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手機廠商扎堆跨界造車 吉利汽車逆勢跨界“造手機”
2021-09-28 15:46:55來源: 南方都市報

9月28日,由李書福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該項目總部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高端智能手機,整合全球技術和資源,服務全球市場。此前,此外,吉利控股集團已在武漢布局路特斯汽車、車聯網、車載芯片等業務。

對于為何進軍手機行業,李書福表示,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依法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鏈接車聯網、衛星互聯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據了解,李書福早已將上述想法付諸實踐。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李書福便在杭州創立了億咖通科技(EACRX)公司,其主營業務包括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云平臺等核心技術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便曾提出“基于全球在線云服務,讓手機、車機時時在線,通過同一個賬戶,讓車輛與手機互相識別,數據共享、千人千面”的設想。

有業內人士表示,吉利汽車跨界手機行業的“反向操作”出乎大家意料。智能汽車已成為繼互聯網后全球最大的創業風口,科技化將使得汽車行業“價值重估”,也促使越來越多科技企業跨界汽車行業,“但沒想到,吉利作為傳統車企摒棄被動應戰的姿態,跨界相關科技領域,尋找新的業務支撐點,這也意味行業之間的交流從單向流入變成你來我往。”

值得注意的是,有著同樣跨界造手機的廠商不止吉利一家,此前格力、360等企業便早早開始探索手機領域,但成績更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

早在2015年1月,董明珠便直言“我要做手機,分分鐘,太容易了。我做手機肯定會超過小米”,而格力進軍手機行業的消息便得到證實,數月之后,格力一代手機便出現在工信部電信設備認證中心網站上。

據了解,格力手機一代售價為1600元,而當時配置更高的紅米Note 3 只賣 899 元。根據當時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監測的數據,初代格力手機的出貨量大約只有五六萬臺。

此后,格力手機便開始轉變產品售賣策略,轉戰中高端手機市場。推出的格力手機2代、格力手機3代起售價分別上升至1999元和3600元。但由于上述手機皆在官網銷售,且格力未曾公開過相關銷售數據,外界無從得知其具體銷售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至今仍在不遺余力地發展手機業務。2020年,推出了首款5G手機,并正式更名為“大松手機”。同時,2021年上半年,格力聘用了數碼圈知名人物王自如,外界普遍猜測其將操刀大松手機的新機。

與格力相比,360的造機之路則更加坎坷。早在2012年,周鴻祎便把目光轉向手機市場。2012年5月,360宣布推出了首款“特供機”——華為“閃耀”。此后幾年,360還聯合海爾、夏新和諾基亞展開了合作,發布了眾多機型,但并沒有在市場泛起浪花。2014年,360投資入股酷派并與其合資成立了奇酷公司共同造手機,但又由于股東之間的意見不統一,奇酷手機無法做大做強,曇花一現。

2021年5月,前360手機總裁李開新擔任一加手機副總裁稱并回復網友稱,360現在很好,只是不做手機了;360不做手機是我和團隊心中的痛,并不是我帶領團隊把這個業務做沒了。實際上在我接手一年之后,業務已經止血、開始進入良性,后來是公司基于其他原因決定關閉這個業務,很痛心。

此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曾向南都記者表示,企業跨界的背后是存量與增量的有機結合,也應考慮跨界與自身業務的契合度。比如百度布局自動駕駛已久,可以從自動駕駛的角度介入;360憑借信息安全領域建樹,可以從車機系統的信息安全切入;小米造車則可以把它理解為智能硬件的一部分,跟小米原來的戰略是不矛盾的。

關鍵詞: 手機廠商 跨界造車 吉利汽車 智能手機業務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