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陳藤楠在產品展示柜前。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海南省瓊海市塔洋鎮紅莊村,一捆捆臺灣黃皮甘蔗被砍下裝車后,直接被送往臺資企業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設在鎮上的收購點,再進入鮮友的果汁生產車間。從田間到車間,新鮮甘蔗被加工成果汁銷往全國,實現“產供銷”全鏈條無縫對接。
“我們訂單式收購村民種植的甘蔗,讓他們不愁賣、賣得好,助力鄉村振興。”鮮友公司總經理、臺商陳藤楠對記者說。陳藤楠來自臺灣新北市,2006年從臺灣前往上海從事醫療器械銷售工作。2017年,看好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前景的他選擇轉行,入股鮮友公司并擔任廠長、總經理,從事芒果、檸檬等10余種海南熱帶水果鮮果汁精加工業務。
“在瓊海開辦企業是我的正確選擇。”陳藤楠說。“插根扁擔都能活”的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很多在瓊臺商選擇投身農業領域。據海南省臺辦統計,海南有300余家從事農業的臺資企業。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初來乍到時,由于不熟悉海南的水果產區及產季,鮮友公司的生產經營一度十分困難。“但我始終相信海南高品質的熱帶水果,一定能榨出市場歡迎的果汁產品。”隨著大陸市場迅速發展、消費升級釋放出巨大紅利,鮮友公司多元布局尋求突破,逐漸從一開始虧損百萬元,到實現每年盈利千萬元以上,農產品生產采購量也從百噸增至萬噸。
2021年,鮮友公司與塔洋鎮開展臺灣黃皮甘蔗的訂單式種植合作,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從臺灣引進種苗,幫助當地農民種植高價值及公司所需水果,再批量收購種植戶的農產品回廠加工。
“公司不僅可以直接獲取海南本地供應的原材料,獲得成本優勢,還能有力促進當地農戶增收。”陳藤楠說。通過定價收購的形式,當地農民收入從原來每畝地5000—7000元,大幅提升至1.5萬元,農產品收購時間也從原先的30天縮短到2—3天。
走進鮮友公司果汁生產車間,一條條流水線上,果汁經殺菌處理、自動灌裝的過程清晰可見。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如今具有豐富的速凍果汁、果肉專業生產經驗,并擁有自主的速凍工藝知識產權。與常規凍結加工相比,采用新型保存技術,水果細胞膜未被破壞,解凍后營養物質不流失,能較好地保持其原有的風味、口感和營養價值。“我們的配料表很短,堅持健康、無添加,做原生態的產品。”陳藤楠說。
就在去年,鮮友公司與瓊海、萬寧、文昌、東方等地的海南農業單位合作開發扁實香檬、櫻桃、黃金百香果等高價值農產品,收購當地水果8萬噸,在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種植技術發展。
“當地政府對加工業的大力扶持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也為企業贏得發展先機。”陳藤楠說,多年來,從協調解決生產原料不足的煩惱,到供電部門量身定制降損節能方案,再到享受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多虧了當地的幫助和支持,鮮友公司迅速成長,工廠擴建工作穩步推進。
說起未來的規劃,陳藤楠意氣風發:“我們將建成6條新生產線及產品研發中心,結合觀光車間,打造生產研發、旅游觀光一體化的新工廠。新廠建成后,用工數將從現在的近200人擴大到500人,吸納更多就業。”
“2025年海南實施全島封關后,公司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陳藤楠說,鮮友計劃打造新的自有品牌,通過海南自貿港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并爭取兩三年內上市。
陳藤楠多次榮獲當地鄉村振興、高新技術企業獎項,但他堅持“只領榮譽,不領獎金”,希望這些錢能用在當地農民身上。他還用自己的工資幫助20多名學生完成學業。
“企業重在回饋社會,身為中國人,不管到哪里,我都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也為振興農業出力。”陳藤楠說。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