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的《關于統一智能電子設備充電器標準端口進一步減少電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獲得了工信部的正式書面答復。工信部表示,大力推進充電接口、技術融合,有利于降低電子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此后,因一篇公眾號文章被要求撤稿的風波,一場關于“充電標準是否應該統一,標準統一之后會否扼殺創新”的討論引發網絡關注。
1月16日,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告訴南都記者,統一充電接口對消費者而言,好處很多,無論從節省使用成本或者使用便利性來說都是如此。
一封刪稿函引發熱議
近日,公眾號“魚眼觀察”的作者表示收到網易法務部的法律函,要求其刪稿和道歉。據悉1月12日,公眾號“魚眼觀察”發表了于平的文章《丁磊為什么錯了》。文章認為充電接口是否統一應該交給企業和市場,過早對技術標準進行統一,會扼殺企業創新的動力。
文章發布后該作者稱收到了網易的刪稿函并表示了不滿,隨后丁磊向該作者發布致歉信,稱他收到朋友轉發的文章才了解到此事存在爭議。
此次撤稿風波引發網絡熱議,充電標準統一到底會不會扼殺競爭?對此,丁磊在致歉信中提到,提案前團隊做了大量的調研,發現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多人的痛點。丁磊認為,一項新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自由競爭將促使百花齊放使技術創新迅速成型,在技術逐步成型之后,需要行業或政府制定一定的規范。“這種規范對市場來說非但不是束縛了創新的手腳,而是引領行業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丁磊表示。
南都記者獲悉,1月10日工信部對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關于《關于統一智能電子設備充電器標準端口 進一步減少電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下簡稱提案)正式做出書面回復:大力推進充電接口、技術融合,有利于降低電子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根據書面回復,隨著充電/數據接口以及充電技術的快速迭代,當前智能終端市場形成了以USB-C接口為主,多種接口及充電技術并存的格局。用戶更換設備后,原有充電器、數據線大多閑置,造成巨大浪費。大力推進充電接口、技術融合,有利于降低電子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工信部表示,有關部門將立足行業發展現狀和需求,組織有關科研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智能終端設備充電接口及技術標準的研制工作。
此外,工信部還稱將加快制定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深入實施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促進充電接口及技術融合統一。
專家:頭部企業處于支配地位,統一充電接口或影響收入
南都記者獲悉,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機多采用USB-C接口,市面上幾乎僅剩蘋果采用Lightning接口。雖然蘋果已經在iPadPro等設備上使用USB-C充電接口,但是iPhone從iPhone 5之后一直在用Lightning充電接口。
Lightning接口
USB-C與TypeC接口。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市面上幾乎只剩蘋果采用Lightning接口,“其實蘋果也有很多產品使用USB-C充電接口了,比如平板、電腦等。但是為什么蘋果還有部分產品沒有用USB-C充電接口呢?這是因為頭部企業現在處于支配位置,有很大的話語權。而且如果取消掉,可能會影響一部分收入。”
以蘋果為例,蘋果20W充電器(最低功率)在官網的售價是149元。如果使用第三方充電器,沒有通過蘋果MFI認證,很可能在iPhone充電時就會提示充電器有問題從而充不進去。而要通過蘋果MFI認證也需要給蘋果一筆授權費用。
充電接口的標準化,其實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問題。此前,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甚至美國本地機構也宣布推進電子產品標準化,并要求后續生產的手機、平板、數碼相機、PC等產品必須采用TypeC接口,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甚至是停售。
當時蘋果公司表示,從iPhone上取消Lightning接口將令用戶現有的Lightning線材被淘汰,帶來非常多的電子垃圾。
不過有供應鏈消息稱,下一代蘋果手機iPhone14系列基本確認將會更改充電接口,由原來的Lightning接口更換為目前安卓主流的Type-C接口。
充電器企業:產品競爭與統一標準不沖突
項立剛進一步表示,統一充電接口利大于弊。“現在充電器或者數據線的基本功能只有兩個,一個是充電,另外一個就是傳輸數據。對于消費者而言,統一后,可以少買很多數據線方便使用。對于行業而言,也可以減低市場內耗。”
有充電器企業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此次事件讓行業有聚焦點,而不是非主業務上位成為競爭的利器。其認為統一協議并不會阻礙競爭,因為“充電標準,而不是某類產品的標準,某類產品的競爭與充電標準不沖突,第三,統一標準并不代表標準就不變了,應該還會進化,頂尖技術是不是能普惠大眾,這才是企業該做的事情吧。”
電信分析師付亮則表示,除了蘋果外,就算采用USB-C接口的廠商其實也應該統一標準。“現在很多企業把快充當作賣點,但是他們會用很多系列或者標準,有的最高120w,有的60W。這些充電頭也不能通用的。”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5G手機銷售越來越多,而5G手機耗電量相較以往要高,在手機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發展的時候,快速充電對于手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近年來,“快充”成為手機新品的主要噱頭。目前OPPO、realme、小米、努比亞、三星、聯想、中興等手機廠商也開始推出自己的大功率充電器。
然而,南都記者發現,由于目前各手機廠商保護自身的資源優勢,各品牌之間無法相互支持快充,均采用不盡相同的快充協議。
上述充電器廠商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如華為的快充頭,只有22.5W功率段的快充協議是開放的,也就是說第三方能做的多數都是22.5W。而比較熱銷的40W、60W功率段的協議并沒有開放,采用的是原裝模塊化的方式在賣,這也意味著要完全達到他們的快充標準,第三方充電器廠商是做不到的。“私有協議在國產品牌中普遍存在,并沒有統一。”其舉例,“小米也是如此,充電器具備18/27/33/55/67功率段,但只有18/27是開放協議的”。
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大品牌主推的120W快充,充電器售價普遍在200元以上。而且各大品牌的120W快充很可能還不能通用,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如果同時擁有多臺手機,想都能嘗試最大功率充電時,就需要購買多個品牌的大功率充電器。
付亮呼吁,“應該統一標準,這有利于上下游標準化。”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