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補好低空經濟“四張網”
2025-06-26 16:34:44來源: 經濟日報
 一段時間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從健全管理體系、優化資源配置等多方面部署低空工作,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發展包括低空旅游在內的低空經濟場景業態,取得明顯成效。一系列成績,標志著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融合現代高新技術,由低空飛行器研發制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等構成的復雜經濟生態體系。當前,低空經濟已深度融入物流配送、文旅消費、應急救援等領域,無人機快遞、“空中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各地紛紛布局,湖南成為全域低空改革試點拓展省,深圳組建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啟動立法,上海依托eVTOL研發優勢搶占低空經濟高地。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33.8%,其中低空飛行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貢獻近55%。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也要看到,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政策法規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缺失及滯后問題,如低空飛行器的技術標準、應用規范、飛行規則不夠清晰,低空監管法律法規尚不成熟,行業發展缺乏明確指引。基礎設施方面,低空飛行所需的“四張網”——設施網、空聯網、航路網、服務網建設不足,運、管、服、用平臺系統尚不完備。技術創新方面,低空航空器在飛控、傳感器、動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上還存在“卡脖子”現象,如飛控系統芯片依賴進口、動力電池續航不足,面向未來無人自主飛行的人工智能算法有待自主掌握。市場生態方面,低空多層次飛行相關應用場景開發相對薄弱,傳統飛行作業市場增長緩慢,經營主體開展場景應用仍依賴財政補貼,內在驅動力有限,盈利模式不清晰,商業化成熟度不足。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深度契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需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需從多維度發力,秉持“全國一盤棋”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場、當前和長遠等方面關系,也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發展。

  一方面,做好頂層規劃,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戰略導向,謀劃編制低空經濟發展“十五五”相關規劃,統籌空域資源配置、產業布局與安全保障。圍繞區域特色稟賦,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實施方案,同時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確保規劃落地見效,推動低空經濟有序健康發展。國家層面應加快制定系統的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規,明確低空飛行器技術標準、應用規范與飛行規則,構建全面的低空監管體系;地方政府需立足本地實際,細化配套政策,可通過設立國家級低空經濟試驗區,探索創新政策先行先試。

  另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技術創新能力。需加大投資力度,科學布局通信導航、充電儲能等新型專用設施,聚焦“四張網”建設。通過公私合營等模式,廣泛吸納多元資金投入,加快通用機場、起降點等建設,完善低空飛行配套服務。培育一批低空經濟的領軍企業,鼓勵加大對高精度定位、自主避障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搭建協同創新平臺,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提升低空經濟自主創新能力。

  此外,拓展應用場景領域。選取條件成熟區域先行,開通一批低空航線,推廣社區配送、城際物流、低空文旅等場景。聯動周邊區域打造商業航線和示范基地。要創新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場景開發、運營,減少對財政補貼的依賴,激發低空經濟市場活力。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三師共管全周期:優唐健康如何用 “醫 - 養 - 管” 鐵三角重構糖尿病管理服務體系
  • Vision China 2025丨瞿佳教授:跨越近視“早發”“高發”雙重關卡 打造綜合防控體系“中國模式”
  • 抗衰進入精準劑量時代,LIFETOO 智能復配 NMN 膠囊引領健康新潮流
  • 平安福雙倍賠付暖人心:嚴重癲癇患兒獲48萬理賠重啟生活
  • 央媒首次正面支持!水光終迎「國標答案」,國內首款合規三類械水光“潤百顏·玻玻”上市,水光進入“持證上崗”時代
  • 突破成型難題!普萬石墨烯新品PW-TC3閃耀深圳導熱散熱展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