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國民養老保險即將落地 未來將著力于銀行渠道挖掘增量養老市場
2021-08-23 15:51:27來源: 國際金融報

國民養老將更多地與同樣參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壽險公司形成競爭,但從股東背景可看出,國民養老未來可能更多著力于銀行渠道,開發銀行既有客戶,把短期儲蓄轉向養老資產。

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即將迎來新成員。

8月1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擬設立國民養老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養老”)的公告。這也意味著,國民養老有望成為國內第10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

據此前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擬設立的國民養老保險公司是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提供個人養老保險產品,作為目前養老保險的補充。

發起股東達17家

目前,國內共設立了9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分別為平安養老、太平養老、國壽養老、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大家養老、新華養老、人保養老、恒安標準養老。

國民養老一旦獲批,將成為國內第10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根據籌建方案,國民養老注冊資本111.5億元,注冊地在北京西城區。

業務范圍與現有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大體相同,包含:商業養老計劃管理業務;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養老保障為目的的人民幣、外幣資金;團體養老保險及年金業務;個人養老保險及年金業務;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意外傷害保險業務;團體人壽保險業務;團體長期健康保險業務;個人長期健康保險業務;上述保險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與上述業務有關的咨詢服務業務;保險兼業代理;以及經中國銀保監會及國家相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發起股東多達17家,分別為: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各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均為8.97%;中郵理財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5.83%;信銀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民銀金投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各出資5億元,持股比例各4.48%;華夏理財出資3億元,持股2.69%;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8.97%;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資5億元,持股4.48%;國新資本出資10億元,持股8.97%;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億元,持股2.69%;泰康人壽出資2億元,持股1.79%;中金浦成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持股1.79%。

值得一提的是,國民養老發起股東中,銀行理財子公司占據10個席位。“由此可見,銀行正作為一股重要力量參與到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意義重大。”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人的儲蓄向來占比較高,而且多是短期儲蓄,如何把短期儲蓄轉化成長期養老資產,是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目前面臨的非常大的一個任務,而銀行在這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朱俊生補充稱,銀行養老理財產品發展已近十年,市場規模已逾千億元。截至2020年底,24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可依托母行資源,大力發展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銀行具有客戶資源、賬戶管理、渠道布局、品牌信譽等優勢,將銀行業納入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不僅有利于滿足第三支柱賬戶持有人不同的風險偏好,實現產品配置的互補,而且有助于加速整合統一賬戶平臺的進程,迅速推廣普及第三支柱。

挖掘增量養老市場

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養老金已經十分迫切。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4億,占18.7%;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占13.5%。按照聯合國的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就屬于老齡化社會,達到14%就是深度老齡化社會。

我國養老金也面臨巨大的缺口。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測,未來5-10年,中國預計會有8萬億-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擴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年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在我國當前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目前已覆蓋近10億人;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初步建立,目前已覆蓋5800多萬人;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沒有出臺,在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中還是個短板。

游鈞透露,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以及養老金面臨的巨大缺口,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已經十分迫切。

此外,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論及“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時提出,“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那么,國民養老的設立是否會對現有9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造成沖擊?朱俊生直言,現有養老保險公司的業務主要聚焦在第二支柱,同時參與國家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但對第三支柱介入仍有限,所以國民養老并不會對其造成明顯影響。

他指出,國民養老將更多地與同樣參與第三支柱的壽險公司形成競爭,但從股東背景也可看出,國民養老未來可能更多著力于銀行渠道,開發銀行既有客戶,把短期儲蓄轉向養老資產。這與保險業參與第三支柱的方式差別較大,未來兩者可各有側重,共同挖掘巨大的、增量的養老金市場。

關鍵詞: 國民養老保險 銀行渠道 養老市場 新增量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