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
智囊看中國經濟:增速重回合理區間是當務之急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李曉喻)受疫情持續、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中國多個經濟指標同比增速有所放緩。多位智囊認為,當前需抓緊采取更有力措施,使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
(相關資料圖)
今年前10個月,中國投資、消費、進出口等多個經濟指標同比增速較前三季度放緩。其中,10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5%。
在26日線上舉辦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年度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說,疫情發生三年來,中國經濟平均增速持續低于潛在增長率。當前需及時扭轉這一態勢,使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國在百年變局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他認為,要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從2020年起第一個五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速應爭取達到5.5%,第二個五年5%,第三個五年4.5%。在此情況下,未來五年特別是2023年,推動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也表示,如果經濟增速長期低于潛在增長率,對經濟增長的量和質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可能導致全要素生產率下降,企業長期經營發展能力受損,新老動能轉換也會受到沖擊。因此,使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即實際經濟增速達到潛在增長水平,應成當務之急。
近期,中國已推出多項政策措施穩經濟,如宣布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提出包括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等六個方面的16條措施等。劉世錦稱,隨著相關政策出臺,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利條件正在增加。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瞄準幾個關鍵點加大政策力度,有助于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支撐。
在楊偉民看來,居民消費、房地產和平臺經濟是當前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個關鍵點,應有針對性地采取更有效、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如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盡快制定綜合性、長期性、制度性的房地產新政,出臺更多措施穩定平臺經濟發展預期等。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建議,擴大消費除了著眼于總量,還應針對消費出現的一些新短板對癥下藥。此外,針對投資如何“揚長避短”也應設計相應方案。以新思路找到并實施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項目,如增加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或將取得更好效果。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認為,應進一步理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讓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既能更好協同,又能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中去。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當天發布的報告預測,在制造業內生動力持續、消費回暖等利好因素帶動下,明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溫和復蘇。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imtoken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華冠直播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體育新聞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