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第九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了解到,我國中醫藥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作為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中藥材產業在科技和市場“雙輪驅動”下持續穩定發展。現代中藥產品生產研發、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和溯源體系建設加速推進,以提高產品附加值為發展方向的中藥大健康全產業鏈也正在加速形成。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目前一些中藥材仍然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下一步要以無公害藥材保障中醫藥健康發展。此外,未來有待加強中藥材交易市場監管,建立道地藥材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等級評價制度,助推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本屆大會以“創新支撐·綠色發展”為主題,與會人士聚焦行業熱點,就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言獻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表示,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在健康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優質藥材的代表,加強道地藥材資源保護和生產管理,規劃引導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穩步提升中藥材質量,對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張曉峰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發揮了突出作用,一批中藥品種走出國門,有力支持了國際抗疫工作。在當前形勢下,中醫藥事業面臨重大機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在科技和市場“雙輪驅動”下,我國中藥材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現代中藥產品生產研發、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和溯源體系建設加速推進,以提高產品附加值為發展方向的中醫藥產業鏈也正在加速形成。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李莉介紹,如果加上野生半野生中藥材,根據初步估算,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8800萬畝。在600多個常用中藥材中有300多種實現了人工種養,有力支撐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中藥材的優勢產區逐步形成,其發展所需要的科技支撐也逐步夯實,助力各地群眾朝著鄉村振興目標前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我國正開拓中藥智能制造,把中藥制造實現智慧化。同時我國醫藥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中藥異軍突起,中藥材、中成藥、配方顆粒、飲片等穩步發展。
廣西中藥民族藥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天然藥用植物的主要產區之一,包括羅漢果、雞血藤等在內的70多種中藥原料主要來自廣西。這些原料藥物為中藥資源利用和生物醫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肉桂、羅漢果等道地藥材的規范化種植,為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藥資源保護、道地藥材種植等方面,廣西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著力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遴選了‘桂十味’道地藥材和31味具有廣西地域特色的藥材。”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俊華說,廣西大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中醫藥種植面積達到720萬畝,居全國第二位,羅漢果、八角等排名全國第一,產量占到全國的80%以上,形成了“三金”等一批馳名全國的醫藥品牌。
“我們用短短幾年時間打造了廣西規模較大的中藥飲片生產加工企業——仙茱中藥。通過并購與合作的方式實現了中藥飲片與中成藥的覆蓋,并在中成藥與中藥飲片炮制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廣西柳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朝陽表示,下一步,企業將不斷向上、下游延伸產業,構建覆蓋中藥材種植和采收、中藥飲片、中成藥產品的生產與研發、中藥現代物流等中藥大健康全產業鏈的業務體系。同時,積極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等現代中藥產品生產研發、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和溯源體系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
與會專家表示,盡管我國中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迎來了大好時機,但一些瓶頸也不容忽視。
張伯禮表示,目前一些中藥材面臨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植物生長激素違規使用等問題,對此必須加以重視。中醫藥藥材和飲片要分類分級、優質優價,從而提升中醫藥質量,要做到“三無一全”。如人參經過多年研究,我們建立起人參高質量無公害種植規范,助推無公害人參的出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說,此前許多藥材采挖于深山老林,藥效高、藥力足。隨著需求暴漲,野生藥材幾乎挖空殆盡,不得不進行人工栽培。人工栽培在藥材資源收集、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著高產低質、農殘超標、連作障礙等主要問題。對此,應注重生態環境特性與中藥材生長發育特點相結合,利用最適生態環境生產最優質的中藥材產品。
藥材好,藥才好。與會專家表示,只有中藥材質量過硬才能保證中醫藥的療效,進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下一步要加強基礎課題研究,推廣規范化種植,以無公害藥材保障中醫藥健康發展。不斷完善中醫藥臨床證據數據庫建設,推動中醫藥和西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張伯禮說。
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名譽主席王國強建議,強化中藥材道地產區環境保護,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制定中藥材種子種苗管理辦法,推進規模化、規范化種植,探索制定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激勵政策,健全中藥材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系,加強中藥材交易市場的監管,并建立道地藥材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等級評價制度,助推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