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翻翻熱門博主的私家筆記;入手美妝,看看網紅達人的私房分享……先搜索“種草”再下手“買買買”,是當下許多人的習慣性操作。但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左右的人被網絡“種草”坑過。貨不對板、濾鏡破碎,讓人心塞。
所謂“種草”,指的是用戶之間將優質商品或服務分享推薦。網購盛行,這種來自第三方的真實體驗、使用心得,能夠一定程度彌補“不能面對面”的缺憾,豐富潛在購買者的判斷依據。但不知從何時起,這一形式不再是單純的自發行為,而成為品牌追求銷量、平臺收割利益的商業運作手段。沒用過都敢說“親測有效”,沒買過都大聲吆喝“無限回購”,造型擺拍、構圖刻意、文案雷同,甚至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筆記產業鏈。
營銷無可厚非,但以“種草”之名搞營銷,卻有投機鉆營打擦邊球之嫌。縱觀當下,“種草”儼然已成為假冒偽劣的重災區、“三無產品”的聚集地,真真假假難以甄別,消費者稍一不慎就會“拔草即翻車”。而當“照騙”“濾鏡”一次次現出原形,損害的絕不僅是消費者的權益,而是產品的口碑乃至網購的信譽,擾亂整個市場的有序運行。
“種草”不能成為營銷盲區。這個問題,首先要在法律上厘清。到底何為軟廣營銷、何為好物分享,應當有更加明確甚至量化的界定標準。比如,前段時間某平臺關閉帶貨筆記中的外鏈,不失為一種探索。但這還遠遠不夠,至少對那些顯而易見的營銷話術,應當有明確標示和醒目提醒。在此基礎上,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等有標識的,均應準確、清楚、明白;相關經營者、發布者、代言人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明確言行邊界。歸根結底就一條,對那些與廣告無異的所謂“種草”,必須網上網下一把尺子量到底。
“種草”千萬條,真實第一條。對虛假營銷零容忍,讓廣告軟文和體驗分享各行其道,這樣的消費模式才能“一生推”“推一生”。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