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市場 > 正文
多地迎“大烤”!極端高溫持續,實現空調自由需依靠兩類能源
2023-07-08 03:39:58來源: 時代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雨辰

又到了靠空調“續命”的季節。

“賣得老好了,一天能安裝十幾臺,師傅們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上海某蘇寧易購賣場空調銷售人員告訴時代財經,最近一、兩周,生意好得不得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7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河北中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可達40℃或以上。

就在幾天前,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表聲明,確認地球再次迎來厄爾尼諾現象。據WMO預測,未來五年內,有98%的可能會超越2016年的氣溫,誕生新的“史上最熱一年”。

高溫天氣下,空調的用電需求急劇增加。除去購買空調所必須的“財力”,“電力”則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廣大居民能否在炎炎夏日實現“空調自由”。

實現“空調自由”主要仍看火電

作為大功率電器的空調,其能耗也相對較高。“高溫熱浪下,對應的用電負荷會比較大。”內蒙古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張杰(化名)告訴時代財經,電力供需關系目前處于一個“供小需大”的狀態。

據中電聯判斷,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南方、華東、華中等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目前,保障電力供應主要還得依靠火電。據前瞻經濟學人研報,2022年中國火力發電占總發電量比重的69.8%,其發電量仍然超過我國總發電量的一半。此外,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特征是“富煤貧油少氣”,這決定了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

“近年來,氣候變化導致高溫熱浪等現象層出不窮,日后,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及范圍還會繼續擴大,力度也會增強。想要應對此類問題,就必須加快非化石燃料的發展。”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告訴時代財經,在當前階段,火電仍舊十分重要,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火電以及其他電力,共同度過用電高峰。

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林源電力儲能研究院院長閆淵告訴時代財經“保證能源安全,需要堅定發展火電的基礎調控能力。”

張杰也表示,火電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能源保障機組,“只不過在以前,火電主要用于發電,而在以后,火電將在低碳轉型的過程中,更多地去發揮其調節作用。”

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轉型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

近年來,新能源實現飛速發展。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6.7億千瓦,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5億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約3.8億千瓦。

然而,在高溫季節,新能源的供電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事實上,每年6月-9月,新能源機組出力會變小。”張杰表示,新能源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能發電的前提下是應發盡發的,但是新能源發電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存在著不連續及不穩定等問題。

太陽能發電受到天氣條件的影響,光照充足時,發電量增加,如遇陰天、多云等天氣則會導致發電量減少;風能發電受到風速的影響,風速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發電效果。因此,新能源在夏季供電保障中的作用相對有限。

中金公司在7月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隨著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電網消納瓶頸逐漸顯現,同時電力保供壓力猶在,新型電力系統轉型迫在眉睫,建設亟待加速。

正因如此,儲能的作用便更多地被提及。閆淵表示:“隨著新能源的生產能力越來越強大,需要足夠的儲能把它高效地利用起來。”

周大地也表示:“技術進步使得當前光伏、風電的轉換效率正在逐步提高。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大力發展儲能,推動電力供給更加穩定可靠。”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阿里巴巴股價一度漲超 6%,入局 AI 大模型“國家隊”
  • 宜賓市商業銀行遞交港股申請,或成為四川第三家上市銀行
  • 北京市通過首家企業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
  • 取保候審需要提交什么資料
  • 專訪德國漢堡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所長Dirk Notz:北極恐最早在2030年出現第一個“無冰之夏”,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是阻止全球變暖成本最低的方法
  • 華為發布盤古大模型:很酷,不聊天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