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我國正式結束了福利分房,住房商品化萌芽自此產生。新的歷史節點帶來了新的變化,房地產行業的出現,更加滿足了全社會的就業需求,其中也誕生了一批應需求而生的新職業。從過去的“散兵游勇”,到現在的系統化、專業化服務,房產經紀人所扮演的“橋梁”角色一直未變。但對于這個角色的定位,卻在短短30年間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原來是做‘短線’,現在必須要做‘長線’了,沒有服務就留不住客戶。”從業十年,戴昂對于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這種認識,源于市場競爭的殘酷,也源于行業變革所延伸的方向。
團隊對新人的寬容讓我留了下來
戴昂的入行,更像是電影里的劇本——租房被騙,原工作朝不保夕。
十年前,大學剛畢業的戴昂在一家餐飲公司上班,朝九晚五非常穩定,但沒什么技術含量,工資水平也很低。作為千萬北漂中的一員,租房被騙,成為壓倒剛剛工作的戴昂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時走在北京最繁華的街道上,看著高樓大廈和車來車往,堅定了要留在北京的愿望,也堅定了換工作的決心。”想做一個靠譜的經紀人,不騙人,自己也不受騙——這是戴昂最終選擇進入房產經紀行業的初衷。當然,經紀行業相對透明的收入結構也讓他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期許。
“原來基本工資沒這么高,但賣一套就得一份傭金,我拿多少、合作的同事分多少,清清楚楚,人就有了動力。”
與戴昂想換工作的初衷一樣,房產經紀行業也“單純”以開單說話。“當時進入行業全靠自己摸索學習,能開單就留下來,不能開單就要考慮換工作了。現在入職還有各種學習培訓,當時是什么都沒有的,需要性格外向的人,能去跑、能去折騰,甚至還要靠點運氣。”
戴昂的運氣來自調控后的市場回暖和同伴的協助。
2011年2月16日,北京正式公布了關于貫徹“國八條”的通知,彼時也被稱為最“猛”的限購令,北京樓市隨即出現量價齊跌。直到2012年,積蓄了一年的剛需開始逐步入場,二手房交易率先回暖。
這一年,戴昂入職成為北京我愛我家的一員。
市場回溫并未給新人過多“寬容”,“不能開單”成為懸在戴昂這個新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那個時候3個月不開單,一是沒飯吃,二是得走人。”在戴昂入職兩個月后,開單記錄依然是零。“一單還沒開,心里是非常焦慮的,甚至在想換工作是不是選錯了。不過也是注定要干這個的。只因客戶進門自己是第一個去接待的,人生的第一單就收獲了。”
“我愛我家華嚴北里店當時才剛剛開設,整個門店都十分團結。說是我簽單不如說我們團隊簽單,我當時確實還什么都不太懂,師傅帶著一路陪同客戶看了有七八套房子,然后在晚上就訂了,全程都是我的師傅在談。總之客戶很滿意,我也很開心。也是這一單,算是真正開啟了我的職業生涯。”戴昂現在回想起來,也正是因為團隊對新人的寬容,所以才能夠留下來。
對于新人來說,開單就意味著戴昂能吃上這碗飯,至少還能繼續堅持,雖然過程依然很難。
沒經驗、沒業緣、專業不夠是戴昂踏入這個行業的最大難題,但更大的難題是客戶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不單是對于新人業務的不信任,更多是因為買賣客戶長期以來的“芥蒂”。
草莽時代,房地產經紀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假房源假信息盛行,吃差價亂收費的現象也非常嚴重,這也就造成大家看到經紀人普遍與“黑中介”劃等號的情況。
就在戴昂入職的前一年,《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正式頒布,北京“一房一價”實施細則隨之出臺,我愛我家等頭部經紀公司開始一手抓真房源,一手進行線上化改革,包括房源信息、歷史價格、區域成交情況等,購房者一覽無余,市場開始變得透明起來。
“房產經紀平臺主要搭建的是一個橋梁作用,特別是信息化、數據化提速的這些年,平臺能更快地幫助買賣雙方達成心愿,讓市場價格也更加透明。同區域內同類型房子是什么價格,不再由經紀人口述,平臺數據都有,而經紀人則更多是一個排雷作用,掃除客戶成交前的障礙,讓買賣雙方能夠順利達成交易。在戴昂看來,房屋買賣,是一個家庭一生中最大的交易之一,不能讓每個人都變成專業的房產經紀人。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專業,然后去節約他人的時間,幫助客戶繞開買房路上的雷區,這樣才是用專業賺錢,走的才能更遠。”
在我愛我家華嚴北里店,戴昂已經成長為資深的“老人”,這里的“老人”指個人能力過硬,也指在職時間足夠長。
房產經紀行業歷來都存在流動性大、從業周期短的現實問題,有些人更是把進入行業作為臨時過渡的“跳板”,從入行開始就沒打算久留。“更深層的原因是,大部分人認為房產經紀行業門檻很低,不需要學歷,也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得不到足夠的認同。但現在真的不是這樣了。”
對200多項規定倒背如流是當好經紀人的基礎條件
從業近十年,戴昂直言還不能算“精通”,仍需要不斷學習去補足。“每個客戶的需求不同,再加上房屋情況復雜多變,只有熟悉每個交易環節流程,才能最終完成簽單。”在戴昂看來,作為一名房產經紀人,你需要熟悉房產經紀行業的法律法規,熟悉房產交易的各項管理規定,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連門檻都算不上。
戴昂的電腦里,有個自建的“買房十萬個為什么”,從土地出讓金到稅費計算,從基本房貸到繼承贈與的公證,200多個整理好的TXT靜靜的躺在那,戴昂說自己帶徒弟的時候,對這些基本政策的要求是“熟記于心”,而這個數字僅在今年上半年,便增加了20余個。
“比如,北京原來有政策性住房有保障性住房,上市交易的時間、稅費成本都不一樣,兩限房多久能上市,一類、二類經適房稅費是不一樣的,現在又出來了共有產權房、限競房,這些都要熟記于心。”
跟這些有明文規定的房屋上市不同,更讓戴昂和同事們頭疼的是那些歷史比較久遠、產權屬性比較復雜的老房子。
“有些問題可能外界聽說的很少。但我們接到了,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客戶是不會考慮這些的,我們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
戴昂接待過一對老人,他們需要交易自己名下的房子,但房屋交易需要提供結婚證,在他們那個年代基本沒有結婚證這個東西,相關登記檔案也很難去查找。“補證和領證完全不一樣,如果領證,房本上的夫妻名字在新領證之前,這樣再買賣就會出問題,當時的路只能是補。”戴昂基本上每天都要往西城區檔案局跑,中間還涉及老宣武區和老西城區合并,原本就屬于少數案例,這下子變成了極少數。
“就補證一項,我跑了3個月,各個部門都跑全了,每次需要辦什么、準備哪些證件、需要什么手續,我都先趟好路,必須讓老人出面的,做到就跑一次,最后結果不但老人滿意,我自己也算是又學了個知識,后來偶爾同行遇到類似的情況,也都給我打電話咨詢。”從業時間久了,戴昂直言,剛開始會因為簽單賺錢而激動,現在感受到心跳加速,更多是解決客戶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不能說自己干了多么偉大的事情,但客戶說謝謝的時候,內心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相比于資本,服務的力量走得更遠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還沒有微信,也沒有現在的我愛我家官網,那個時候基本上是靠站社區,不管冬天多冷、夏天多熱,小區里基本都能看到我們的身影。所有人都在這么做,你不去站社區,客戶不到店面就被別人截胡了。”經歷之后,戴昂才明白,襯衫西服為什么是房產經紀人上班的“標配”,因為要給人專業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房產經紀行業越來越系統化,客戶再也不需要通過穿著來區分大小中介的差異。行至當下,頭部企業在塑造這個行業,以資本的力量,也是以服務的力量。
經歷疫情之后,各大中介機構開始認識到打通“社區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房產經紀人的工作也開始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他們化身志愿者、快遞員、老年人的講師,甚至還要多一個寵物飼養員的身份。
去年疫情期間,戴昂在社區做起了志愿者服務,幫助剛回北京的居民在居家隔離期間提供生活物資上門服務。也正是在此期間所結下的“緣分”,戴昂完成了第一筆“連環單”,同時滿足了3個家庭的置換需求。客戶A買房為了更方便照顧父母,客戶B買房是為了孩子結婚換一套大的房子,客戶C是老人需要置換一個帶電梯的房子。
“他們當時都面臨同樣一個問題,是先買還是先賣。經紀人的工作,就是在多方調停中順利的完成買和賣,要知道北京這個市場,正常情況下一買一賣都要半年以上,更何況是疫情期間。”
“這次交易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幫客戶C老人找合適的房子,整整找了半年多的時間。”據戴昂回憶,兩位老人賣完房子后,一直想在自己小區內再找一個帶電梯的房子,為此他們在單位職工宿舍住了半年多。中間也有過幾次帶看,但價格一直不合適。“小區里大部分房子都屬于改善型,要么不滿五、要么不唯一,稅費成本很高,對于無法貸款的老兩口,高出的稅費直接把很多交易逼向了談都沒法談的階段。”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區內有個房源的房主突然賣了一套房子,名下房源滿足了“滿五唯一”的標準,這一下可以省將近40萬元的稅費,才有了談的可能。
戴昂回憶,這套房子的交易比較特殊,房主人在國外,疫情期間不能回國,代理人也在上海工作。房主把價格咬得很死,代理人也沒有自主權,中間談判一度停滯。
“比較幸運的是,因為一直服務社區,買賣雙方都是我長時間的老朋友,特別是疫情期間,人不在北京的,我也經常去給照看照看房子,雖然價格上沒有特別統一,但我三輪溝通后,代理人特意從上海飛來了北京,我當時心里就有了點數。”
來來回回的價格拉鋸,最終那套三居室給出了最低價格948萬元。“記得當時,賣房代理人明確表示低于這個價格就不用談了,這也是房主的最后底線。”談判陷入停滯,兩位老人也有了退卻的想法。最終,兩位老人的兒媳表示要跟房主進行一次微信聊天,想做最后的努力。“知道房主人在國外,我們特意挑了晚上11點多跟對方微信聊天,也是這一個小細節,讓同樣經歷了疫情的買賣兩端感受到了誠意,最終完成了這筆交易。”
從業多年,在戴昂看來,現在已經進入到拼服務的時代,客戶維系至關重要,要由原來的“短線”銷售變為“長線”經營。銷售話術、銷售技巧固然能獲得短期的利潤,但信任破裂就再也無法挽回了。尤其是現在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線上作業,客戶為什么選擇你,無非就是對你更信任。
也會遭遇被“跳單”
當然,即便全力以赴,也有遺憾的時候。
房產中介行業歷來有“跳單”的情況,這種情況雖不普遍,但遇到也讓中間牽線的經紀人無可奈何。“有些客戶認為‘跳單’會省一筆中介費,所以會選擇跳過中介去私下進行簽約。他們在買房這件事情上普遍存在僥幸心理,對房產交易過程中的風險了解不多。”
在戴昂的職業生涯中,也遇到了多個“跳單”案例。
“記得是在2017年,當時接待了一組外地來卻有購房資格的客戶,從健翔橋到亞運村、從芍藥居到望京,3天時間帶看了20多套房源,最終看中了一套冠軍城的三居室,客戶明顯很滿意,但卻說回家商量一下讓我等信兒。”萬萬沒想到的是,冠軍城的三居室在戴昂帶看后第二天就成交了,買的人恰恰是戴昂帶看的客戶。
“最難受的是,房子‘跳單’了,為了不讓我知道,合同晚簽了兩個星期,我中間與客戶聯系,那邊仍回復說‘再等等,資金還沒到位’。”戴昂直言,跳過經紀人,看上去購房者省下了不少傭金,但從權屬到信貸、從資審到過戶,買賣雙方之間連一道防火墻都沒有,在人生最大的一次買賣中,不斷的考驗彼此的人性。“關鍵是買房這種復雜的交易,有時候不是人沒問題就行。”
盡管偶有挫折,但戴昂依然認為更好的服務是經紀人最大的法寶。也正因如此,在面對數字化沖擊時,戴昂才能坦然面對。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房產經紀人有沒有可能被替代?戴昂的回答是——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被替代,但被替代的都是那些不努力的人。
雖然科技可以讓一套房子和人的需求變成數據,數據與數據精準匹配,看似就完成了交易,但房子不是冰冷的數據。房子是有溫度的,它包含了溫情和親情、友情、愛情。了解一個人需要時間,了解一套房子也需要時間。特別是在房產行業逐步進入存量時代的今天,房產經紀人的個人價值將會更加凸顯,在被互聯網、數字AI技術賦能后,經紀人的個人價值只會不斷放大。
每一個新職業的出現,都代表著市場需求的產生。經紀人與數字化的融合還在繼續,這對一個行業來說是又一次變革,它或許不能改變一個行業,但至少見證了這個行業。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