幣根本不同,兩國之間可以通過黃金在不依賴第三國的情況下完成國際結算。雖然,目前全球黃金交易主要集中在美英瑞日等國,但是,如果兩個非西方國家選擇黃金結算,沒必要在西方市場出售黃金換成美元或歐元再結算。更進一步,如果兩國貿易以黃金計價,黃金的美元或歐元價格對兩國貿易的影響將大幅下降,西方國家黃金市場的影響力也將下降。因此,黃金國際結算完全可以實現分散化,不依賴任何單一市場,各國都不能完全掌控黃金國際結算,也不可能以黃金結算為手段實施對外制裁。

二、黃金國際結算具有現實基礎

黃金曾經長期在全球范圍內行使貨幣職能,直到今天黃金接受度仍然很高。現今世界,黃金之所以無法再承擔全球通用貨幣職能,最主要的原因是黃金數量增長無法趕上全球經濟增長,客觀上將造成全球通貨緊縮。但是,如果僅考慮國際貨物貿易結算,那么目前全球央行儲備和私人用于投資的黃金數量是比較充足的。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21年,全球金礦生產和回收金合計4710.6噸,價值約2989億美元,除2551.2噸滿足珠寶制造和科技使用外,還有1007.1噸用于私人投資,463.1噸被央行增持,私人投資和央行增持合計1470.2噸,價值約933億美元。截至2021年末,全球央行黃金儲備3.12萬噸,價值約1.8萬億美元。用于私人投資的黃金余額較難統計,英國貴金屬咨詢公司GFMS 2015年給出的數據是黃金的私人儲備和官方儲備分別為3.47萬噸和3萬噸。從上述黃金存量和每年流量看,用于私人投資的黃金存量不會少于央行黃金儲備。

從全球范圍來看,可以將黃金對國際貿易覆蓋率與美元對本國和國際貿易覆蓋率進行對比。央行黃金儲備和私人投資黃金存量可以發揮類似中央銀行基礎貨幣職能,假定私人投資黃金存量與央行黃金儲備規模相等,則2021年末可支持國際貿易的黃金規模為3.6萬億美元。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進口額為22.5萬億美元,黃金與貨物貿易之比為16.0%。與之相比,2021年末的美聯儲基礎貨幣為6.41萬億美元,2021年的美國國內貿易為19.7萬億美元,美元與本國和國際貿易之比為15.1%。黃金覆蓋率高于美元,表明黃金相對于美元數量更充足,有能力勝任國際貿易支付業務。從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來看,2021年末,發展中國家央行黃金儲備共計8667噸,價值約5032億美元,仍然假定私人投資黃金存量與央行黃金儲備規模相等,則可支持國際貿易的黃金規模為1.0萬億美元。2021年,發展中國家貨物貿易進口額為6.9萬億美元,發展中國家黃金與貨物貿易之比為14.6%,與美元覆蓋率相差不大,同樣有能力勝任國際貿易支付業務。

三、展望與建議

美元和歐元是當前國際結算的主要貨幣,全球已經形成了以美元和歐元為核心的、完善的國際結算體系,擁有高效的國際結算系統和成熟的國際結算模式。黃金國際結算已經被廢止了近一個世紀,目前重啟黃金國際結算,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已經無法與美元和歐元結算相媲美。黃金國際結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公平性、包容性和反制裁方面。近年來,金融制裁的愈發濫用正在動搖傳統國際結算體系的根基。未來,國際結算貨幣將向著更加多元化方向發展,優秀的發展中國家貨幣、雙邊本幣結算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黃金國際結算也將擁有一席之地,特別是作為備份結算貨幣和保障結算系統。從我國角度看,黃金國際結算為我國提供了一條穩健、可靠、可控的國際結算新渠道,有利于維護我國金融安全,我國可以在推動黃金國際結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黃金國際結算應堅持中立、開放、平等、安全的原則

未來,黃金國際結算要通過差異性來體現獨特價值。首先,黃金國際結算要成為不受任何國家控制、不受政治干預的國際公共產品。黃金國際結算的中立,并不要求每一個參與國都持中立態度,但要通過機制設計防止任何國家將黃金結算作為制裁手段。其次,黃金國際結算要有足夠的開放性,不應針對任何國家或任何機構設置任何準入限制或準入門檻。一國有權拒絕與另一國開展黃金結算,但不能擁有將別國排除出黃金國際結算體系的權力。再次,黃金國際結算需要在制度設計上確保各參與方的平等,在結算系統建設上實現去中心化,使任何兩國可以在不涉及第三國情況下順利完成黃金雙邊結算。最后,結算業務的付款行為與收貨行為不可避免地存在時間差,相應地存在結算風險。黃金國際結算不存在最終擔保人,結算風險較高,因此,黃金國際結算需要在成本和效率上做出一定犧牲來提升結算安全,將結算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之內。

(二)加強各國結算系統互聯互通

黃金國際結算離不開各國結算系統的互聯互通。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建有境內銀行間支付結算體系。在跨境結算系統方面,2010年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獲得SWIFT歐盟運營中心數據后,各國對SWIFT系統信任度下降,一些國家陸續建成了本國的跨境支付結算系統。2020年,國際清算銀行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應二十國集團要求提交了一份《加強跨境支付:構建全球路線圖的基石》的報告,其中也建議加強各國跨境支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探索中央銀行間互惠流動性安排等。從我國角度來看,一方面要加強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引入黃金作為結算貨幣,吸引更多國家商業銀行參與。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各國結算系統的互聯互通,積極參與國際結算標準建設,加強標準的制訂和引進,提升各國結算系統的通用性、擴展性和連通性。

(三)加強我國黃金市場建設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共同發展的格局,上海黃金交易所還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開通了“黃金國際版”。但總體上看,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影響力與紐約、倫敦、蘇黎世、東京市場還有較大差距,我國需要提升黃金市場的國際影響力。首先,黃金國際結算對各國黃金市場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為商業銀行的交易和套期保值提供更多流動性、更完備的交易工具。因此,我國要進一步加強黃金交易市場建設,豐富交易品種,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黃金基金和機構投資者,提升市場流動性。其次,黃金國際結算提升了黃金的國際貨幣屬性,黃金跨境流動將更頻繁,需要完善的國際黃金市場體系做支撐。我國可以進一步擴大境內黃金市場的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境內和香港兩個黃金市場的合作,建設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黃金市場。最后,提升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影響力,有利于建立人民幣與黃金的聯系,可以在緊急狀況下為人民幣提供可依賴的穩定錨,有利于維護人民幣安全。下一步,我國可以在金融產品標準合同文本中加入使用黃金結算的托底條款,增強人民幣與黃金之間的聯系,提升緊急情況下合同履約能力。

(四)加強我國黃金流動性和債務工具的對外合作

各國持有黃金數量是有限的,利用黃金開展跨境結算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國家央行黃金流動性不足問題,即使黃金充足的央行,也會為了避免頻繁運送實物黃金而希望獲得一定的黃金授信。我國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第一出口大國,存在一定貿易順差,因此,在黃金國際結算過程中,一些國家存在從我國央行獲得黃金授信的需求。我國可以在現有的央行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增加黃金互換安排,為有需要的貿易伙伴提供臨時或必要的黃金流動性。我國可以創設外國政府在我國債券市場發行以黃金計價的債券產品,提升與我國有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的購買力,更好推動黃金國際結算發展。

作者:孫曉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

關鍵詞: 商業銀行 萬億美元 任何國家

專題新聞
  • 網貸延期還款可以延期幾次?網貸如何申請延期還款?
  • 存折查詢余額怎么查?存折可以異地取款嗎?
  • pe投資是什么意思?pe投資是原始股嗎?
  • 融資杠桿是什么意思?融資杠桿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戶怎么開?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戶需要多少錢?
  • 申通物流查詢怎么查?申通快遞怎么修改收貨地址?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