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醫療美容廣告屬于醫療廣告,不得制造“容貌焦慮”,生活美容機構等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展醫療美容廣告宣傳。
“容貌焦慮”在現實中一定程度存在,催生、助推著相關產業發展。比如一些電商平臺上線“顏值打分師”,一些整形機構推出AI顏值測評師?!?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新增醫美機構數量高達5150家,醫美市場規模高達1975億元。同時,出現了切胃、精靈耳、小腿肌肉阻斷術等奇葩手術。
醫美產業亂象不少。比如,大量心理暗示廣告投放到市場,刻意放大焦慮,吸引諸多顧客前來,然后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有些機構并無相關資質,甚至曾發生美容變毀容的事件。
此次征求意見稿列舉了重點打擊的各類醫療美容廣告亂象,其中明確,將容貌不佳與“低能”“懶惰”“貧窮”等負面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或者將容貌出眾與“高素質”“勤奮”“成功”等積極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均屬制造“容貌焦慮”??梢哉f,這就是在向制造“容貌焦慮”行為宣戰。
雖然現實中存在因顏值改變而求偶、求職成功的案例,但那畢竟是極少數,如今的醫美廣告顯然夸大了顏值對社交、工作及收入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消費警示,另一方面要推進相關科普工作,努力糾正公眾對顏值的錯誤認知。
此外,對容貌歧視現象應堅決抵制。有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曾表示,企業對求職者的評價已經擴展到身體、生活等層面。如果求職者在學歷、履歷和能力等方面不相上下,企業方會優先錄取顏值高者。如此“用人觀”顯然值得商榷。
于個人而言,更應端正心態,謹防被“容貌焦慮”影響。據國內某家購物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兒童彩妝消費同比2019年增長了300%。近年來一些網絡平臺上也涌現出一批小學生美妝博主,可見,成年人的“容貌焦慮”已經不同程度傳染給了孩子。
認清“容貌焦慮”的危害,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評判標準,每一個人或許都應有所反思,有所改變。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