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財大綠金院)共同發布《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行動報告》),并對金融、醫療保健、房地產、交通運輸、互聯網、日常消費和新能源等七大重點行業的ESG表現進行了分析。
(相關資料圖)
雖然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均聚焦在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但由于不同行業生產運作差異較大,不同行業對三個維度的側重程度均不一樣,所需要重點考量的關鍵ESG議題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重點行業的ESG表現進行觀察,具有現實的標桿價值和參考意義。本期結合《行動報告》,對我國互聯網行業ESG實踐表現進行觀察。
日前,以科技創造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外灘大會在上海舉辦。會上,一款名為“伏羲氣象大模型”的產品據稱可成功預報未來15天的全球天氣,每次預報耗時3秒以內。這是一個典型的用大模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案例。
自去年底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經濟等概念多次引爆中國資本市場。這些代表了時代最高技術水平的熱詞正是來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它們在引領這個時代的經濟變革,也在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這個與時俱進的行業,將在未來不斷考驗業內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財大綠金院發布的《行動報告》顯示,從總體來看,A股互聯網(軟件與服務)行業(以下簡稱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ESG綜合表現處于中等水平。ESG評級方面,主要集中在B(含B+、B、B-)(約占29.31%)與 C 級(含C+、C、C-)(32.63%);而評級為A(含A+、A、A-)的企業僅占15.41%。在實質性議題的陳述和實施方面,我國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主要聚焦社會和治理兩大維度,其中,與產品有關的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以及與市場相關的專利保護和反壟斷是重中之重。
僅有15.41%企業評級為A
根據萬得二級行業劃分標準,A股互聯網行業(涵蓋互聯網軟件與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軟件等領域)上市公司共有331家,其ESG評級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從總體來看,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分布呈現正態分布,主要集中在B和C級,二者分別占比29.31%和32.63%;評級為A(含A+、A、A-)的企業僅占15.41%;另有22.66%的企業評級為D(含D+、D、D-)。
從具體維度來看,業內上市公司的環境維度表現中等,主要集中在C級(約占52.57%), 同時表現落后的企業也較少(約占4.53%);社會維度的表現較落后——有30.82%的企業評級處于D級區間內;治理維度方面行業內企業評級分布情況相對均衡。總體而言,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的E、S、G三個維度之間表現差異較大,環境維度表現較好,社會維度表現較差。
圖片來源:《行動報告》
圖片來源:《行動報告》
科技倫理將成為重點關注議題
在實質性議題設置方面,國際主流ESG標準對互聯網行業的ESG議題主要聚焦在公司治理、人力資本、隱私和數據安全維度。根據SASB(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理事會)的實質性地圖,互聯網媒體和服務行業(Internet Media & Services)作為一級行業領域技術和通信行業(Technology & Communications)下的子行業,實質性ESG的主要議題在環境維度包括能源管理;社會維度分為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前者包含客戶隱私、數據安全等;后者主要關注員工參與度、多樣性和包容性;治理維度主要涵蓋領導與治理方面的競爭行為。
在國際相關實質性議題的基礎上,分析國內部分頭部互聯網行業企業的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可進一步識別形成中國互聯網行業關鍵ESG議題。在環境維度,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綠色運營是互聯網行業企業需重點關注的議題;社會維度方面,主要為信息安全及隱私、未成年人保護及防沉迷及客戶服務及權益等;治理維度方面,知識產權及專利保護、網絡安全管理、內容規范管理、公平競爭及反壟斷、科技創新與研發是核心議題。
圖片來源:《行動報告》
近年來,加強社會責任、提升ESG能力已成為互聯網行業價值成長、獲取社會認同、保持可持續競爭力的新型發展邏輯及有效路徑。在政策層面,基于互聯網行業審慎包容的監管原則,我國已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推動互聯網企業提升信息披露和運營透明度,并鼓勵互聯網行業搭建社會公眾、第三方專業機構、媒體機構等諸多相關方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市場層面,一方面,以金融機構為代表的各類市場機構對ESG議題持續提升的關注度對互聯網企業的ESG實踐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提升自身ESG能力以持續拓展融資渠道,吸引更多潛在市場資金。
在社會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強社會監督,探索公眾和第三方專業機構共同參與的監督機制,推動提升平臺企業合規經營情況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隨著互聯網行業體量的持續增長,來自社會公眾的關注已成為互聯網行業開展ESG實踐的重要驅動力之一,越來越多的客戶、消費者及社會公眾對互聯網企業的ESG表現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深入發展,科技倫理也將逐漸成為互聯網行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關注重點。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