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為,這一科技巨頭,以其在通信和手機業務領域的卓越表現而聞名于世。然而,近年來,華為頻繁涉足汽車領域,不僅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還與多家傳統汽車制造商展開深度合作,似乎欲在汽車行業譜寫出一個“新勢力”的篇章。然而,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因為它不僅要應對美國的制裁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還要解決內部矛盾和分歧。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汽車如何擺脫困局?余承東又將如何應對面臨的種種難題與挑戰?
華為進軍汽車領域:從否認到深度參與
長久以來,關于華為涉足汽車制造的傳聞一直存在,然而,華為公司官方屢次明確否認這一傳聞。不過,在2020年10月30日,華為發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該品牌涵蓋了計算和通信架構、五大通信系統(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汽車云服務、智能電動)、以及30多個智能組件(包括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目前,已有超過150款不同車型確認可搭載華為的HiCar,而今年預計將有500萬臺車輛預裝華為的HiCar系統。此外,交通運輸部還計劃在未來將華為方案的車輛貼上“高峰期”標志。
在華為公司發布了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一個月后,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項關于人工智能汽車部件管理的決議,再次明確華為“不涉足整車制造”,并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部門并入了消費者業務部門。然而,華為在文件底部注明了“本文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年”,這也繼續為外界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
于2021年3月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任正非親自發表了一份企業董事會決策公告,再次明確華為“不涉足整車制造”。他強調,“我們不生產整車,只是增量供應商。我們希望通過ICT技術幫助汽車公司生產出優質、有競爭力、有利潤的汽車。”他還強調,“我們將堅持開放合作,在開放的平臺上與合作伙伴共同創新。”
然而,同一天下午,在2020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卻批評了“有些部門、有些個人以及合作伙伴濫用了華為品牌”,并表示“未來十年內華為不會涉足整車制造,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戰略也不會反復變化。”他還透露,“已有超過300款搭載HUAWEI HiCar的整車型號正在研發中。”
此外,在第二天的一個論壇演講中,負責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部門的余成東進一步補充道:“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國際巨頭將不會使用我們的解決方案。”他指出,新的勢力,如今的李斌和李想,他們追求自己的道路,不會采用我們中國華為的方案。傳統車企也不會與我們國家合作,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核心競爭力。余成東強調:“那么,我們的技術要賣給誰呢?”他還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開發超越百萬級豪車的智能汽車,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夠負擔得起。”
從華為官方的表態來看,對于汽車制造,華為似乎并沒有一致的態度,甚至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處。一方面,華為強調自己只是智能汽車的增量供應商,不會直接參與整車制造;另一方面,華為卻要求合作伙伴采用其完整的方案,包括設計、內飾、智能化等,并在車身上打上華為標識。這種做法無疑會引起合作伙伴的抵觸和反感,也會讓外界對華為是否真的不涉足整車制造產生懷疑。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