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 > 正文
廣東自貿試驗區八年建設成效顯著
2023-06-08 13:57:14來源: 人民日報


(資料圖)

累計形成六百九十六項制度創新成果(副題)

人民日報廣州6月7日電 (記者李剛)記者從6月7日召開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8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696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廣東全省復制推廣216項改革創新經驗,發布301個制度創新案例。

據介紹,廣東自貿試驗區大力發展汽車、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8年來固定資產投資累計11117.2億元,帶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2243.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663億元。

充分發揮高水平投資平臺作用,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業準入方面實施全國最短外資負面清單和全國首創商事登記注冊制,在企業準營方面實施“一網通辦”“證照分離”“交地即開工”等創新舉措,在服務企業方面建立了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產業和人才政策,落地企業和個人“雙15%”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高效便利的跨境稅收服務。自2015年成立以來,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超過26萬家,實際利用外資近500億美元,91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465個項目,設立總部企業272家。

國際貿易門戶樞紐功能日漸凸顯。廣東自貿試驗區打造高效便利的大通關體系,平均通關時間縮減了80%,監管證件從86種壓縮到46種,申報無紙化率達到99.6%。建立了海陸空聯運的大航運體系,國際班輪航線從204條增加到352條,開展了聯結全省9市的“一港通”“組合港”業務,建設了對接穗深港三大國際機場的空運貨物中心,開通了南沙港鐵路“中歐班列”。南沙、前海獲批國家進口促進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中轉集拼、離岸貿易、保稅加油等新業態迅速發展,形成了飛機、汽車、電子元器件、天然氣、糧食等大宗商品分撥中心和進口平臺。近3年,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接連突破2000億、3000億和5000億元。

緊緊圍繞擴大制度型開放,與港澳合作取得突破進展。落地全國首家港澳資獨資或控股的銀行、證券、基金機構,實現粵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財通、跨境車險和醫療保險、跨境住房按揭等創新措施。設立了11家港澳資旅行社,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建成內地首家澳資獨資醫療機構,超過1000名建筑、設計、旅游、醫療等澳門專業人士獲橫琴跨境執業資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1442家創業團隊。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累計設立2.4萬家港澳資企業,吸引港澳資473.77億元。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智能報警記錄儀亮相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
  • 航鐵集團成功交付737-800拆解飛機
  • 酷馳(不止于酷,心馳天下)高端智能手機——高端輕奢系列,高顏值高享受
  • 極萌Jmoon與周冬雨合作探索極速美容科技
  • 益路華彩,夏日清涼 | 金星啤酒為高考助力,為夢想加油
  • 華熙LIVE·五棵松入選新一批“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海淀區唯一!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