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屈臣氏再傳負面消息 口碑崩壞的背后折射企業當前困局
2022-02-10 09:29:54來源: 湖北日報

媒體報道,近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理由是該公司虛假宣傳某化妝品具有防曬黑能力,從而誤導消費者。

這不是屈臣氏第一次因負面信息引發關注。就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1月,屈臣氏因“1分錢促銷面膜”事件,不光彩地登上網絡熱搜。

當月,屈臣氏在網絡平臺推出了面膜優惠活動,消費者使用優惠券后,只需花1分錢就能買到一盒原價50元左右的韓國品牌面膜。

根據活動規則,線上下單成功后,消費者需要前往線下門店提貨,而不少消費者到店后,卻被告知缺貨。之后,部分消費者進入屈臣氏的網絡直播間,在評論區留言詢問,卻遭到主播的辱罵和后臺工作人員的拉黑。屈臣氏隨后發布致歉聲明,但未能平息公眾的怒火。

屈臣氏集團于1841年在香港創立,是傳統線下零售企業的代表。屈臣氏為屈臣氏集團的旗艦品牌,在中國內地49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4100家店鋪和6300萬名會員。

作為一家老牌企業,卻在短時間內屢屢出現外界看來比較低級的失誤或者錯誤,很可能是屈臣氏內部管理的某些環節出了問題。

很多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造就的營銷神話,有著擁抱新經濟形態的沖動,這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健康的市場經濟行為,都值得提倡。前提是,互聯網并非簡單的虛擬存在,而是要尊重每一個消費者,尊重每一種消費或不消費的選擇,尊重自己對消費者做出的每一條承諾。

而且,互聯網是有記憶的,這種記憶隨著海量信息的沉淀,有時還有鉤沉和放大的功能,不能簡單認為時間可以把“小黑點”統統抹掉,從而實現網絡“洗白”。特別是對于一些有“前科”的行為,一點“星星之火”,都可能讓之前的“舊賬”被重新翻出,再次接受網絡輿論的審視。這也壓縮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投機空間。

互聯網推崇誠信,推崇公德,推崇公共責任。此前也有網絡購物平臺,因自身原因將某商品的價格標低而引發搶購,最終平臺自身承擔了虧損,如期給消費者發貨,一時傳為美談。也有品牌在自身經營出現較大困難的時候,依然急公好義,在鄭州水災等天災人禍面前積極捐款捐物,得到各界好評,其自身經營也在眾網友的支持中逐漸走向良性循環,畢竟,“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這是眾望所歸。

從這些角度看,屈臣氏面臨的問題,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回歸基本的商業邏輯,一諾千金,公平交易,童叟無欺,尊重民意,真正視每一位消費者為“衣食父母”,為市場提供服務,為自身創造價值。

當然,所謂知易行難,屈臣氏需要認真檢視自身,付諸切實行動。一時的失誤并不可怕,亡羊補牢,用真誠的行動得到市場的諒解,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結局。萬不可心存僥幸,再次出現因小失大的情況,對品牌造成二次損害,最終消費者用腳投票,那就得不償失了。

關鍵詞: 屈臣氏 1分錢促銷面膜 互聯網營銷 新經濟形態

專題新聞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