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上半年這項指標,浙江超越廣東|新京智庫
2023-07-08 05:30:12來源: 新京報

2022年11月21日,市民經過北京證券交易所。圖/IC photo


(相關資料圖)

經濟大省正在向“資本強省”邁進。

在穩經濟階段,經濟大省的作用尤為重要。它們不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也是國家創新發展的“主引擎”。

然而,經濟大省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了僅靠自身優勢,還需要借助資本市場這個重要平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培育更多優質企業,吸引更多資本投入。這樣才能實現從“經濟大省”向“資本強省”的轉變。

6月29日,安永(一家國際專業服務公司)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稱,在2023年上半年,江蘇、浙江和廣東A股IPO數量分列前三名,分別有37家、29家和20家。其中,江蘇的IPO數量和融資額,在內地各省份中均排名第一。

根據其他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江蘇、廣東、浙江以34家、31家和20家分列前三甲。

對比發現,在前三強中,江蘇守擂成功,浙江則是實現了對廣東的反超。那么,“資本強省”有哪些條件?經濟大省如何變身“資本強省”呢?

江蘇“守擂”成功

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江蘇不僅在實體經濟方面表現出色,也在資本市場上展現了強勁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江蘇的IPO數量和融資額,在內地省份排名第一。

不過,從省內分布來看,江蘇上市企業大多數都集中在南京、蘇州和無錫等地,雖然蘇北的宿遷、連云港和徐州也有新企業上市,但是在數量上仍然難以跟前者比肩。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南京新增A股上市公司六家,常州有五家,蘇州和無錫均新增七家。這四座城市新上市企業數量超過了江蘇全部上市企業數量總數的半壁江山,達到67.6%。

這四座城市也一直是江蘇上市企業較為集中的地區,其中蘇州、無錫和常州三座蘇南城市更是在A股市場形成了“蘇南板塊”。一方面其地理位置優越,與上海相鄰,能夠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也跟擁有較完善的產業園區和開發區,當地政府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截至今年4月,在100家江蘇籍科創板公司中,“科創之城”蘇州貢獻了一半,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就孵化了17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工業制造業是江蘇IPO的主力軍。其次是科技、傳媒和電信業。此外,消費品和服務業、醫療保健業、能源和環保業等也有不錯的表現。

例如,在江蘇制造業傳統強項中,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各有六家新公司上市。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江蘇在制造業領域的強勁實力。

實際上,制造業也一直是江蘇經濟的“壓艙石”。

2022年,江蘇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以上,均居全國第一。物聯網、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等10個集群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

例如,蘇南三個城市都有較強的制造業基礎,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涉及光伏新能源、智能輸變電、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機器人、石墨烯、物聯網等多個產業,在國內乃至全球占據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業穩住基本盤的同時,江蘇上市企業的科技含量也顯著提升。江蘇上半年新上市企業中,北交所上市數量最多,達到11家,而科創板和主板各有九家,創業板八家。

對于江蘇省來說,作為中國內地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省份之一,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值得期待。

據相關機構的統計,截至2023年3月,江蘇省共有84家企業在A股排隊等待上市,僅次于浙江和廣東。

這意味著江蘇省仍有大量的優質企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市,進一步提升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浙江反超廣東

IPO半年報中,另一個看點是浙江上半年新上市企業數量反超廣東。

2023年上半年,浙江省在A股市場IPO數量達到了29家,超過了廣東省的20家,僅次于江蘇省的37家,位居全國第二。

這一成績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浙江省的IPO數量增加了九家,而廣東省的IPO數量減少了11家。

浙江省在IPO市場上的表現,反映了其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創新能力,也與其區域特色和產業結構有關。

在上市公司的行業來看,上半年浙江新上市企業中設備制造領域上市企業達到了13家,占新上市企業數量近一半。在半導體和通信設備領域也有3家企業上市,這也體現了其在高端制造和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和潛力。

其中,杭州市是浙江省IPO市場的主力軍,其互聯網經濟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地位。寧波市、溫州市等城市也各有特色和優勢,在制造業、金融業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今年上半年新上市企業中,以地域劃分,杭州九家,紹興、金華各四家,湖州三家,寧波、臺州、嘉興、溫州各兩家,麗水一家。

而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在上市企業數量上,一直處在全國領跑的位置。

截至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前三個省份是廣東(843家)、浙江(676家)、江蘇(661家)。

今年上半年,廣東在新上市企業數量上被浙江反超,主要是體現在制造業領域。不過,從創業板新增上市數量來看,廣東跟浙江差距不大,甚至還比江蘇多出了三家。浙江、廣東、江蘇,創業板發行數量分別為12家、11家、8家。

這也表明廣東上市企業科技含量不遜浙江和江蘇。去年6月,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曾表示,近年來廣東省A股上市企業中八成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逐步形成廣東企業“千軍萬馬齊創新”的局面。

此外,跟江蘇的蘇州,浙江的杭州是上市企業集中區一樣,廣州也是廣東省推動企業上市的主力軍。

今年5月底,廣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3年廣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力爭2023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0家。

經濟大省如何向“資本強省”邁進

據證券時報報道,6月,包括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在內的多家山東地方國企,擬從復星系收購德邦證券部分股權,以最終控股德邦證券。

如果交易成功,這將意味著,山東也將迎來中泰證券之后的第二家國資控股券商。作為經濟大省,山東近幾年一直積極推進從經濟大省向“資本強省”邁進,在資本市場上積極尋找拿下新的券商牌照的機會就是一個積極的舉動。

今年上半年,除了江蘇、浙江和廣東位列前三甲,山東和上海分別以11家、10家列第四和第五名。前五名,占IPO總數的62%。北京、安徽均以九家緊隨其后。

這些數據顯示出經濟大省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和競爭力。

根據2022年各省份GDP排行榜,排名前五省份的GDP總量占全國的比重高達34%。而在2021年,廣義上的13個經濟大省GDP占比更是超過了70%。

這些經濟大省不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也是國家創新發展的“主引擎”。這些省份擁有較強的產業基礎、人才資源、科技實力和市場規模,為企業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不過,從經濟大省向“資本強省”邁進依然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例如,在加強企業培育和扶持,提升上市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上,經濟大省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民營企業等的支持力度,為他們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服務、人才培養、技術引進等方面的幫助。

在建立健全企業培育機制,搭建企業成長平臺,打通企業上市通道,也要鼓勵優質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促進優勝劣汰,實現優化配置,合理選擇上市地點和方式,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板塊和市場。

此外,經濟大省也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例如,在加強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等方面,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

正如安永報告所指出的那樣,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有望逐步企穩,及更多提振經濟政策可期,今年下半年A股IPO有望保持常態化高位發行,經濟大省在向“資本強省”邁進必將有更大的作為。

文/新京智庫研究員 查志遠

編輯/柯銳

校對/吳興發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經濟日報金觀平:樓市政策應強化中長期調節
  • 政經譚 | 香港金管放寬針對住宅逆周期措施 九江、清遠調控松綁
  • 絲襪英語怎么說(絲襪足腳用英語怎么說)
  • 阿里巴巴股價一度漲超 6%,入局 AI 大模型“國家隊”
  • 宜賓市商業銀行遞交港股申請,或成為四川第三家上市銀行
  • 北京市通過首家企業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