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自燃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今年5月成都發生的電動車爆燃事件更是教訓慘痛。公眾對整治電動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安全隱患呼聲極高。
8月1日《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治理電動車上樓有了尚方寶劍,小區業主、物業、社區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更加明晰。
新規明確,高層民用建筑的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拒不改正的,最高可處以10000元罰款,處罰的力度不可謂不大。
然而,新規實施前后,記者在探訪武漢三鎮多個小區發現,電動車違規進樓的現象仍然十分常見。對于電動車上樓充電,不少居民坦言,知道電動車進樓充電有隱患,但是也有苦衷。由于電動車停車棚、充電樁配置嚴重不足,不少居民被迫推著電動車在樓道內充電。在一些小區,整治成了一陣風,電動車上樓形成了“拉鋸戰”。
治理電動車充電亂象,政府相關部門、社區、物業雖然采取了一些舉措,但總體感覺力度還不夠大,治標的行動多,治本的辦法少。治理電動車上樓,需要堵疏結合。首先要做好“樓下”的文章,從規劃的角度,解決好電動車集中存放和充電場所問題。對于缺少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小區,房管部門要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積極與業主委員會協商,依法增建、改建電動車集中停放場所,規范安裝集中充電、消防等配套設施。其次政府部門、社區、物業等要加強監管,寧可跨前一步重疊交叉,也不后退一步形成空隙,真正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出現監管真空。業主要認識到電動車上樓帶來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個人也將承擔法律責任。物業服務企業作為住宅小區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要履行消防安全責任。
“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對電動車上樓安全隱患,我們不能抱有半點僥幸心理,需要盡快補齊電動車停放和充電設施不足的短板,從源頭上徹底消除隱患,筑牢安全防范屏障。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