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可謂名副其實的“黃金周”:北京一舉成為最熱出游目的地,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861.1萬人次;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旅游總收入108.2億元,較上年增長15.0%,其中文化消費的表現尤為突出,異彩紛呈的文化產品,滿足著廣大市民游客的精神需求,也展現出北京高質量發展強勁的內需潛力。
縱觀北京假日文化消費,不僅能感受到旺盛的熱情、奔涌的活力,更能體察到一種明顯的創新升級態勢。公園景區等傳統景點融入紅色教育、科普展覽,環球影城等后起之秀巧做IP文章、展現異域風情,潮流商圈等網紅打卡地推出街頭表演、文創市集,影院書店等文化地標主打貼近時代、貼近人心的主旋律作品……豐富多元的文化產品,滿足著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成為假日經濟再創新高的發力點。
再看消費行為,以“互聯網+”為特征的新消費延續火熱態勢,一些傳統消費也重煥生機。比如,“雙減”帶熱親子消費,游樂場、博物館等人氣十足,城市森林、郊區鄉野吸引孩子們撒歡兒;“冬奧”燃旺健身消費,融合了“冬奧”“永定河”“西山”“首鋼工業”等元素的北京冬奧公園一票難求。總的來說,新興消費從萌芽到壯大,傳統消費從走量到提質,共同構成了北京文化消費市場的火熱景象。
有什么樣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文化需求。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國一地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就會開啟大眾化階段;超過5000美元,文化消費就會進入快速增長期。以此反觀,我們國家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人民群眾自然而然地對文化需求產生了新的期盼,北京作為發展高地,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不僅更加旺盛,而且勢必體現出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特別是到了節慶時段,文化需求已經逐步超越物質需求,成為多數市民的首要著眼點。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更有責任有義務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上走在前列,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著眼消費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需求日益多元的時代趨勢,我們更要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與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增進市民群眾文化福祉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生產出量多質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這個過程中,尤其要用好用足“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冬奧會籌辦等大事要事的紅利,抓住親子消費、體育消費等新機遇,從供需兩端發力,擴大有效供給,不斷創造和培育新的消費需求。我們相信,保持總消費領先優勢,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北京的文化市場一定會展現出更多活力。
文化消費關乎市民生活品質,也關乎城市發展含金量。作為古都和首都,北京的文化資源稟賦與文化市場潛力都獨一無二。立足自身優勢,把握消費趨勢,讓文化更充分地融入城市肌理,廣大市民的生活將更加有滋有味,北京邁向“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腳步將更加鏗鏘有力。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